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必修一課后答案

字號:

第一章第一節(jié)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
    7.不可靠,因為碳酸鋇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擾了硫酸根的檢驗。
    由于硫酸鋇是難溶的強酸鹽,不溶于強酸,而碳酸鋇是難溶弱酸鹽,可溶于強酸,因此可先取樣,再滴入氯化鋇溶液和幾滴稀硝酸或稀鹽酸,如果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節(jié)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這種操作會使得結果偏低,因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質,相當于容量瓶內的溶質有損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0。)
    第一章復習題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確。(標況下)
    (2)不正確。(溶液體積不為1L)
    (3)不正確。(水標況下不是氣體)
    (4)正確。(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即為物質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個數(shù)比)
    7.(1)5% (2)0.28mol/L
    8.
    稀硫酸
    鐵 粉
    過 濾
    9.1.42 g,操作步驟略。 Fe、Cu FeSO4溶液 過 濾 蒸發(fā) 結晶
    第二章第一節(jié)
    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樹狀分類法 略6.BD
    7.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質特征是膠體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圍。
    膠體的應用,例如明礬凈水、豆?jié){加石膏成豆腐、靜電除塵、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飽和氯化鐵溶液用于應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節(jié)
    1.水溶液 熔融狀態(tài) 電離 陰陽離子 陽離子 H+ 陰離子 OH-
    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 酸根離子 H+ + OH-=H2O
    2.兩種電解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的反應 生成難溶物、易揮發(fā)物質、弱電解質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
    9.(1) SO42-+Ba2+=BaSO42+=3Hg+2Al3+
    (3) CO32-+2H+=H2O+CO2不反應。
    10.(1)可溶銅鹽+強堿=可溶鹽+Cu(OH)2強酸+強堿=可溶鹽+H2O
    (3) 強酸+CaCO3=可溶鈣鹽+H2O+CO2酸+可溶鹽=可溶鹽+H2O+CO2
    (5) 可溶銅鹽+Fe=可溶鐵鹽+Cu
    11.金屬導電的原因是自由電子在外加電場下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于水后發(fā)生電離,電離出來的陰陽離子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形成電流。 金屬是單質,不屬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第二章第三節(jié)
    1.電子 氧化還原 失去 氧化 還原 得到 還原 氧化
    2. O2 K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 H2 C CO 金屬單質等
    3.氧化 S+O2=點燃=SO2 還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還原劑 H2 氧化劑 O2 轉移電子 4e-
    (2)還原劑 P 氧化劑 O2 轉移電子 20e-
    (3)KClO3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轉移電子 12e-
    (4)還原劑 H2 氧化劑 WO3 轉移電子 6e- 10.略
    第二章復習題
    1.(1)A組CO2 ;B組 非金屬單質或氣體等; C 組 O2 ; D組 酸或強電解質等
    - (2) 2Cu+O2+H2O+CO2=Cu2(OH)2CO3 轉移4e
    2.還原性
    3. C;S和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H++OH-=H2O CO32-+2H+=H2O+CO2↓ 2H++SO42-+2OH-+Ba2+=2H2O+BaSO4
    12.該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鈣和碳酸鉀,可能含有硝酸鋇。
    2+2-+2+Ca+CO3=CaCO3↓ CaCO3+2H=Ca+H2O+CO2++Cl-=AgCl
    若還有硝酸鋇,則還有下列反應:
    Ba2++CO32-=BaCO3↓ BaCO3+2H+=Ba2++H2O+CO2 ↓
    第三章第一節(jié)
    1.實驗室中將金屬鈉保存在煤油里。這是由于鈉很容易與空氣或水反應。而鈉密度大于煤油,沉入煤油底部,煤
