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輔助作用的代詞。與一般代詞不同的是,“者”不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必須附著于其他詞或短語之后,共同構(gòu)成名詞性結(jié)構(gòu),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當主語、定語、賓語、中心語等??梢耘c“者”組合的詞類較多,意義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與名詞組合:
主要可分兩類:
復指名詞或名詞性主語,引出謂語。此時“者”通??梢圆蛔g,也可視需要譯為“……此人”、“……這個人”、“……的情況”等。例如: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李將軍列傳》)
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馬伶?zhèn)鳌?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2.復指名詞或名詞結(jié)構(gòu),充當動詞賓語。此時“者”通??梢圆蛔g,也可視需要譯為“……此人”、“……的人(情況)”等。例如:
(1)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馮諼客孟嘗君》)
與數(shù)量詞組合:
表示數(shù)量的種類??勺g為“種”、“樣”、“類”、“方面”等,也可不譯。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2)此三者,吾遺恨也。(《五代史伶官傳序》)
(3)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諫逐客書》)
(4)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諫逐客書》)
與時間詞組合:
表示一定的時間范圍,可譯為“……的時候”等。例如:
(1)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季氏將伐顓臾》)
(2)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書》)
與名詞組合:
主要可分兩類:
復指名詞或名詞性主語,引出謂語。此時“者”通??梢圆蛔g,也可視需要譯為“……此人”、“……這個人”、“……的情況”等。例如: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李將軍列傳》)
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馬伶?zhèn)鳌?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2.復指名詞或名詞結(jié)構(gòu),充當動詞賓語。此時“者”通??梢圆蛔g,也可視需要譯為“……此人”、“……的人(情況)”等。例如:
(1)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馮諼客孟嘗君》)
與數(shù)量詞組合:
表示數(shù)量的種類??勺g為“種”、“樣”、“類”、“方面”等,也可不譯。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2)此三者,吾遺恨也。(《五代史伶官傳序》)
(3)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諫逐客書》)
(4)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諫逐客書》)
與時間詞組合:
表示一定的時間范圍,可譯為“……的時候”等。例如:
(1)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季氏將伐顓臾》)
(2)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