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第一部分:簡析題(本部分共5題)
一、本題(12分)
案情:某個體戶孟某平日在朋友中被稱為"認識人多,路子野、能量大"。
1999年6月某日,孟某的朋友齊某找到孟某,稱其子當年參加中考想進重點高中,但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想請孟某找人幫幫忙。孟某說:"幫忙不成問題,可是現(xiàn)在……,你也知道!"齊某當即表示錢的事不成問題,只要孩子能進某重點高中花多少錢都愿意。于是孟某帶著齊某找到平日關系不錯的某市土地管理局局長金某,說明來意,并暗示事成之后必有重謝。金某遂答應下來。數(shù)日后,金某借故設宴,招待該市招生辦公室主任高某,在席間金某提出齊某兒子入學一事,高某表示此事違反規(guī)定不好辦。金某大怒:"辦事情要想想退路。"高某回去后考慮到本單位職工宿舍建設用地正在土地管理局審批,遂指令某重點中學接受齊某的兒子入學。事后齊某給金某送去了現(xiàn)金2萬元,金某推辭一番后,全數(shù)收下。問:
(1)孟某的行為是否構(gòu)成犯罪?如果不構(gòu)成犯罪請說明理由;如果構(gòu)成犯罪,請說明構(gòu)成什么罪并說明理由。
(2)金某的行為是否構(gòu)成犯罪?如不構(gòu)成犯罪請說明理由;如果構(gòu)成犯罪,請說明構(gòu)成什么罪并說明理由。
(3)齊某的行為是否構(gòu)成犯罪?如果不構(gòu)成犯罪請說明理由;如果構(gòu)成犯罪,請說明構(gòu)成什么罪,并說明理由。
(4)高某的行為是否構(gòu)成犯罪?如果不構(gòu)成犯罪請說明理由;如果構(gòu)成犯罪,請說明構(gòu)成什么罪并說明理由。
二、(本題15分)
案情:2004年5月23日,商人李某到素以安全著稱的"大富豪"酒店住宿,下臺階時不慎摔倒,扭傷了腳踝,花去醫(yī)療費500元。經(jīng)查,酒店的樓梯安檢合格,但李某認為如果配置更人性化一點,他可能就不會摔倒。
當晚,李某又在"大富豪"酒店客房里遭仇人甲毒打,致成重傷。警方事后從酒店的安全監(jiān)視系統(tǒng)記錄資料中發(fā)現(xiàn),兇手甲在入室作案前,曾尾隨李某在短時間內(nèi)多次上下電梯,但酒店保安人員無一人上前對形跡可疑的嫌疑人進行盤查;李某也曾接到甲的電話,但認為酒店安全,甲不敢找到這里,就沒有告訴酒店保安。事后犯罪嫌疑人甲被抓獲,但只有財產(chǎn)5000多元可供賠償。李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酒店賠償醫(yī)療費、傷殘補助等30萬元,酒店拒絕賠償。
問題:
1.李某扭傷腳的醫(yī)療費如何承擔?為什么?
2.李某可否要求"大富豪"酒店賠償其受重傷的醫(yī)療費等全部30萬元?為什么?
3.李某要求"大富豪"酒店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4.法院如何確定本案的被告?能否將酒店直接負責的保安列為被告?為什么?
5.假如甲能夠完全承擔賠償責任,甲承擔后能否向酒店追償?為什么?
6."大富豪"酒店承擔賠償責任后,能否向甲追償?為什么?