    第2 / 5頁
    油將空氣隔絕,使金屬鈉不和空氣接觸。
    4Na+O2=2Na2O(白色固體
    ) 2Na+O2=加熱=Na2O2(淡黃色固體)
    2Na+2H2O=2Na++2OH-+H2
    2.B 3.B 4.D 5..A
    7.(1) 3Fe+4H2O(g)=高溫=Fe3O4+4H2 (2) 2Al+6H+=2Al3++3H2
    (3) 2Al+2OH-+2H2O=2AlO2-+3H2(4) Zn+Cu2+=Zn2++Cu
    8.6.72L (0.3mol)
    9.Al放出的氫氣多。
    第三章第二節(jié)
    1.2Na2O2+2H2O= 4NaOH+O2 移2e- 2Na2O2+2CO2=2Na2CO3+O2 轉移2e-
    2. 酸 強堿 兩性 兩性
    3.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逐漸消失
    4.D 5.B 6.B 7.C 8.D 9.D
    3+2+2+-10.2Fe+Cu=2Fe+Cu 轉移2e
    1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轉為灰綠色,后變?yōu)榧t褐色沉淀。
    Fe2++2OH-=Fe(OH)22+O2+2H2O=4Fe(OH)3 轉移4e-
    12.Na2CO3 21.2g 0.2 mol
    第三章第三節(jié)
    10.55% 21×103 t
    第三章復習題
    1.B 2.C 3.D 4.D 5.A 6.C
    7.略
    8.一開始時濃燒堿溶液吸收CO2,使罐內氣壓降低,易拉罐變癟;過一會,鋁和燒堿溶液反應,生成氫氣,使罐內氣壓變大,變癟的易拉罐又鼓起來。
    -2-2-2OH+CO2=CO3+H2O CO3+H2O+CO2=2HCO3- 2Al+2OH-+2H2O=2AlO2-+3H2
    9.CaCO3=高溫=CaO+CO22O=Ca(OH)2 Na2CO3+Ca(OH)2=CaCO3
    10.取樣于兩支小試管中。用一潔凈的鐵絲蘸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燈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顏色,若出現(xiàn)紫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K+;在其中一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燒堿溶液,先出現(xiàn)白色沉淀,繼而沉淀逐漸消失,說明原溶液中含有Al3+;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和幾滴稀鹽酸,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11.53% 1:1
    第四章第一節(jié)(P80課后習題)
    1.(1)⑧⑩ (2)④⑤⑥⑦⑨ (3)①②③④
    2.
    3.Na2SiO3 + H242442444232(注:從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實都是原硅酸H4SiO4,書上為了簡便,就把它寫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與SiO2的反應太慢,故并不選D。)
    第3 / 5頁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燒堿時有:SiO2+2NaOH=Na2SiO3+H2O反應發(fā)生,對坩堝造成腐蝕。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學成分為SiO2晶體,屬于原子晶體,非常堅硬,可以做磨料。
    7.SiO+2NaOH=NaSiO+HO、NaCO+SiO 高溫 NaSiO+CO↑(注:其實水玻璃是指NaSiO的水溶液,并非223223223223
    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堿”。)
    8.半導體。用于二極管、三極管及集成電路(IC)生產。
    9.(1)還原劑 (2)化合反應 置換反應 還原劑
    (3)SiO2 (沙灘物質)—— Si(粗)—— Si(純)—— 集成電路產品如電腦(用戶)
    10.(1)同: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4;異:電子層數(shù)不同。二者為同主族元素。
    (2)晶體硅的結構與金剛石的結構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點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單質石墨由于結構的關系,卻很軟。
    (3)CO2、SiO2由于結構關系,物理性質差異非常大。CO2常溫下為氣體,而SiO2為非常堅硬的固體。但二者的化學性質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與堿反應,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還原等。
    13%11.7%75.3%11.(1)n(Na2O):n(CaO):n(SiO2)=:=1:1:6 625660
    化學式為:Na2O·CaO·6SiO2 (2)純堿:72 t 石灰石:81 t 石英:246 t 12.略
    第四章第二節(jié)(P87課后習題)
    1.氯氣溶于水后,部分與水發(fā)生下列反應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不穩(wěn)定,易分解產生新生態(tài)的氧,具有強氧化性,故可以氧化有機色素(漂白)及把細菌、病毒殺死。
    2.
