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模擬題及答案(3)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各個方面( )。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時間片斷中,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并不是孤立進行的
    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時間片斷中,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是孤立進行的
    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時間片斷中,發(fā)展的各個方面自始至終是自成體系的
    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時間片斷中,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的
    2.兒童之間絕大多數(shù)的社會性交往是在( )中發(fā)生的。
    A.游戲情境
    B.語言情境
    C.社會情境
    D.家庭情境
    3.所得材料自然、真實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
    A.問卷法
    B.談話法
    C.觀察法
    D.實驗法
    4.幼兒在教室里邊聽音樂邊做動作,這種現(xiàn)象屬于( )。
    A.注意的范圍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穩(wěn)定性
    D.注意的轉移
    5.中班幼兒凱凱對夏日的想象是:“小朋友們在水上世界玩,一會兒游泳,一會兒滑滑梯,一會兒又吃冷飲?!边@屬于以下哪種想象類型?( )
    A.情境性想象
    B.愿望性想象
    C.經驗性想象
    D.夸張性想象
    6.在思維發(fā)展過程中,動作和語言對思維活動的作用變化規(guī)律表現(xiàn)為( )。
    A.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語言也是由小到大
    B.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語言是由大到小
    C.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語言也是由大到小
    D.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語言是由小到大
    7.兒童學習語言發(fā)音最容易的年齡階段是( )。
    A.2~3歲
    B.3~4歲
    C.4~5歲
    D.5~6歲
    8.家長或教師矯治兒童焦慮癥、恐怖癥時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系統(tǒng)脫敏法
    B.陽性強化法
    C.負強化法
    D.消退法
    9.在幼兒的交往關系類型中,被拒絕型的幼兒主要表現(xiàn)出( )。
    A.社會交往的積極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聰明,總是得到教師的特殊關照,鶴立雞群
    C.長相難看衣著陳舊,不愛干凈
    D.精力充沛,社會交往積極性很高,常有攻擊行為
    10.在目前條件下,我國幼兒園比較合適的師生比是( )。
    A.1:15~1:20
    B.1:20~1:25
    C.1:25~1:30
    D.1:30~1:35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不同學前兒童,雖然年齡相同,心理發(fā)展的速度卻往往有所差異。橫向來看,同一時間片斷中,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并不是孤立地進行的。各認識過程的發(fā)展之間,認識過程與情感意志過程的發(fā)展之間,認識過程的發(fā)展和個性形成與發(fā)展之間,都有著不可分的聯(lián)系。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的。故選D。
    2.A【解析】幼兒的社會范圍小,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是幼兒通過實際行動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積極活動。幼兒心理的發(fā)展,主要是在游戲活動中完成的。因此,幼兒的社會性交往大多都是在游戲情境中發(fā)生的。故選A。
    3.C【解析】觀察法即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學前兒童在日常生活、游戲、學習和勞動中的表現(xiàn),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并根據(jù)觀察結果分析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征。學前兒童的心理活動有突出的外顯性,通過觀察其外部行為,可以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同時,觀察對象處于正常的生活條件下,其心理活動及表現(xiàn)比較自然,觀察所得材料也比較真實。因此,觀察法是學前兒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故選C。
    4.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個體能對幾項不同的任務給予關注或能操作幾項任務的能力。新生兒還不具備注意分配能力,嬰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需要視覺、聽覺、動覺協(xié)調才行,也需要伴隨著記憶、想象、情感、意志活動,注意分配能力才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故選B。
    5.C【解析】從內容上,想象可以分為經驗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擬人化想象和夸張性想象。題中凱凱對夏日的想象憑借了其以往的生活經驗和個人經歷,屬于經驗性的想象。故選C。
    6.D【解析】在幼兒思維的發(fā)展過程中,言語體現(xiàn)思維的間接性和概括性,其作用越來越大,而動作只在直觀形象思維中起作用,其作用越來越小。故選D。
    7.B【解析】隨著幼兒生理上的成熟,言語知覺的發(fā)展,幼兒的發(fā)音能力也迅速發(fā)展,特別是3~4歲期間發(fā)展尤為迅速,是幼兒學習語言發(fā)音的最容易年齡階段。故選B。
    8.A【解析】系統(tǒng)脫敏療法又稱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國學者沃爾帕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的,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焦慮、恐懼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系統(tǒng)脫敏法的程序是逐漸加大刺激的程度。當某個刺激不會再引起求治者焦慮和恐怖反應時,施治者便可向處于放松狀態(tài)的求治者呈現(xiàn)另一個比前一刺激略強一點的刺激。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tài)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經過多次反復的呈現(xiàn),他便不再會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怖,治療目標也就達到了。這就是系統(tǒng)脫敏療法的治療原理。故選A。
    9.D【解析】在幼兒的交往關系類型中,被拒絕型的幼兒主要表現(xiàn)出以下特點:精力充沛,社會交往積極性很高,常有攻擊行為。故選D。
    10.A【解析】在目前條件下,我國幼兒園比較合適的師生比是1:15~1:20。故選A。

    

    

    

    點擊免費試聽>>>
    

    點擊免費試聽>>>
    

    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