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雞字的成語及解釋:殺雞嚇猴

字號:

【成語名字】殺雞嚇猴
    【漢語拼音】shā jī xià hóu
    【近義詞】:殺雞儆猴、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反義詞】:懲一警百
    【成語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殺雞嚇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沒有做聲?!?BR>    【成語解釋】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嚇猴造句】 這位局長把給他提意見的吳主任調(diào)離了,這不明擺著是殺雞嚇猴嗎?
    【殺雞嚇猴的成語故事】
    有個耍猴戲的,新買了一只受過訓練的猴子。這猴子可機靈了,他一聽到鼓聲就會跳舞,一聽到鑼聲就會翻斤斗,可是就不聽新主人的指揮。耍猴戲的使勁打鼓,使勁敲鑼,猴子眨眨眼睛,一動也不動,只做沒聽見。耍猴戲的想了個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雞來,對著公雞又打鼓,又敲鑼。公雞怎么會演戲呢,它聽到鼓聲鑼聲早嚇呆了,蹲在地上動也不敢動。耍猴戲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雞宰了。這一下可把猴子嚇壞了。耍猴戲的一打鼓,它就連忙跳舞,一敲鑼,他就連忙翻斤斗,一點兒也不敢含糊。“殺雞嚇猴”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懲罰一個不相干的人,來威脅另一個人,可以說是“殺雞嚇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