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必做試題及答案(8)

字號:

收藏文章分享評論(0)條
    百度廣告
    2016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必做試題及答案,更多2016成人高考資訊、2016成人高考報名時間、2016成人高考經驗技巧等信息,請及時關注考試吧成人高考網或搜索公眾微信號“chengkao566”獲??!
    >>>>> 關注考試吧成考微信 第一時間對答案 看解析!
    >>>>> 2016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必做試題及答案匯總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個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第1題單選 物質的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是指 (  )
    A. 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
    B. 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和結構
    C.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 不能被人們所認識
    參考答案:C
    第2題單選 我國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實行(  )
    A. 民族自治制度
    B.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C. 民族團結制度
    D. 民族合作制度
    參考答案:B
    第3題單選 近代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是 (  )
    A. 帝國主義
    B. 封建主義
    C. 官僚資本主義
    D. 民族資本主義
    參考答案:A
    第4題單選 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  )
    A. 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
    B. 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
    C. 對外開放,改革創(chuàng)新
    D.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參考答案:D
    第5題單選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 (  )
    A. 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B. 實現(xiàn)共產主義
    C.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不動搖
    D.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參考答案:D
    第6題單選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最初是針對 (  )
    A. 香港問題
    B. 臺灣問題
    C. 澳門問題
    D. 國際爭端問題
    參考答案:B
    第7題單選 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各民族的 (  )
    A. 長期共存
    B. 民族平等
    C. 共同繁榮
    D. 民族團結
    參考答案:C
    第8題單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要求是 (  )
    A.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B.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C. 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根本標準
    D.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參考答案:D
    第9題單選 我國在發(fā)展對外經濟的各種形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  )
    A. 對外貿易
    B. 對外技術交流
    C. 對外資金交流
    D. 承包國外工程
    參考答案:A
    第10題單選 中國共產黨全面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  )
    A.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講話中
    B.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
    C. 黨的十二大報告中
    D. 黨的十三大報告中
    參考答案:D
    第11題單選 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是 (  )
    A. 民族資產階級
    B. 工人階級
    C. 城市小資產階級
    D. 農民階級
    參考答案:D
    第12題單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是 (  )
    A. 解放思想
    B. 群眾路線
    C. 與時俱進
    D. 實事求是
    參考答案:D
    第13題單選 1995年******發(fā)表題為《為促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而繼續(xù)奮斗》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推動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  )
    A. 兩套方案
    B. 四項原則
    C. 六點建議
    D. 八項主張
    參考答案:D
    第14題單選 人口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  )
    A. 制約和影響社會發(fā)展
    B. 決定國家的貧富強弱
    C. 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
    D. 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
    參考答案:A
    第15題單選 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對民族資本主義的政策是 (  )
    A. 利用
    B. 保護
    C. 沒收
    D. 限制
    參考答案:B
    第16題單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是 (  )
    A.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B. 法制建設
    C.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D. 哲學社會科學建設
    參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