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雖是實施素質教育主陣地,但家庭教育同樣也不容忽視。反思前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老師和家長糾紛事件,縱然有他因,但家校缺乏溝通是顯然易見的。所以,作為一個教師,特別是作為一個班主任,要把家校溝通工作做實做細,積極和家長結成教育同盟,學會主動和家長做朋友,這樣做一是可以增強教育合力,家校和諧施教;二是可以減少甚至避免與家長不必要的沖突。
做好家校溝通,可以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電話溝通。
這種溝通方式大的好處在于即時,方便。但一定要注重連貫性和全體性,千萬不要等問題出現了再打電話,那樣無異于亡羊補牢,只能臨時解決問題,不利于從根源上把問題剎住。所以,電話溝通一定要常態(tài)化。比如,你可以堅持每天給一位家長打電話。如此,兩個月下來,你就可以通過家長的口把學生的性情大致了解一遍。電話溝通,你首先要抓住“兩頭”的家長(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優(yōu)先進行,因為優(yōu)等生家長的育兒經驗可以借鑒給學困生家長用。
二、家訪溝通。
電話溝通雖然快捷,但畢竟有局限。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xiāng)鎮(zhèn);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qū)”。那么,我們當教師的,一定要走訪到所有學生的家庭,掌握大量第一手的學生家庭情況。平日工作繁忙,你可以堅持每周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和其家長心理,根據實際情況,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齊抓共管,對癥下藥。家訪時,要充分尊重其生活習慣,如進客廳要換拖鞋等;記得提前預約,避開就餐時間;即使家長再盛情挽留,一定不要留下吃飯。
三、開通班級博客和教師博客,建立家長QQ群。
打電話和家訪這兩種溝通方式,其實也有局限性,即:需要教師和家長雙方都有時間,而事實上,教師需要上課,而家長也忙著上班,雙休日又需要走親串友,雙方溝通的時間不一定都能趕到一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種跨越時空的現代化、網絡化溝通方式,比如,你可以開通班級博客,個人教育博客,建立家長QQ群等多種網絡方式,加強有效聯系。如此,只要一方有時間,就可以通過在博客上、QQ留言等方式靈活溝通。你可以把把班級舉行的各種活動,如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好人好事,班級評出的“學習之星”“紀律之星”“朗讀之星”禮儀之星”“環(huán)保之星”等優(yōu)秀學生(可附上個人照片、頒獎詞)等,及時上傳班級博客和個人博客上,家長有時間進行跟帖留言,從而讓家校溝通更加靈活、多彩、高效。
四、定期征求家長意見。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么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yǎng),都不可能把復雜的教育工作做得盡善盡美、完全科學,一點都不出差錯。而來自各個行業(yè)的家長也各有所長,他們的許多見解其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fā)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要定期征求家長意見,集思廣益,廣納諫言,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不斷改進工作提高效率。比如,定期讓家長寫建議,以紙條形式或短信方式反饋給我們,從而及早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化矛盾于無形,防患于未然。這樣做,會使家長覺得教師真正有誠意,從而更加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
五、成立家長委員會。
挑選有代表性的家長,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邀請家長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比如參與班級的一些方針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等;舉行“課堂教學開放日”活動,定期邀請他們進教室聽課,家?;?,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使教育教學管理更加科學、透明、溫馨。
六、召開家長會。
這是目前除校信通外,常用的家校溝通方式。個人認為局限性大,因為家長過于集中,溝通是少對多,交流嚴重不公平,即一個或幾個老師短時間內應對多個家長,多數情況下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場家長會開下來,老師累得口干舌燥,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家長來不及與老師個別溝通。而且大部分時間是老師在臺上講,家長坐在臺下聽,達不到雙向交流的目的?;诖?,建議召開家長會要有充足準備,好是舉行小型家長會,有針對性,多舉行幾次。
七、每逢節(jié)日或特殊天氣,給家長發(fā)一條祝?;蛱嵝讯绦?。
平常,都是家長誠惶誠恐給老師發(fā)短信,如果你主動給家長發(fā)信息,會更好拉近家校的感情,架起友誼的橋梁。比如在教師節(jié),你也可以反客為主,主動給家長發(fā)信息祝福:“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教育如果沒有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就將一事無成。在成長的路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你們?yōu)楹⒆拥某砷L付出了太多心血和汗水,值此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祝您節(jié)日快樂!”細節(jié)之處見真情,人都是在感動中慢慢拉近距離的,把溝通工作做到極致,你就贏得了家長的認可和尊重。
八、不收受禮品。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的工作自古以來就備受尊重,且不可因小失大,丟失了人格。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如果日后不想受制于人,就堅決不收受家長禮品。這個大家都懂,也做得很好,呵呵,就不在此累述了。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家校的齊抓共管。只要你愿意俯下身子,主動和家長做朋友,相信你的朋友會愈來愈多,你也一定會享受到職業(yè)幸福感。因為,播種愛,一定會收獲愛。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教育就是愛的事業(yè),沒有哪一種職業(yè)比教師更容易贏得家長的認可和尊重。新學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做好家校溝通,可以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電話溝通。
