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族的舞蹈藝術,是緊緊與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通過優(yōu)美的舞姿,人們進行生產(chǎn)活動的種種姿勢就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了。如《勞動舞》、《捍氈舞》、《擠奶舞》等。也有《雙人舞》,是表現(xiàn)青年男女相親相愛的。
“柯爾克孜”,突厥語,系本民族自稱,意為“四十個姑娘”,也有認為是“四十個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紅色”等含義。但一般解釋為“四十個姑娘”。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區(qū),絕大部分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qū)。另外,在黑龍江省富??h也有零星分布。根據(jù)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柯爾克孜族人口數(shù)為160823。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兼營農(nóng)業(yè)。
“柯爾克孜”,突厥語,系本民族自稱,意為“四十個姑娘”,也有認為是“四十個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紅色”等含義。但一般解釋為“四十個姑娘”。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區(qū),絕大部分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qū)。另外,在黑龍江省富??h也有零星分布。根據(jù)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柯爾克孜族人口數(shù)為160823。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兼營農(nó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