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原電池教案

字號:

第四章 電化學基礎(chǔ)
    第一節(jié) 原電池
    一、探究目標
    體驗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zhuǎn)化的探究過程
    二、探究重點
    初步認識原電池概念、原理、組成及應用。
    三、探究難點
    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研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zhuǎn)移角度理解化學能向電能轉(zhuǎn)化的本質(zhì),以及這種轉(zhuǎn)化的綜合利用價值。
    四、教學過程
    【引入】
    電能是現(xiàn)代社會中應用廣泛,使用方便、污染小的一種二次能源,又稱電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電腦、手機、相機、攝像機……這一切都依賴于電池的應用。那么,電池是怎樣把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艿哪??我們這節(jié)課來一起復習一下有關(guān)原電池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板書】§4.1 原電池
    一、原電池實驗探究
    講:銅片、鋅片、硫酸都是同學們很熟悉的物質(zhì),利用這三種物質(zhì)我們再現(xiàn)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伏打留給我們的歷史閃光點!
    【實驗探究】(銅鋅原電池)
    實 驗 步 驟 現(xiàn) 象
    1、鋅片插入稀硫酸
    2、銅片插入稀硫酸
    3、鋅片和銅片上端連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問題探究】
    1、鋅片和銅片分別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2、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現(xiàn)象又怎樣?為什么?
    3、鋅片的質(zhì)量有無變化?溶液中c (H+)如何變化?
    4、鋅片和銅片上變化的反應式怎樣書寫?
    5、電子流動的方向如何?
    講:我們發(fā)現(xiàn)檢流計指針偏轉(zhuǎn),說明產(chǎn)生了電流,這樣的裝置架起了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橋梁,這就是生活中提供電能的所有電池的開山鼻祖----原電池。
    【板書】(1)原電池概念: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問:在原電池裝置中只能發(fā)生怎樣的化學變化?
    學生: Zn+2H+=Zn2++H2↑
    講:為什么會產(chǎn)生電流呢?
    答:其實鋅和稀硫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zhuǎn)移,但氧化劑和還原劑熱運動相遇發(fā)生有效碰撞電子轉(zhuǎn)移時,由于分子熱運動無一定的方向,因此電子轉(zhuǎn)移不會形成電流,而通常以熱能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激烈的時候還伴隨有光、聲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顯然從理論上講,一個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若能設(shè)法使氧化與還原分開進行,讓電子的不規(guī)則轉(zhuǎn)移變成定向移動,便能形成電流。所以原電池的實質(zhì)就是將氧化還原的電子轉(zhuǎn)移變成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實質(zhì):將一定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轉(zhuǎn)移變成電子的定向移動。即將化學能轉(zhuǎn)化成電能的形式釋放。
    問:那么這個過程是怎樣實現(xiàn)的呢?我們來看原電池原理的工作原理。
     (3)原理:(負氧正還)
    問:在鋅銅原電池中哪種物質(zhì)失電子?哪種物質(zhì)得到電子?
    學生:活潑金屬鋅失電子,氫離子得到電子
    問:導線上有電流產(chǎn)生,即有電子的定向移動,那么電子從鋅流向銅,還是銅流向鋅?
    學生:鋅流向銅
    講:當銅上有電子富集時,又是誰得到了電子?
    學生:溶液中的氫離子
    講:整個放電過程是:鋅上的電子通過導線流向用電器,從銅流回原電池,形成電流,同時氫離子在正極上得到電子放出氫氣,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銅片上產(chǎn)生了氣泡的原因。
    講:我們知道電流的方向和電子運動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電流的方向是從銅到鋅,在電學上我們知道電流是從正極流向負極的,所以,鋅銅原電池中,正負極分別是什么?
    學生:負極(Zn) 正極(Cu)
    實驗:我們用干電池驗證一下我們分析的正負極是否正確!
