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濟南的冬天

字號:

濟南的冬天  
    一、學習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③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二、學習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而、課前準備   
    老舍是我國現(xiàn)代作家,課前布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四、教學內(nèi)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暖,感受《濟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   
    五、自學設計   
    1、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說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一般習慣在它前面加上修飾詞??“冰冷”或“嚴寒”;說到冬天,人們會想到那肆虐的北風,駭人的寒流,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于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完全沒有了那種寒冷,那種肆虐,那種蕭殺,而是一個“溫暖”的寶地??赡芪覀兌紱]有在冬天去過濟南,那么,就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感知濟南冬天的溫馨,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2、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②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稘系亩臁肥抢仙?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梢娮髡呤菓阎鴮Α肮枢l(xiāng)”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為了理解為什么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為什么那么濃。)   
    ③感知內(nèi)容:在聽讀前,檢查預習,教師正音,學生掌握字詞:鑲、響晴、溫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出示問題組。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   
    b.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再回答,互相補充。   
    [明確]   
    a,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b,寫對濟南的總體感:“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寫陽光朗照下的山   
    }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   
    再寫城外的遠山,   
    后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xiàn)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3、研讀與賞析   
    ①整體感知后,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基本了解,學生自由探究,進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問題組: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b,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   
    學生速讀第1、2自然段,自主解決后,討論明確。   
    a.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一?向晴 }寶地   
    與熱帶相比??溫晴   
    b.濟南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著點口兒。”   
    此處學生可再體會:①為什么稱“小山”???因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與之比較)。②“圈兒”、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兒”與“小”搭配,貼切地表現(xiàn)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并讓學生試著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4、[教師小結]   
    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②自由探究   
    [問題組]   
    a.你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妙?妙在何處?   
    b.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學生思考體味、朗讀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討論明確]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tài),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xiàn)。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拔⑽ⅰ痹~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皼r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范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f.“請閉上眼睛想:一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張小水墨畫”、“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則創(chuàng)造了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贊美的真情。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diào)、語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時要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有感情地朗讀。   
    ③合作探究   
    進一步探討,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zhì)疑,也可以向老師質(zhì)疑。[明確]   
    a.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點“溫晴”為主線貫穿全文的。   
    b.作者緊扣這一點,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將天氣、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d.文章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xiàn)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里孕育著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贊美的深情。   
    e.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后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束。其含義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的算是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5、體驗與反思   
    ①質(zhì)疑交流   
    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yōu)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jīng)過內(nèi)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xiàn),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②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fā)現(xiàn)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③延伸作業(yè)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   
    6、信息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