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大全:天罡地煞仿羅漢

字號:

河陽山上的大廟,叫永慶寺。在寺內(nèi)有大雄寶殿、羅漢堂、文昌閣和金仙和尚塔。這群建筑,要算羅漢堂最有名。在五間大廳里,雕有一百單八個(gè)羅漢,羅漢列成二排,分上下兩屋:上層大羅漢三十六尊,比人高一點(diǎn)點(diǎn),姿態(tài)各異,生動(dòng)逼真;下層小羅漢七十二尊,比人矮一點(diǎn)點(diǎn),喜怒動(dòng)人,變化無窮。加上眾羅漢背面,襯著多姿多彩的壁畫,使人看了如入仙境。那羅漢堂后的天王殿,殿左側(cè)便是文昌閣了。這文昌閣樓兩邊的廂房,備游客借宿之用。傳說施耐庵曾住過東廂。
    那辰光,施耐庵白天在寺門口擺攤測字,夜里關(guān)門登樓寫《水滸傳》。在閣樓壁上,掛了勿少幅他自己畫的畫像。畫像有官有民,有僧有道。其中有兇有善、有美有丑、有胖有瘦,有彪形大漢,有白面書生,有英俊少年,也有黑臉武夫,面孔與羅漢堂里的羅漢相差不多。原來《水滸傳》里的三十六天罡,就是照三十六尊大羅漢畫的,七十二地煞,就是仿七十二個(gè)小羅漢畫的。為了畫得和圖一樣真,施耐庵有時(shí)在一個(gè)羅漢面前,整整看一天,有時(shí)在羅漢堂里踱步,一天要來回幾百趟。久而久之,走道上卻磨出了一條腳槽,有寸把深哩!
    施耐庵常常熬到天亮,一面寫,一面還自說自話。有天半夜里,一個(gè)小和尚出來解溲,看見文昌閣樓廂房里燭火锃锃亮,就偷偷摸摸爬上去,從門縫往里看,只見壁上的畫像都變成真人了:有的坐在桌前,施耐庵在幫他開相。小和尚突然看見一個(gè)人面孔雪白,眼睛、鼻子都在活動(dòng),嚇得他從樓梯上滾下來,奔到禪房,喊醒了老和尚,一同上樓去看,可東廂房里燈火全無,先生在打呼嚕,困得透著透。
    還有,施耐庵寫的“洪太尉誤放妖魔”一節(jié),其中的“伏魔殿”,就是羅漢堂后面的生死殿。因?yàn)樯赖畋谏先潜诋?,所以一般小孩勿敢進(jìn)去。殿平時(shí)鎖著,一直不讓游客出入。
    后來,聽說書寫好了,叫《水滸傳》。一下被朱元璋拿去看了,說是“反書”。劉伯溫為保師兄,除在書名上加“忠義”兩字外,又打圓場說:“主公呀,這是本好書,對明朝有用,寫的是反貪官勿反皇帝呢?!敝煸奥犘帕藙⒉疁氐脑?,就沒殺死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