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六單元《面積綜合練習》教案

字號:

綜合練習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86、87頁(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知識,靈活運用。
    2、使學生能正確的分析理解題目,從而正確解決問題。
    重點難點:
    使學生正確理解分析題意,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整理本單元學了那些知識?
    2、板書
    二、課堂練習
    1、填空
    (1)3米=( )分米
    (2)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1塊塑料布長3米,寬2米,它的面積是( )平方米。
    (5)1塊正方形木板,邊長5分米,它的面積是( )。
    2、判斷 。(對的打“√”,錯的打“×”)
    (1)邊長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相等。 ( )
    (2)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面積相等,周長也一定相等。 ( )
    (3)一個長方形寬40米,長30米,它的周長是70米。 ( )
    (4)用8分米長的鐵絲圍成的正方形,要比圍成的長方形的面積大。 ( )
    (5)用2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周長是8分米。 ( )
    3、完成課本第86頁練習二十第4、5、6、題 。 學生獨立完成,講評,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87頁7、8、9題。
    1、第7題。
    教師結(jié)合課本插圖進行說明,引導學生找出噴灑地面的長和寬。
    2、第8題。
    第(2)小題是關(guān)于周長和面積的比較,教師要加強引導,讓學生從三個方面就進行比較
    ①含義:一個是面積大小,一個是長度長短。
    ②圖形。
    ③具體數(shù)量:面積時16平方米,周長是16米。
    3、第9題。
    引導學生通過畫圖來幫助解答。
    板書設(shè)計:
    1、面積的意義。
    2、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的區(qū)別:意義不同;計量單位不同;計算方法不同。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4、面積單位的進率: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進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測量土地的面積常用公頃、平方千米。
    10000平方米=1公頃 1平方千米=100公頃
    6、面積單位間的轉(zhuǎn)化:高級單位轉(zhuǎn)化成低級單位要用高級單位的數(shù)乘進率;低級單位轉(zhuǎn)化成高級單位要用低級單位的數(shù)除以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