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上冊語文教案:論語一則

字號: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朗讀課文,能夠背誦課文;
    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囊馑迹?BR>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朗讀,初步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學習,從小對我國古代文化產(chǎn)生興趣,喜歡古文。
    教學重點: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囊馑?,初步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學習,從小對我國古代文化產(chǎn)生興趣,喜歡古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古詩,初步感知古詩內容
    1、解讀題目
    同學們,我們一起學習過古詩,古文你們學習過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來學習古文。
    “論”這個字你們認識嗎?在這里它念“l(fā)ún”,(板書),誰能用我們學過的方法來記憶這個字的字形(熟字加部件,熟字減部件,熟字換部件)?書寫
    出示“論語”,這是一本書的名字。古時候有個人叫孔子,原名叫孔丘,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這本《論語》主要記載的是一位叫做孔子的人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板書:論語一則):《論語》這本書中的一篇文章
    2、初度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古文,把字音讀準確,
    (2)同桌互讀古文,相互檢查字音,
    (3)自由讀古文,把句子讀通順。(指名讀1人)
    (4)古文的讀法和我們現(xiàn)在說話的方式可不一樣,我們在讀古文的時候,速度要比較慢,大家試著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2人)
    二、質疑解疑,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
    請你默讀古文,看一看這篇古文中有哪些詞、句是你不明白的?或者是與我們現(xiàn)在的說法不同的?請你畫一畫,提出來。(副板書書寫)
    同桌或者小組一起討論,看看能解答哪些問題。
    你能不能說說這篇古文的意思?(指名說,大概意思通順即可)
    三、品詞品句,細細體會古詩內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子”:指的是誰?(引導:《論語》中主要記錄的是誰的言行?)(孔子)
    焉:相當于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今天天氣多好啊的‘啊’”
    必:什么意思?組個詞語(必然,必定,必須……)(一般表示非??隙ǖ摹⒄Z氣堅定的話)
    孔子是那么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現(xiàn)在,他的話國內外很多人都聽說過,他都認為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的人。我們更應該自己多向別人學習。那我們要怎樣向別人學習呢?讀古文的第二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名說大概的意思)
    四、拓展提高,激發(fā)學生情感
    1、我們明白了這篇古文的意思,誰能用連貫的話告訴大家?
    2、自由讀,整體感悟古文的意思
    3、你就是孔子,你要對別人說這些話,要怎樣說?(自由讀,指名背)
    4、對你的同桌說一說(同桌互背)
    5、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讓你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母杏X?
    6、《論語》這本書已經(jīng)流傳了很久,還有很多話人們都聽說過,老師這里也有兩句,要送給同學們,你們可以試著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方法去想一想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BR>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板書設計:
    14 論語一則
    孔子
    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字、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