這種溝通方式大的好處在于即時,方便。但一定要注重連貫性和全體性,千萬不要等問題出現了再打電話,那樣無異于亡羊補牢,只能臨時解決問題,不利于從根源上把問題剎住。所以,電話溝通一定要常態(tài)化。比如,你可以堅持每天給一位家長打電話。如此,兩個月下來,你就可以通過家長的口把學生的性情大致了解一遍。電話溝通,你首先要抓住“兩頭”的家長(學困生和優(yōu)等生)優(yōu)先進行,因為優(yōu)等生家長的育兒經驗可以借鑒給學困生家長用。
二、家訪溝通。
電話溝通雖然快捷,但畢竟有局限。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xiāng)鎮(zhèn);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qū)”。那么,我們當教師的,一定要走訪到所有學生的家庭,掌握大量第一手的學生家庭情況。平日工作繁忙,你可以堅持每周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和其家長心理,根據實際情況,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齊抓共管,對癥下藥。家訪時,要充分尊重其生活習慣,如進客廳要換拖鞋等;記得提前預約,避開就餐時間;即使家長再盛情挽留,一定不要留下吃飯。
三、開通班級博客和教師博客,建立家長QQ群。
打電話和家訪這兩種溝通方式,其實也有局限性,即:需要教師和家長雙方都有時間,而事實上,教師需要上課,而家長也忙著上班,雙休日又需要走親串友,雙方溝通的時間不一定都能趕到一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種跨越時空的現代化、網絡化溝通方式,比如,你可以開通班級博客,個人教育博客,建立家長QQ群等多種網絡方式,加強有效聯系。如此,只要一方有時間,就可以通過在博客上、QQ留言等方式靈活溝通。你可以把把班級舉行的各種活動,如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好人好事,班級評出的“學習之星”“紀律之星”“朗讀之星”禮儀之星”“環(huán)保之星”等優(yōu)秀學生(可附上個人照片、頒獎詞)等,及時上傳班級博客和個人博客上,家長有時間進行跟帖留言,從而讓家校溝通更加靈活、多彩、高效。
四、定期征求家長意見。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么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yǎng),都不可能把復雜的教育工作做得盡善盡美、完全科學,一點都不出差錯。而來自各個行業(yè)的家長也各有所長,他們的許多見解其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fā)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要定期征求家長意見,集思廣益,廣納諫言,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不斷改進工作提高效率。比如,定期讓家長寫建議,以紙條形式或短信方式反饋給我們,從而及早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化矛盾于無形,防患于未然。這樣做,會使家長覺得教師真正有誠意,從而更加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
五、成立家長委員會。
挑選有代表性的家長,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邀請家長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比如參與班級的一些方針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等;舉行“課堂教學開放日”活動,定期邀請他們進教室聽課,家?;?,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使教育教學管理更加科學、透明、溫馨。
六、召開家長會。
這是目前除校信通外,常用的家校溝通方式。個人認為局限性大,因為家長過于集中,溝通是少對多,交流嚴重不公平,即一個或幾個老師短時間內應對多個家長,多數情況下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場家長會開下來,老師累得口干舌燥,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家長來不及與老師個別溝通。而且大部分時間是老師在臺上講,家長坐在臺下聽,達不到雙向交流的目的?;诖?,建議召開家長會要有充足準備,好是舉行小型家長會,有針對性,多舉行幾次。
七、每逢節(jié)日或特殊天氣,給家長發(fā)一條祝?;蛱嵝讯绦?。
平常,都是家長誠惶誠恐給老師發(fā)短信,如果你主動給家長發(fā)信息,會更好拉近家校的感情,架起友誼的橋梁。比如在教師節(jié),你也可以反客為主,主動給家長發(fā)信息祝福:“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教育如果沒有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就將一事無成。在成長的路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你們?yōu)楹⒆拥某砷L付出了太多心血和汗水,值此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祝您節(jié)日快樂!”細節(jié)之處見真情,人都是在感動中慢慢拉近距離的,把溝通工作做到極致,你就贏得了家長的認可和尊重。
八、不收受禮品。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的工作自古以來就備受尊重,且不可因小失大,丟失了人格。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如果日后不想受制于人,就堅決不收受家長禮品。這個大家都懂,也做得很好,呵呵,就不在此累述了。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家校的齊抓共管。只要你愿意俯下身子,主動和家長做朋友,相信你的朋友會愈來愈多,你也一定會享受到職業(yè)幸福感。因為,播種愛,一定會收獲愛。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教育就是愛的事業(yè),沒有哪一種職業(yè)比教師更容易贏得家長的認可和尊重。新學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