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模擬預(yù)測試卷(2)

字號:

單項選擇題
    1. 下列各句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BR>    A.日食飲得無衰乎
    譯文:每天的飲食該不會減少吧。
    B.沛公則置車騎  
    譯文:沛公就放棄車馬。
    C.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
    譯文:我所拜訪的屠夫朱亥,這個人是個賢能的人。
    D.圣人無常師
    譯文:圣人沒有平常的老師。
    2. 在先秦諸子中,文風(fēng)以想象豐富、詞藻瑰麗、汪洋恣肆而著稱的是(  )
    A.墨子
    B.莊子  
    C.韓非子
    D.孟子
    3. 由徐志摩發(fā)起組織的文學(xué)社團(tuán)是( ?。?BR>    A.新月社
    B.文學(xué)研究會    
    C.語絲社
    D.創(chuàng)造社
    4. 下列作品中,屬于書信體駁論文的是( ?。?BR>    A.《五代史伶官傳序》
    B.《答李翊書》  
    C.《陳情表》
    D.《答司馬諫議書》
    5. 下列各句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BR>    A.豈取之易守之難乎
    譯文: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很難嗎?
    B.函梁君臣之首  
    譯文:用木匣裝著梁國君臣的頭。
    C.久不見若影
    譯文:很長時間看不見你的身影。
    D.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譯文:古代的學(xué)者一定有老師。
    6. 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詞用,相當(dāng)于“于之”的是 ( ?。?BR>    A.予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www.ExamW.CoM
    D.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7. 下列哪位作家有過國破家亡的經(jīng)歷(  )
    A.辛棄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蘇軾
    8. 下列各句中,“則”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以譯為“卻”的是(  )
    A.兵強(qiáng)則士勇
    B.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  
    C.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D.既來之,則安之
    9. 王昌齡《從軍行》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的抒情方法是(  )
    A.借典故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景抒情
    10. 主張文章應(yīng)該“有補(bǔ)于世”、“以適用為本”的文學(xué)家是( ?。?BR>    A.王安石
    B.韓愈  
    C.柳宗元
    D.歐陽修
    1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BR>    12. 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一? ( ?。?BR>    A.契訶夫
    B.泰戈爾  
    C.屠格涅夫
    D.伏爾泰
    13. 下列詩句出自聞一多的《發(fā)現(xiàn)》的是(  )
    14. “分崩離析”、“貽笑大方”、“形影相吊”三個成語依次出自( ?。?BR>    A.《季氏將伐顓臾》、《莊子?秋水》、《陳情表》
    B.《季氏將伐顓臾》、《寡人之于國也》、《莊子?秋水》
    C.《寡人之于國也》、《莊子?秋水》、《陳情表》  
    D.《陳情表》、《莊子?秋水》、《季氏將伐顓臾》
    15. 在《愛爾克的燈光》中,作者通過回憶姐姐的命運(yùn)所表達(dá)的主要思想感情是 ( ?。?BR>    A.對理想的追求
    B.對封建家庭和封建禮教的否定
    C.對不幸者的哀悼
    D.對故居的留戀
    16. 《氓》是一首(  )中 華 考 試 網(wǎng)
    17. 《張中丞傳后敘》一文的表達(dá)方式以下列哪種為主?(  )
    A.?dāng)⑹龊褪闱?BR>    B.議論
    C.?dāng)⑹龊妥h論  
    D.?dāng)⑹?BR>    18. 《種樹郭橐駝傳》中,與“長人者好煩其令”構(gòu)成對比的種樹方法是( ?。?BR>    A.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B.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
    C.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  
    D.愛之太殷,憂之太勤
    19. 巴金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三部曲的是( ?。?BR>    A.《抗戰(zhàn)三部曲》
    B.《愛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蝕三部曲》
    20. 下列各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BR>    A.趙襄子圍于晉陽,罷圍而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
    譯文:趙襄子圍攻晉陽,解圍之后獎勵有功人員五人,高赫被列為首功。
    B.群臣無不有驕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禮。
    譯文:群臣沒有人不存在驕恣輕慢的心理,只有高赫沒有失去君臣的禮節(jié)。
    C.齊以此三十二歲道路不拾遺。
    譯文:齊國人三十二歲以后在道路上不拾取丟失的東西。
    D.秦穆公出游而車敗,右服失馬,野人得之。
    譯文: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車子壞了,右邊的人丟了馬,被野人捉住。
    文言文閱讀
    1. 【連題】 閱讀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1~3小題。
    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2. 將“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說明這句話中的典故。
    3. 解釋這段文字中加點字的含義。
    逆:
    就:
    滋:
    *辭:
    4. 將“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說明孔子這句話所表達(dá)的觀點。
    5. 這段文字表達(dá)了什么觀點?
