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故事:統(tǒng)一動植物命名的林奈

字號:

18世紀之前,世界上成等待中上萬的植物沒有統(tǒng)一的名稱,往往同一種植物有幾個名稱,或幾種植物用同一個名稱,這給研究植物帶來很大困難。瑞典植物學家林奈(1707—1778)改變了這一混亂狀況。他創(chuàng)立的“雙名制命名法”(簡稱“雙名法”),給每種植物起兩個名稱,一個是屬名,一個是種名,連起來就是這種植物的學名,好像人有了姓和名一樣,這個命名法直到現在仍在使用。
    林奈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喜愛奇花異草,他為自己開辟了一塊空地,整日忙于移植野花野草,由于他神學課不及格升不了學,只得進皮鞋鋪當學徒。但他對植物的興趣沒有減少,還是經常解剖小動物,到野外采集植物標本。一位叫羅斯曼的教師看中了林奈的才華和毅力,經常帶他到自己家中看書,并給予指導。在羅斯曼老師的鼓勵下,林奈終于在20歲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瑞典隆德城大學,23歲便成為這所大學頗有名氣的植物學教師。從此,他進入了向往已久的動植物研究領域。
    1732年,林奈得到瑞典科學院的資助,獨自一個騎馬到瑞典北部的拉帕蘭地區(qū)考察了五個月,采集了大量植物標本,其中一百多種是前人沒有記載的。林奈將考察結果整理成《拉帕蘭植物志》一書,受到了植物學界的贊譽。為表彰他的功績,瑞典科學院特意把當地產的一個植物屬命名為“林奈木屬”。
    從1732年起,林奈留學荷蘭,獲得了醫(yī)學博士學位。他周游了荷蘭、英、法等國,系統(tǒng)整理了自己多年的考察資料,發(fā)表了許多著作,包括劃時代巨著《自然系統(tǒng)》。在這部書中,他闡述了礦物的形成,植物的生長和生活,動物的生長、生活的感覺?!半p名法”在書中首次出現,從此馳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