    3.略 4.8.漂白粉與漂粉精的化學成分都是次氯酸鈣與氯化鈣的混合物(其實,“漂粉精”只是商人為了多賺錢給漂白粉起的新名字,并無其它含義)。它們是固體,比較便于保存和運輸。而氯水是液體,不便于保存運輸。
    9.因為一旦發(fā)生上述反應,產生出HClO,它不穩(wěn)定易分解造成漂白粉失效。故購買時應該注重看商品外包裝是否破損,若破損則不要購買。保存也是一樣要注意密封。
    10.防止過多的接觸氯氣,若必須大量制備和使用,好在通風櫥里進行實驗。
    11.(1)這樣可以盡快逃離氯氣擴散區(qū)。
    (2)吸收Cl2:Cl2+2OH- = Cl-+ClO-+H2O ,減輕其污染。
    12.(1)Cl2+2Br- = Br2+2Cl- Cl2+2I- = I2 + 2Cl- (2)Br2+2I- = I2+2Br-
    13.(1)可仔細觀察外形,氯化鈉晶體呈立方體透明,而純堿呈不透明粉末狀;(2)純堿溶液有滑膩感,而食鹽水無滑膩感;(3)分別取少量加食醋,有氣泡產生的為純堿;(4)取極少量嘗一下,食鹽咸而純堿澀; (5)用石灰水鑒別…
    14.(1)1.43 g (2)要考慮導管、燒瓶內會殘留大量Cl2。故必須多取反應物(這就是理論與實際的不同之處)。
    15.略
    第4 / 5頁
    第四章第三節(jié)(P95課后習題)
    1.CaO+SO2 = CaSO3 2CaSO3+O2+4H2O = 2CaSO4·2H2O
    2.(1)高溫下促使N2、O2化合,另一可能原因是汽車汽缸內用于點燃汽油蒸氣的電火花促使N2、O2放電反應。(2)
    化劑 CO+N (3)2NO+2CO 催①② 22
    3.A 4.C 5.C 6.D 7.D 8.C
    9.2SO3 (2)Cl2+2NaOH=NaCl+NaClO+H2O (3)3NO2+H2O=2HNO3+NO (1) 2SO2+O2
    10.1280 kg= 1.28 t (2)448 m3 (3)720 t 11.略 (1)
    P103課第四章 第四節(jié)(后習題)
    1.(1)酸性(酸的氧化性)(2)吸水性 (3)脫水性 (4)強氧化性 (5)強氧化性
    2.B 3.C 4.B 5.AB(但要明確,這二者的紅色是不同的) 6.A 7.C 8.D
    9.可以分別先加銅片微熱,溶液變藍色且有少量氣泡逸出的為稀硝酸。另兩份溶液里直接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稀硫酸。
    3Cu+8HNO3(?。?3Cu(NO3)2+2NO↑+4H2O Ba2++SO42- = BaSO4↓
    10.請與你的同學討論解決。
    11.干燥劑有酸性、中性、堿性之分,也有氧化性、非氧化性之分,還有液態(tài)、固態(tài)之分。要根據(jù)被干燥物質的性質與干燥劑的性質,以二者不發(fā)生化學反應、不溶解為原則選擇。
    SO2——可用濃硫酸干燥,但不能用堿石灰;
    NO——可選用無CaCl2干燥。注意!不能用濃硫酸,因濃硫酸能與NO化合。也不宜用堿石灰。
    NH3——可用堿石灰,或生石灰。不能用濃硫酸,也不能用無水氯化鈣。CaCl2+8NH3=CaCl2·8NH3(類似于結晶水合物)。
    12.(1)1.0 mol·L-1 0.5 mol·L-1 (2)1.0 mol·L-1 1.0 mol·L-1 1.5 mol·L-1
    (3)1.5 mol·L-1(實際上等于溶液里SO42-的濃度)
    13.略
    第四章 章復習題(P107)
    △ MnCl+2HO+Cl↑ MnO HCl KMnO 1.MnO+4HCl(濃)222224
    2.(1)N2 N2不活潑,不易與金屬及氧氣反應
    (2)NH3 NH3易液化且汽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
    (3)NH3 NH3+H+ = NH4+
    (4)銨鹽 NH++OH- △ NH↑+HO 432
    解 2NaOH + H↑+Cl↑ 3.(1)2NaCl + 2H2O 電22
    (2)H+Cl 點燃 2HCl(溶解于水得鹽酸) Cl+2NaOH = NaCl+NaClO(漂白液、消毒液) 222
    4.C 5.B 6.D 7.D 8.B 9.D
    10.可能產生白煙 NH3+HCl=NH4Cl(離子化合物,常溫下為固體小顆粒,呈煙狀)
    電2NO 2NO+O=2NO 3NO+HO=2HNO+NO 硝酸11.N+O放降落后與土壤作用形成硝酸鹽肥料,“發(fā)莊稼”。 2222223
    12.煤中的硫元素燃燒時形成SO2排放,在空氣中飄塵表面(飄塵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被氧氣氧化為SO3,SO3+H2O=H2SO4 。形成硫酸型酸雨。
    13.此題中只設計實驗分別證明白色晶體中含有NH4+、SO42-即可。(但其實這樣做的不準確的,因為可能還含有別的雜質,嚴格應該定量確認一定質量晶體中NH4+與SO42-的質量和為晶體總質量才可以。具體設計略。)
    14.(1)6.0 g (2)2.2 mol·L-1 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