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媽媽的心》學案

字號:

教學內(nèi)容:1、欣賞歌曲《媽媽之歌》
     2、學唱歌曲《媽媽的心》
     3、表演歌曲《媽媽的心》
     4、音樂知識:掌握四分休止符,了解女聲、童聲的演唱形式
     5、選用內(nèi)容:學習用口風琴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媽媽之歌》,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音樂作品旋律婉轉(zhuǎn)起伏、寬廣綿長,
     充分表現(xiàn)了母子間的真摯。歌曲的歌詞樸實無華,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間。初步感受音樂作品中通過母子兩人
     的對答,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摯愛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報。
    二、學習用聽視唱結(jié)合學習歌曲《媽媽的心》,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作品充滿激情地表達了
     幸福生活的兒童熱愛祖國媽媽的一片深情。初步感受音樂作品中在音調(diào)上節(jié)奏的松、緊變化,
     唱出了“媽媽的歌”、“兒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動萬千,把情緒推向高潮。
    三、引導學生學習創(chuàng)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
    四、引導學生用口風琴演奏歌曲《媽媽的心》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口風琴小練習。(結(jié)合學唱歌曲演奏6、1、2三音進行練習)
    4:節(jié)奏練習:自選(結(jié)合學習作品的節(jié)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導入(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你知道媽媽的心中牽掛、關心的是誰?生:自由回答)
    2、放錄音,(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聽一首《媽媽的心》,聽后說說這首歌曲唱了什么內(nèi)容?
     用什么速度演唱?聽后交流) 出示大歌片《媽媽的心》聽錄音范唱兩邊,學生輕輕跟著錄音哼唱
     注意區(qū)分: 5 3 3 . 1 │2 3 0│
    3、四分休止符 (問: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歌譜上有“0”?板書“0”簡單介紹:休止符,音樂中用休止符表示停
     頓,在簡譜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書)四分休止符與四分音符的時值是一樣的,都是
     一拍。)
    4、練習:
    1)念與拍: ХХ 0∣ХХ 0‖
     0 ХХ∣0 ХХ‖
    2)再聽錄音范唱,輕聲跟唱。
    3)討論: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達怎樣的心里狀態(tài)? 結(jié)論:這里四分休止符表達出兒女與
     媽媽 心心相印之情。
    4)豎笛演奏《媽媽的心》旋律
    5)學生輕聲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頓)
     談話:歌曲中“兒女”“媽媽”“祖國”三者的關系能理解嗎?你能唱出對媽媽、對祖國的愛嗎?
    5、教師范唱
    6、分段練唱再連起來唱(教師彈旋律,學生用打擊樂進行合作排練。 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跳,
     一部分學生用口風琴與打擊樂器伴奏,表演《媽媽的心》)
    三、欣賞《媽媽之歌》
    1、導入:(老師又帶來一首《媽媽之歌》,聽后說說歌曲又唱了什么)內(nèi)容?
    2、初聽(師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內(nèi)容。)
    3、介紹(師:這是一首云南納西族民歌,納西族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
    治縣,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調(diào)”抒發(fā)對母親恩情的歌腔。)
    4、復聽(設問:這首歌是男聲唱?女聲唱還是童聲唱?學生交流)
    5、再次復聽
    6、學生跟錄音輕輕哼唱自已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體驗母親的深情。
     課堂小結(jié):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