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選修高二語文《魏公子列傳》教案

字號:

[教學目標]
    1、掌握“就”“過”“下”“獨”“辭”“無”“存”等實詞的意義和復習“之”“以”“為”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習通過理解作品對人物的言行的刻劃去把握人物性格
    3、體會紀傳作品的一般的結構特點
    [課文特點和教學設想]
    此文是典型的傳記,先交待人物基本情況,然后總寫人物性格,再選取典型事例,通過人物的言行去表現(xiàn)人物,近年高考文言文閱讀文段大都屬這種類型。因此,此課的教學,將這類文章的結構思路作為一個重點。在詞句方面,課文注得較為詳細,但對一些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未注出,因此稍加補充歸納。課文較長,采用讀讀、講講、練練、議議的教學方法,并選出重點句子進行翻譯訓練。共用三課時完成。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疏通詞句,初步理解,語言訓練
    一、導入
    簡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養(yǎng)士的情況及戰(zhàn)國四君子,“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
    二、聽讀
    要求:1、掌握自己讀不來的字的字音。2、大致理解文意
    三、討論全文大致提綱
    明確:
    1-2信陵君的身分和為人、聲望
    3-4具體寫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親迎候生、數(shù)請朱亥
    5-12竊符救趙
    四、朗讀1、2兩段
    (一)參照注解,理解句意
    (二)重點詞句講解
    禮而下士 無賢不肖
    謙而禮交之 以其富貴驕士
    (三)討論
    概括1、2兩段大意。第二段三句話各寫什么內容。從哪些方面介紹信陵君的?
    五、朗讀3、4兩段
    (一)重點詞句講解
    往請 修身潔行
    以監(jiān)門困故 公子從車騎
    不讓 公子顏色愈和
    遍贊賓客 數(shù)請之
    故不復謝 虛左
    (二)討論
    哪些細節(jié)體現(xiàn)了信陵君的“仁而下士”?這兩段中寫出了候和朱的什么性格特征?這兩段與前兩段有什么關系?
    六、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二
    2、熟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三部分
    一、朗讀5、6兩段
    (一) 重點詞句講解
    留軍壁鄴 實持兩端以觀望
    冠蓋相屬于魏 而魏救不至
    且公子縱輕勝
    討論 1、平原君在怎樣的情況下求救? 2、對于趙國的求救,魏王和信陵君的態(tài)度怎樣
    二、朗讀7、8兩段
    (一)練習:解釋加點詞
    計不獨生而令趙亡 獨不憐公子Z耶
    約車百余騎 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尚安事客 因問
    以至J鄙軍之日
    (二)復述候所獻之計
    (三)討論:從主客決別、信陵君辭而復返中體現(xiàn)了什么?請如姬盜兵符表現(xiàn)了候的什么品質?側重寫誰?
    三、朗讀9-11段
    1、 重點詞語講解
    矯魏王令 袖四十斤大鐵椎椎殺
    公子遂將晉鄙軍 舉手視公子
    2、 討論:候為什么北向“自剄”?
    四、朗讀后一段
    這一段起什么作用
    五、總結討論
    1、“竊符救趙”一事敘得相當完整,試分析其開端、發(fā)展、高潮與結局。
    2、敘述的重點是?為什么對戰(zhàn)爭寫得如此簡略,我們所學過的課文中有哪一課與此類似?
    六、作業(yè)布置
    1、完成課后練習三
    2、筆譯第6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總結討論結構思路、人物性格,鞏固練習
    一、討論
    1、全文三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怎樣?為去掉1-4段可不可以,為什么?
    2、作者善于用人物的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試分析信陵君和候Y的言行,說說兩人的性格特征。
    3、此文對寺我們與人交往有何啟示?
    二、總結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