    講:我們一般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原電池正負極的工作原理,又叫電極方程式或電極反應。一般先寫負極,所以可表示為:
     負極(Zn):Zn-2e=Zn2+ (氧化)
     正極(Cu):2H++2e=H2↑(還原)
    講:其中負極上發(fā)生的是氧化反應,正極上發(fā)生的是還原反應,即負氧正還。
    注意:電極方程式要①注明正負極和電極材料 ②滿足所有守衡
     總反應是:Zn+2H+=Zn2++H2↑
    講:原來一個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通過一定的裝置讓氧化劑和還原劑不規(guī)則的電子轉(zhuǎn)移變成電子的定向移動就形成了原電池。
    轉(zhuǎn)折:可以看出一個完整的原電池包括正負兩個電極和電解質(zhì)溶液,及導線。那么銅鋅原電池中的正負極和硫酸電解質(zhì)能否換成其他的物質(zhì)呢?
    學生:當然能,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電池。
    過渡:也就是構(gòu)成原電池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二、原電池的構(gòu)成條件
    1、活潑性不同的兩電極
    2、電解質(zhì)溶液
    3、形成閉合回路(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且電極插入電解質(zhì)溶液
    4、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本質(zhì)條件)
    思考:鋅銅原電池的正負極可換成哪些物質(zhì)?保證鋅銅原電池原理不變,正負極可換成哪些物質(zhì)?( C、Fe、 Sn、 Pb、 Ag、 Pt、 Au等)
    問:鋅銅原電池中硫酸能換成硫酸鈉嗎?
    判斷是否構(gòu)成原電池,是的寫出原電池原理。
    (1)鎂鋁/硫酸;鋁碳/氫氧化鈉;鋅碳/硝酸銀 ;鐵銅在硫酸中短路;鋅銅/水;鋅鐵/乙醇;硅碳/氫氧化鈉
    (2)[鋅銅/硫酸(無導線);碳碳/氫氧化鈉] 若一個碳棒產(chǎn)生氣體11.2升,另一個產(chǎn)生氣體5.6升,判斷原電池正負極并求鋅片溶解了多少克?設(shè)原硫酸的濃度是1mol/L,體積為3L,求此時氫離子濃度。
    (3)銀圈和鐵圈用細線連在一起懸在水中,滴入硫酸銅,問是否平衡?(銀圈下沉)
    (4)Zn/ZnSO4//Cu/CuSO4鹽橋(充滿用飽和氯化鈉浸泡的瓊脂)
     (5)鐵和銅一起用導線相連插入濃硝酸中
     鎂和鋁一起用導線相連插入氫氧化鈉中
    思考:如何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原理來設(shè)計原電池呢?
    請將氧化還原反應 Zn + Cu2+ = Cu + Zn2+設(shè)計成電池:
    此電池的優(yōu)點:能產(chǎn)生持續(xù)、穩(wěn)定的電流。
    其中,用到了鹽橋
    什么是鹽橋?
    鹽橋中裝有飽和的KCl溶液和瓊脂制成的膠凍,膠凍的作用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鹽橋的作用是什么?
    可使由它連接的兩溶液保持電中性,否則鋅鹽溶液會由于鋅溶解成為Zn2+而帶上正電,銅鹽溶液會由于銅的析出減少了Cu2+而帶上了負電。
    鹽橋保障了電子通過外電路從鋅到銅的不斷轉(zhuǎn)移,使鋅的溶解和銅的析出過程得以繼續(xù)進行。
    導線的作用是傳遞電子,溝通外電路。而鹽橋的作用則是溝通內(nèi)電路。
     三、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正極反應:得到電子 (還原反應)
    負極反應:失去電子 (氧化反應)
    總反應:正極反應+負極反應
    想一想:如何書寫復雜反應的電極反應式?
    較繁電極反應式=總反應式-簡單電極反應式
    例:熔融鹽燃料電池具有高的放電效率,因而受到重視,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鹽混合物作電解質(zhì),CO為負極燃氣,空氣與CO2的混合氣為正極助燃氣,已制得在6500C下工作的燃料電池,試完成有關(guān)的電極反應式:
    • 負極反應式為:2CO+2CO32--4e-=4CO2
    正極反應式為:2CO2+O2+4e-=2CO32-
    電池總反應式:2CO+O2=2CO2
    四、原電池中的幾個判斷
    1.正極負極的判斷:
    正極:活潑的一極 負極:不活潑的一極
    思考:這方法一定正確嗎?
    2.電流方向與電子流向的判斷
    電流方向:正→負 電子流向:負→正
    電解質(zhì)溶液中離子運動方向的判斷
    陽離子:向正極區(qū)移動 陰離子:向負極區(qū)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