三、(本題15分)
案情:甲公司與龍某簽訂一投資合同,約定:雙方各出資200萬元,設立乙有限責任公司;甲公司以其土地使用權出資,龍某以現(xiàn)金和專利技術出資(雙方出資物已經(jīng)驗資);龍某任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公司虧損按出資比例分擔。雙方擬定的公司章程未對如何承擔公司虧損作出規(guī)定,其他內(nèi)容與投資合同內(nèi)容一致。乙公司經(jīng)工商登記后,在甲公司用以出資的土地上生產(chǎn)經(jīng)營,但甲公司未將土地使用權過戶到乙公司。
2000年3月,乙公司向丙銀行借款200萬元,甲公司以自己名義用上述土地使用權作抵押擔保。同年4月,甲公司提出退出乙公司,龍某書面表示同意。2003年8月,法院判決乙公司償還丙銀行上述貨款本息共240萬元,并判決甲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此時,乙公司已資不抵債,凈虧損180萬元。另查明,龍某在公司成立后將120萬元注冊資金轉(zhuǎn)出,替朋友償還債務。
基于上述情況,丙銀行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求甲公司和龍某對乙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甲公司認為,自己為擔保行為時,土地屬乙公司所有,故其抵押行為應無效,且甲公司已于貨款后1個月退出了乙公司,因此,其對240萬元貸款本息不應承擔責任;另外乙公司注冊資金中的120萬元被龍某占用,龍某應退出120萬元的一半給甲公司。龍某則認為,乙公司成立時甲公司投資不到位,故乙公司成立無效,乙公司的虧損應由甲公司按投資合同約定承擔一半。
問題:
1.甲公司的抵押行為是否有效?為什么?
2.乙公司的成立是否有效?為什么?
3.甲公司認為其已退出乙公司的主張能否成立?為什么?
4.甲公司可否要求龍某退還其占用的120萬元中的60萬元?為什么?
5.甲公司應否承擔乙公司虧損的一半?為什么?
6.乙公司、甲公司和龍某對丙銀行的債務各應如何承擔責任?
四、(本題16分)
案情:位于某市甲區(qū)的天南公司與位于乙區(qū)的海北公司簽訂合同,約定海北公司承建天南公司位于丙區(qū)的新辦公樓,合同中未約定仲裁條款。新辦公樓施工過程中,天南公司與海北公司因工程增加工作量、工程進度款等問題發(fā)生爭議。雙方在交涉過程中通過電子郵件約定將爭議提交某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其后天南公司考慮到多種因素,向人民法院提起訴 訟,請求判決解除合同。
法院在不知道雙方曾約定仲裁的情況下受理了本案,海北公司進行了答辯,表示不同意解除合同。在一審法院審理過程中,原告申請法院裁定被告停止施工,法院未予準許。開庭審理過程中,原告提交了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的會談錄音帶和會議紀要,主張原合同已經(jīng)變更。被告質(zhì)證時表示,對方在會談時進行錄音未征得本方同意,被告事先不知道原告進行了錄音,而會議紀要則無被告方人員的簽字,故均不予認可。一審法院經(jīng)過審理,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不服,認為一審判決錯誤,提出上訴,并稱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仲裁協(xié)議,法院對本案無訴訟管轄權。
二審法院對本案進行了審理。在二審過程中,海北公司見一審法院判決支持了本公司的主張,又向二審法院提出反訴,請求天南公司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天南公司考慮到二審可能敗訴,故提請調(diào)解,為了達成協(xié)議,表示認可部分工程新增加的工作量。后因調(diào)解不成,天南公司又表示對已認可增加的工作量不予認可。二審法院經(jīng)過審理,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問題:
1.何地法院對本案具有訴訟管轄權?
2.假設本案起訴前雙方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有爭議,可以通過何種途徑加以解決?
3.一審法院未依原告請求裁定被告停工是否正確?為什么?
4.雙方的會談錄音帶和會議紀要可否作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jù)?為什么?
5.原告關于管轄權的上訴理由是否成立?為什么?
6.假設二審法院認為本案不應由人民法院受理,可以如何處理?
7.對于海北公司提出的反訴,人民法院的正確處理方式是什么?
