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上冊第一次模擬試題

字號:

一、選擇題:(1-9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10-12題有不只一個選項正確,每小題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滿分48分)
    1.有一列火車正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從某時刻開始計時,第1分鐘內(nèi),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了180 m.第6分鐘內(nèi),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了360 m.則火車的加速度為(  )
    A.0.01 m/s2 B.0.05 m/s2 C.36 m/s2 D.180 m/s2
    2.一煤塊由靜止放到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的白色傳送帶上,煤塊在傳送帶上劃出一段黑色的痕跡,若以傳送帶為參考系,則煤塊在傳送帶上劃痕的過程可描述為(  )
    A.向右做勻加速運動     B.向右做勻減速運動
    C.向左做勻減速運動 D.向左做勻加速運動
    3.一條懸鏈長5.6m,從懸點處斷開,使其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整條懸鏈通過懸點正下方12.8 m處的一點所需的時間是(g取10 m/s2) (  )
    A.0.3 s B.0.4 s C.0.7 s D.1.2 s
    4.如圖所示,整個裝置靜止時,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AB連線與OB垂直.若使帶電小球A的電量加倍,帶電小球B重新穩(wěn)定時繩的拉力為(  )
    A.Gcos30° B.Gcos60° C.Gcos45° D.2G
    5.如圖甲所示,某人正通過定滑輪將質(zhì)量為m的貨物提升到高處.滑輪的質(zhì)量和摩擦均不計,貨物獲得的加速度a與繩子對貨物豎直向上的拉力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由圖可以判斷(  )
    A.圖線與縱軸的交點M的值aM=-g/2
    B.圖線與橫軸的交點N的值TN=mg
    C.圖線的斜率等于物體的質(zhì)量m
    D.以上答案都不對
    6.如圖所示,一輕繩通過一光滑定滑輪,兩端各系一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的物體,m1放在地面上,當(dāng)m2的質(zhì)量發(fā)生變化時,m1的加速度a的大小與m2的關(guān)系圖象大體如下圖中的(  )
    7.如圖所示為雜技“頂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質(zhì)量為M的豎直竹竿,當(dāng)竿上一質(zhì)量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時,竿對“底人”的壓力大小為(  )
    A.(M+m)g-ma B.(M+m)g+ma C.(M+m)g D.(M-m)g
    8.如圖,質(zhì)量為m1和m2的兩個物體用細線相連,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斜面與水平面成θ角),最后豎直向上運動.則在這三個階段的運動中,細線上張力的大小情況是(  )
    A.由大變小 B.由小變大
    C.始終不變 D.由大變小再變大
    9.如圖中a、b是兩個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塊,它們的質(zhì)量相等.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已知a、b的接觸面,a、b與斜面的接觸面都是光滑的.正確的說法是(  )
    A.a(chǎn)、b一定沿斜面向上運動
    B.a(chǎn)對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
    C.a(chǎn)、b對斜面的正壓力相等
    D.a(chǎn)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10.如圖,一輛運送沙子的自卸卡車裝滿沙子,沙粒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沙子與車廂底部材料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車廂的傾角用θ表示(已知μ2>μ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要順利地卸干凈全部沙子,應(yīng)滿足tanθ>μ2
    B.要順利地卸干凈全部沙子,應(yīng)滿足sinθ>μ2
    C.只卸去部分沙子,車上還留有一部分沙子,應(yīng)滿足μ2>tanθ>μ1
    D.只卸去部分沙子,車上還留有一部分沙子,應(yīng)滿足μ2>μ1>tanθ
    11.如圖,質(zhì)量為M的楔形物塊靜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傾角為θ.斜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小物塊與斜面之間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塊,使之勻速上滑.在小物塊運動的過程中,楔形物塊始終保持靜止.則 (  )
    A.地面對楔形物塊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地面對楔形物塊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對楔形物塊的支持力大小為(M+m)g+Fsinθ
    D.地面對楔形物塊的支持力大小為(M+m)g-Fsinθ
    12.用同種材料制成傾角為30°的斜面和長水平面,斜面長2.4 m且固定,一小物塊從斜面頂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開始自由下滑,當(dāng)v0=2 m/s時,經(jīng)過0.8 s后小物塊停在斜面上.多次改變v0的大小,記錄下小物塊從開始運動到最終停下的時間t,作出t-v0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g=10 m/s2) (  )
    A.小物塊在斜面上運動時加速度大小為2.5 m/s2
    B.小物塊在斜面上運動時加速度大小為0.4 m/s2
    C.小物塊與該種材料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32
    D.由圖可推斷若小物塊初速度繼續(xù)增大,小物塊的運動時間也隨速度均勻增大
    二、實驗題:(滿分16分)
    13.(6分) 請完成以下兩小題.
