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法干警考試行測練習(xí)題:文學(xué)常識

字號:


    1.毛澤東的詩詞《卜算子·詠梅》中有“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名句。這種寫作方法被稱為( )。
    A.反襯
    B.雙關(guān)
    C.對比
    D.渲染
    2.下列詩句和作者搭配正確的是( )。
    A.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岑參
    B.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杜甫
    C.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自居易
    D.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
    3.下列詩句,與中國和西域的物質(zhì)文明交流無關(guān)的一組是( )。
    A.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B.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C.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
    D.漢家天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城郊
    4.下列語句與出處對應(yīng)錯誤的是( )。
    A.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韓非子》
    C.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D.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荀子》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句的作者是( )。
    A.朱熹
    B.林則徐
    C.杜甫
    D.白居易
    參考解析:
    1.答案: A
    解析:反襯是一種襯托手法,反襯指的是把一種與本體事物相反或?qū)α⒌挠^點、事物從反面去陪襯烘托本體事物的修辭手法?!耙咽菓已掳僬杀?,猶有花枝俏”運用的就是反襯的寫作手法,該句中的“懸崖”表明了環(huán)境的險峻,“百丈冰”說明天氣的寒冷,在如此艱險的生存條件下,梅花卻不畏嚴寒、俏麗地綻放著?!皯已隆焙汀鞍僬杀狈匆r出梅花的堅強和勇敢。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D
    解析:A選項出自于唐代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完整的詩篇為: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故A項搭配不正確。
    B選項出自于唐代是人孟郊的《游子吟》,完整的詩篇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故B項搭配不正確。
    C選項出自于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完整的詩篇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故C項搭配也不正確。
    D選項出自唐代詩人陳子昂的《登幽洲臺歌》,完整的詩篇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A
    解析:A項出自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彼{田位于今天陜西藍田,是玉石產(chǎn)地。但該詩中并沒有體現(xiàn)與西域物質(zhì)文明交流。
    B、C、D項中的玉碗、琥珀、葡萄和苜蓿都是西域地區(qū)的指代,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B
    解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出自《論語·為政》。全句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B對應(yīng)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A
    解析:題干選自朱熹的《觀書有感》,全詩為: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故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