8.天南公司已經(jīng)認可增加的工作量,法院在判決中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
五、(本題12分)
某縣人民檢察院經(jīng)群眾舉報,于2001年7月6日作出決定,以貪污、受賄嫌疑將某國有企業(yè)總經(jīng)理喬某逮捕,并于7月26日向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001年8月16日,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貪污罪、受賄罪數(shù)罪并罰,判決喬某有期徒刑8年。喬某不服,上訴至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于2001年9月2日作出撤銷原判、宣告喬某無罪的終審判決。2003年7月12日,喬某以對其錯誤逮捕、判決為由,向縣人民檢察院請求賠償,請求賠償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間的誤工損失,即喬某2個月工資損失7000元,以及刑事訴訟費用、精神損害費共計5萬元,并要求為其恢復名譽。請回答:
(1)喬某是否超過了賠償請求期限,為什么?
(2)喬某向縣人民檢察院請求賠償,請求對象是否正確,為什么?
(3)喬某的賠償請求是否合理,為什么?
(4)設縣檢察院2003年9月15日也未答復喬某的賠償請求,則喬某可尋求哪些權利救濟?
(5)設喬某申請法院的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則賠償委員會作出的第決定的效力如何?
第一部分:簡析題
一、【答 案】
1.孟某的行為構(gòu)成介紹行賄罪。孟某受行賄人齊某之托,為其疏通行賄渠道,引薦受賄人,轉(zhuǎn)達行賄的信息,向受賄人傳達行賄人的要求,在行賄人和受賄人之間進行溝通、撮合,使行賄與受賄得以實現(xiàn),且所介紹的賄賂為重大賄賂,情節(jié)嚴重。
據(jù)此,孟某構(gòu)成介紹行賄罪,應以介紹行賄罪定罪量刑。
2.金某的行為構(gòu)成受賄罪。金某作為國家工作人員,故意利用職權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另一國家工作人員招生辦主任高某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齊某謀取不正當利益,使某重點中學違反規(guī)定接受齊某的兒子入學,并收受齊某贈送的現(xiàn)金2萬元,其行為符合《刑法》第388條規(guī)定的受賄罪,屬于斡旋受賄,應當以受賄罪定罪量刑。
3.齊某的行為構(gòu)成行賄罪。齊某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金某以財物的行為,符合行賄罪的構(gòu)成要件,應當以行賄罪定罪量刑。
4.高某不構(gòu)成犯罪。高某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屈從金某的不法要求,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招收學生,對明知不符合條件的學生予以招收,但其行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構(gòu)成招收學生徇私舞弊罪。因此,高某的行為不構(gòu)成犯罪,屬于一般違紀行為。
二、1.李某扭傷腳的醫(yī)療費如何承擔?為什么?
【答 案】 李某承擔(1分)。因為酒店已經(jīng)履行了必要的安全保障義務,沒有過錯,也沒有違約,不應承擔責任(1分)。
【考點】經(jīng)營機構(gòu)安全保障責任的歸責原則
【解析】根據(jù)《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6條之規(guī)定,經(jīng)營機構(gòu)不履行安全保障義務、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因此,沒有過錯不承擔責任。
2.李某可否要求"大富豪"酒店賠償其受重傷的醫(yī)療費等全部30萬元?為什么?
【答 案】 不可以(1分)。因為李某的損害是甲造成的,甲有5000元可供賠償,酒店只需要對余下的部分(295000元)根據(jù)過錯承擔補充賠償責任(1分);同時,李某也有過錯,應當分擔部分責任(1分)。
【考點】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補充責任
【解析】《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6條規(guī)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jīng)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nèi)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權導致?lián)p害結(jié)果發(fā)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nèi)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第2條規(guī)定:"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fā)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131條規(guī)定:" 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因此,酒店承擔的是一種過錯責任、補充責任,首先應當由侵權人甲賠償,受害人也因其過錯分擔與過錯相應的責任。
3.李某要求"大富豪"酒店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答 案】 既可以主張違約,又可以主張違反安全保障義務(2分)。
【考點】責任競合
【解析】《合同法》第122條規(guī)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chǎn)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大富豪"酒店沒有按酒店的規(guī)定適當履行與李某的住宿合同,李某可以違約責任;當然,李某也可以根據(jù)《人身損害賠償解釋》要求酒店承擔沒有適當履行法定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但二者只能擇一行使。
4.法院如何確定本案的被告?能否將酒店直接負責的保安列為被告?為什么?