    某同學(xué)在家中嘗試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他找到三條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鉛筆、細繩、白紙、釘子,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將兩條橡皮筋的一端分別掛在墻上的兩個釘子A、B上,另一端與第三條橡皮筋連接,結(jié)點為O,將第三條橡皮筋的另一端通過細繩掛一重物.
    ①為完成該實驗,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測量細繩的長度
    b.測量橡皮筋的原長
    c.測量懸掛重物后橡皮筋的長度
    d.記錄懸掛重物后結(jié)點O的位置
    ②釘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現(xiàn)有器材,改變條件再次驗證,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4.(10分)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砂和砂桶的總質(zhì)量為 ,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 。實驗中用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yán)Φ拇笮 ?BR>    (1)實驗中,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diào)節(jié)長木板一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 )
    A. 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調(diào)節(jié) 的大小,使小車在砂和砂桶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 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dāng)?shù)母叨?,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砂和砂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 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dāng)?shù)母叨?,撤去紙帶以及砂和砂桶,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要進行質(zhì)量 和 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 )
    A. =200 , =10 、15 、20 、25 、30 、40
    B. =200 , =20 、40 、60 、80 、100 、120
    C. =400 , =10 、15 、20 、25 、30 、40
    D. =400 , =20 40 、60 、80 、100 、120
    (3)圖2 是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 、 、 、 、 、 、 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 =4.22 cm、 =4.65 cm、 =5.08 cm、 =5.49 cm、 =5.91 cm、 =6.34 cm 。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效率為50 Hz,則小車的加速度 = m/s2 (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三、計算題:(滿分36分)
    15.(10分)如圖所示,ABCD為一傾角θ=30°的粗糙斜面,其中AD邊與BC邊平行,斜面上有一重G=10 N的物體,當(dāng)對物體施加一個與AD邊平行的拉力F時,物體恰能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63,求力F的大小以及物體運動方向與力F方向間的夾角α.
    16.(12分)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dāng)距地面125 m時打開降落傘,開傘后運動員以大小為14.3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地面時的速度為5 m/s,(g=10 m/s2) 求:
    (1) 運動員離開飛機瞬間距地面的高度;
    (2) 離開飛機后,經(jīng)多長時間到達地面.(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7.(14分)如圖所示,有一塊木板靜止在光滑且足夠長的水平面上,木板質(zhì)量M=4kg,長L=1.4m,木板右端放著一個小滑塊.小滑塊質(zhì)量為m=1kg,其尺寸遠小于L.小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g=10m/s2.
    (1) 現(xiàn)用恒力F作用于木板M上,為使m能從M上滑落,F(xiàn)的大小范圍是多少?
    (2) 其他條件不變,若恒力F=22.8N且始終作用于M上,最終使m能從M上滑落,m在M上滑動的時間是多少?
    一模物理答案
    16.(12分)解析:垂直于斜面方向,物體對斜面的壓力N=Gcosθ;(2分)
    在斜面所在平面上,滑塊受力為拉力F,摩擦力f和重力的分力Gsinθ,
    由題意F=fcosα(2分)
    Gsinθ=fsinα(2分)
    f=μN(2分)
    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有:μN=F2+Gsinθ2
    解得F=5 N(2分),tanα=GsinθF=1,故α=45°(2分).
    答案:5 N 45°
    17.(14分)[答案] (1)F>20N (2)2s
    [解析] (1)小滑塊與木塊間的滑動摩擦力Fμ=μFN=μmg.
    小滑塊在滑動摩擦力Fμ作用下向右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a1=Fμm=μg=4m/s2.
    木板在拉力F和滑動摩擦力Fμ作用下向右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a2=F-FμM,
    使m能從A上滑落的條件為a2>a1,
    即F-FμM>Fμm,解得F>μ(M+m)g=20N.
    (2)設(shè)m在M上面滑行的時間為t,恒力F=22.8N,木板的加速度a2=F-FμM=4.7m/s2,小滑塊在時間t內(nèi)運動位移s1=12a1t2,木板在時間t內(nèi)運動的位移s2=12a2t2,又s2-s1=L,解得t=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