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三課知識點:勞動者權益的法律保障

字號:

滬科版高二政治第三課知識點:勞動者權益的法律保障
    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依法享有并得到法律保障的權利。在我國,勞動者享有廣泛的權利,諸如就業(yè)權、簽訂勞動合同權、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護權、職業(yè)培訓權、獲得社會保險福利權、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權等。除上述權利外,勞動者還有其他法定權利:勞動者依法享有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民主管理的權利,參加勞動競賽的權利,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權利,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革新、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權利,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拒絕執(zhí)行的權利,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的權利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勞動者成為國家的主人,國家的立法非常重視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從1954年頒布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到其后的許多行政法規(guī)、勞動規(guī)章和政策,對此都有明顯的體現。正是這些側重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諸多規(guī)定,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勞動者的生產熱情和積極性,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飛速發(fā)展。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勞動體制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別是多種所有制經濟以及多種經營方式的出現,改變了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者既是國家主人又是企業(yè)主人的身份。在許多非公有制用人單位,勞動者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較為嚴重,導致勞動關系緊張,進而影響到社會穩(wěn)定。勞動關系的這種現狀,迫切需要通過勞動法律法規(guī)加以調整,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制定并頒布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