【答 案】將甲與"大富豪"酒店列為共同被告(1分)。不能列保安為被告(1分)。因為保安屬于酒店的雇員,其職務行為的后果應當由酒店承擔(1分)。
【考點】法定的追加訴訟當事人
【解析】《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6條第二款(見第2題解析)。
5.假如甲能夠完全承擔賠償責任,甲承擔后能否向酒店追償?為什么?
【答 案】不能(1分)。甲是侵權人,只有在甲無法確定或者無力承擔侵權責任時,酒店才根據(jù)自的過錯承擔補充責任;但甲有能力承擔的,酒店就不需要再承擔責任,甲不能向酒店追償(2分)。
【考點】責任競合
【解析】法條依據(jù)是《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6條。補充賠償責任具有不可逆性,即真正的侵權人無法確定或者無力賠償時,才由法定義務人補充賠償。法定義務人賠償后可以向侵權人追償,但侵權人賠償后不可以向法定義務人追償。補充賠償責任必須有法律明確規(guī)定作為依據(jù),旨在強化某些強勢民事主體的義務,使受害人及時得到救濟,同時又不混淆真正的侵權責任關系。
6."大富豪"酒店承擔賠償責任后,能否向甲追償?為什么?
【答 案】可以(1分)。因為甲是直接侵權人,酒店只承擔補充責任,承擔后可以向甲追償(1分)。
【考點】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追償權
【解析】參見5。
三、[答 案]
1.有效。(1分)因甲公司為抵押行為時,抵押物并未轉(zhuǎn)移,甲公司對該土地仍有支配權。(2分)
2.有效。(1分)公司以登記為成立要件,(1分)股東出資不到位不影響公司成立的效力 。(1分)
3. 不能。(1分)股東在公司登記后,不得抽回投資。(1分)
4. 不能。(1分)龍某占用的是公司資金,龍某僅對乙公司有返還義務,對甲公司無返還義務。(1分)
5. 不應承擔。(1分)公司成立后,股東之投資協(xié)議不能對抗公司章程,(1分)故甲公司僅有依章程向乙公司繳納出資的義務,而無直接分擔公司虧損的義務。(1分)
6. 乙公司應當以其全部資產(chǎn)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1分)甲公司應當在200萬元的出資范圍內(nèi)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1分)龍某應當在120萬元的范圍內(nèi)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1分)
[考點]抵押財產(chǎn)的范圍;公司的成立條件;股東不得抽回出資的義務;公司的法人財產(chǎn)權;有限責任公司的責任承擔及股東義務
[解析]1.根據(jù)《擔保法》第33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zhuǎn)移對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財產(chǎn)的占有,將該財產(chǎn)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guī)定以該財產(chǎn)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chǎn)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根據(jù)該法第34條規(guī)定,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土地使用權可以抵押。本題中,甲公司雖以其土地使用權出資,但因其未依法辦理該土地使用權的轉(zhuǎn)移手續(xù),甲公司對該土地仍有支配權,故甲公司的抵押行為有效。
2.根據(jù)《公司法》第8條規(guī)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須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條件。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條件的,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第19條規(guī)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shù);(二)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低限額;(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gòu);(五)有固定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條件。"可見,公司以登記為成立要件,股東出資不到位不影響公司成立的效力,乙公司的成立有效。
3.根據(jù)《公司法》第34條、35條的規(guī)定:"股東在公司登記后,不得抽回出資。""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zhuǎn)讓其出資時,必須經(jīng)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不同意轉(zhuǎn)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zhuǎn)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zhuǎn)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zhuǎn)讓。經(jīng)股東同意轉(zhuǎn)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yōu)先購買權。"本題中,甲公司提出退出乙公司,龍某雖然書面表示同意,但未經(jīng)依法辦理轉(zhuǎn)讓出資手續(xù)的無效,甲公司認為其已退出乙公司的主張不能成立。
4.根據(jù)《公司法》第4條規(guī)定:"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chǎn)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chǎn)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因此龍某占用的是公司資金,龍某僅對乙公司又返還義務,對甲公司無返還義務,甲公司無權要求其退還占用的120萬元中的60萬元。
