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三級基礎(chǔ)模擬試題及答案(8)

字號:

1.口腔潰瘍患者適宜的飲食是( A )。
    A.冷流質(zhì) B.清流質(zhì) C.半流質(zhì) D.軟飯
    2.低蛋白飲食就是指每日膳食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為(C )。
    A.占全天總熱能的10% B.<60g
    C.<40g D.飲食中幾乎不含蛋白質(zhì)
    3.在米的淘洗過程中,主要損失的營養(yǎng)素是(B )。
    A.B族維生素和無機鹽 B.碳水化合物
    C.蛋白質(zhì) D.維生素C
    4.嚴(yán)格限制脂肪的膳食,要求全天供應(yīng)的脂肪量應(yīng)( A )。
    A.<20g B.20~40g C.<40g D.純碳水化合物
    5.蔗糖攝入過多的危害主要是(D )。
    A.冠心病 B.糖尿病 C.齲齒 D.三者都包括
    6.食物中膽固醇含量較低的是(B ) 。
    A.瘦肉 B.水果 C.豬腦 D.雞蛋
    7.人體生長發(fā)育最為迅速的時期為(A )。
    A.從出生到1周歲    B.1~3歲的幼兒
    C.3~6歲兒童期     D.青春期
    8.黃曲霉毒素主要損害的部位是( B )。
    A.神經(jīng) B.肝臟 C.腎臟 D.膀胱
    9.蒸餾酒的主要衛(wèi)生問題是( A )。
    A.甲醇 B.細菌污染 C.黃曲霉毒素 D.食品添加劑
    10.肝損害型毒蕈中毒的特殊治療藥物是( B )。
    A.阿托品 B.巰基解毒劑 C.美蘭 D.抗菌素
    11.促進非血紅素鐵吸收的因素為(D )。
    A.茶葉 B.磷酸 C. 多糖 D.肉因子
    12.畢脫斑的形成是由于(D )。
    A. 核黃素缺乏 B.硫胺素缺乏
    C.體內(nèi)脂質(zhì)過多 D.維生素A攝入不足
    13.人體每天約有多少蛋白質(zhì)被更新(C )。
    A.9% B.26% C.3% D.36%
    14.各類食物的血糖指數(shù)一般是復(fù)合碳水化合物(D )精制糖。
    A.高于 B.相等
    C.不確定 D.低于
    15.細菌菌相是共存于食品中的(C  )和相對數(shù)量的構(gòu)成。
    A.細菌的分布   B.細菌的結(jié)構(gòu)特征
    C.細菌種類    D.細菌的大小
    16.大腸菌群可作為食品糞便污染、(C  )的指示菌。
    A.雜菌   B.酵母菌   C.腸道致病菌   D.霉菌
    17.母乳化奶粉中應(yīng)脫去牛奶中部分(A  ),以減少腎溶質(zhì)負荷,并促進其吸收。
    A.鈣、磷、鈉    B.乳糖    C.脂肪   D.維生素D
    18.學(xué)齡前兒童營養(yǎng)素攝取方面的主要問題是(A )。
    A.鐵、鋅、維生素的缺乏 B.蛋白質(zhì)能量營養(yǎng)不良
    C.碘、硒缺乏 D.鈣、磷、鉀缺乏
    19.人體體格測量資料可作為營養(yǎng)狀況的綜合觀察指標(biāo),不同年齡組選用的指標(biāo)不同,5-20歲組應(yīng)選用(D  )指標(biāo)。
    A.體重   B.身高   C.皮褶厚度   D.身高、體重、皮褶厚度
    20.實際體重在理想體重±10%內(nèi)為(A  )。
    A.正常范圍   B.超重或瘦弱   C.肥胖或肥瘦弱  D.無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