    6. 【連題】 閱讀下面一段課文,回答下列1~3小題。
    當(dāng)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chuàng)殘餓贏之余,雖欲去,必不達(dá)。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dāng)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qiáng)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不追議此,而責(zé)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辭而助之攻也。
    7. 作者揭露“棄城圖存者”和“擅兵坐觀者”的作用是什么?
    8. 這段文字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9. 哪幾句用了比喻手法?
    10. 這段文字是怎樣概括張、許的守城功績的?
    11. 【連題】 閱讀《季氏將伐顓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1~3小題。
    冉有日:“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笨鬃尤眨骸扒?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12. 這段文字在論證方法上有何特色?
    現(xiàn)代文閱讀
    1. 【連題】 閱讀作品片段,回答下列1~3小題。
    聽他們談了許多,我心中有點憂郁起來了。這些不辜負(fù)自然的人,與自然妥協(xié),對歷史毫無擔(dān)負(fù),活在這無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與自然毫不妥協(xié),想出種種方法來支配自然,違反自然的習(xí)慣。同樣也那么盡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卻在慢慢改變歷史,創(chuàng)造歷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將消滅舊的一切。我們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這些人心中感覺一種對“明天”的“惶恐”,且放棄過去對自然和平的態(tài)度,重新來一股勁兒,用劃龍船的精神活下去?這些人在娛樂上的狂熱,就證明這種狂熱能換個方向,就可使他們還配在世界上占據(jù)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長久一些。不過有什么辦法,可以改造這些人的狂熱到一件新的競爭方面去,可是個費思索的問題。
    2. 概括這段文字所表達(dá)的中心思想。
    3. 這段文字所表達(dá)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4. 從這段片段上看,作者塑造了一個什么形象?
    5. 作者運(yùn)用了什么描寫手法?
    6. 【連題】 閱讀作品片段,回答下列1~3小題。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節(jié)目無非是“吃”和“玩”。臨時的茶棚,戲法場,弄缸弄甏,走繩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線戲,髦兒戲,西洋鏡——將社廟前五六十畝地的大廣場擠得滿滿的。廟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紙,各式各樣泥的紙的金屬的玩具,燦如繁星的“燭山”,熏得眼睛流淚的檀香煙,木拜墊上成排的磕頭者。廟里廟外,人聲和鑼鼓聲,還有孩子們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聲音,混合成一片騷音,三里路外也聽得見。
    我幼時所見的“香市”,就是這樣熱鬧的。在這“香市”中,我不但賞鑒了所謂“國技”,我還認(rèn)識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兒童們的狂歡節(jié)。
    7. 這段文字突出描寫的場面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8. 閱讀這段文字后,你認(rèn)為作者憂郁的原因是什么?
    9. 從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兩類人指的是什么人?他們根本的區(qū)別是什么?
    10. 這段文字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1. 【連題】 閱讀作品片段,回答下列1~3小題。www.Examw.com
    她住在燈塔的島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鳥是她的侍從;夜晚她曳著白衣藍(lán)裳,頭上插著新月的梳子,胸前掛著明星的瓔珞;翩翩地飛行于海波之上……大風(fēng)的時候……她駕著風(fēng)車,狂飆疾轉(zhuǎn)地在怒濤上驅(qū)走……下雨的時候……落淚了……黃昏的時候,霞光燦然,便是她回波電笑,云發(fā)飄揚(yáng)……
    12. 在作品中,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寫作
    1. 題目:業(yè)精于勤
    要求:A.必須寫成議論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跡工整,卷面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