5.根據(jù)《公司法》第3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業(yè)法人。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chǎn)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故甲公司作為出資人,僅有依章程向乙公司繳納出資的義務,而沒有直接分擔乙公司虧損的義務。
6.根據(jù)《公司法》第3、4條規(guī)定,顯然乙公司應以其全部資產(chǎn)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甲公司應當在200萬元的出資范圍內(nèi)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龍某應當在120萬元的范圍內(nèi)對丙銀行的債務負責。
四、答案
1.乙區(qū)法院和丙區(qū)法院。(2分)
(評分標準:答出其中一個管轄法院,即可得1分。)
2.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2分)
(評分標準:答出其中一種途徑,即可得1分。)
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1分)
(評分標準:答"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不得分。)
3.正確。(2分)
(評分標準:必須回答準確,方可得分。)
原告請求不符合先予執(zhí)行的條件,因本案尚在審理中,合同是否解除尚無定論,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尚不明確。(1分)
(評分標準:答出"不符合先予執(zhí)行的條件",即可得分。)
4.錄音帶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jù)。(2分)
(評分標準:必須回答準確,方可得分。)
該證據(jù)即使是秘密錄音,其取得方式也是合法的,只有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的方法獲得的證據(jù),才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1分)
(評分標準:答出"該證據(jù)取得方式合法"、"該證據(jù)取得沒有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該證據(jù)取得沒有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的,即可得分。)
會議紀要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jù)。(1分)
(評分標準:必須回答準確,方可得分。)
其形式有欠缺,應當雙方簽字。(1分)
(評分標準:答"其形式有欠缺"、或"應當雙方簽字",即可得分。)
5.不成立。(1分)
(評分標準:必須回答準確,方可得分。)
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未聲明有仲裁協(xié)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對方當事人又應訴答辯的,視為該人民法院有管轄權。(1分)
(評分標準:意思表達準確,可得分。)
6.裁定撤銷原判,駁回起訴。(2分)
(評分標準:答出"裁定",可得1分;"撤銷原判,駁回起訴"必須回答準確,方可得分。答"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撤銷原判、駁回上訴"或"駁回原判、提審"的,不得分。)
7.可以根據(jù)自愿原則進行調(diào)解(1分),調(diào)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1分)。
(評分標準:意思表達準確,可得分。)
8.不能。(1分)
(評分標準:必須回答準確,方可得分。)
在訴訟中,當事人為了達成調(diào)解協(xié)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xié)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jù)。(1分)
(評分標準:意思表達準確,可得分。)
五、答 案
(1)王某未超過賠償請求期限。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違法行為的確認依據(jù)是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時間是2001年9月2日。從這一天起2年內(nèi)王某有權提出賠償請求。(2分)
(2)王某向縣人民檢察院提出賠償請求是正確的。本案中,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是共同賠償義務機關,王某可向其中的任何一個要求賠償。(2分)
(3)王某的賠償請求不合理。根據(jù)《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國家賠償主要對當事人直接損害、物質(zhì)損害給予賠償,對王某精神損害的賠償不應予以支持,王某的誤工損失每日賠償金應按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題中情形下應當為王某恢復名譽。(2分)
(4)王某可在10月12日之前向市檢察院申請復議。市檢察院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2個月內(nèi)不作出復議決定或?qū)ζ鋸妥h決定不服的,王某可向市中級人民法院賠委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2分)
(5)賠償委員會作出的賠償決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決定,必須執(zhí)行。(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