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科學教案:點亮我們的小燈泡

字號: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經(jīng)歷一個用一、兩根導線,一節(jié)干電池點亮小燈泡的過程,探究點亮小燈泡的規(guī)律,逐步對科學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的觀察,并學習一定的方法。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探究如何點亮小燈泡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3.科學知識:知道只有電流通過小燈泡才會發(fā)光,能畫出簡單的線路,并能找出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1.對科學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的觀察,探究點亮小燈泡的規(guī)律。
    2.知道只有電流通過小燈泡才會發(fā)光,并能找出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教學準備:
    分組:一節(jié)電池,一個小燈泡,兩根電線。
    演示:小燈泡的復合圖片,小燈泡、電池的圖片,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電筒,再看一看。(亮了)為什么會亮?(里面有小燈泡、電池……)觀察內(nèi)部,的確有小燈泡。
    (二)新課
    ★觀察認識小燈泡的結(jié)構(gòu)
    1.談話:我這里還有一個小燈泡,你能將它點亮嗎?(不行,還需要電池和電線)為什么?(電池里面有電,電線可以從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得到電。)給你一個電池和幾根電線,你能將小燈泡點亮嗎?試試看!
    2.學生嘗試著點亮小燈泡。
    3.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連接的。
    4.啟發(fā):為什么都是用的一個電池和幾根電線將小燈泡連接起來,有的組點亮了小燈泡,有的組卻沒有呢?點亮了小燈泡的同學為什么說不出來道理呢?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對小燈泡的結(jié)構(gòu)進行細致的觀察。有時候,深入細致地觀察是實驗成功的基礎。
    5.分組觀察:小燈泡是什么樣的?(出示圖片)
    6.學生表述,教師小結(jié)并板書:小燈泡上用玻璃做的外殼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屬絲叫做燈絲,玻璃泡下面是金屬螺紋,下面的小黑點叫做焊點。
    7.講述:如果我們把金屬螺紋剝開(揭開掛圖復合片),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8.學生觀察后表述:燈絲的一端接在金屬螺紋上,另一端接在底端的焊點上。這樣,當電流從燈絲中通過,小燈泡就會發(fā)光了。
    9.投影:解剖小燈泡(圖片見后)
    10.點題:認識了小燈泡的結(jié)構(gòu),你們想做的是什么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點亮我們的小燈泡吧!
    (板題:點亮我們的小燈泡)
    ★探索點亮小燈泡的規(guī)律
    1.要求:分組實驗,兩個同學一套材料,把你們連接的方法畫在紙上,有多少種方法就畫多少種,點亮的方法畫在一邊,點不亮的方法畫在另一邊。先完成的同學在黑板上用圖片、粉筆展示出方法。請看仔細,黑板上已經(jīng)展示過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貼了。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我們來看看點亮小燈泡有多少種方法(編號),是不是都能點亮小燈泡?(把有爭議的先遮住)余下的圖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們仔細觀察,它們的連接方法上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4.學生交流,教師小結(jié),多媒體板書:小燈泡的金屬螺紋和底端的焊點要分別連在電池的兩極上。
    5.判斷: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有爭議的圖(揭開),現(xiàn)在能確定它們到底亮不亮嗎?(學生交流)。
    6.讓我們再去看看這些小燈泡不亮的連接圖,你能發(fā)現(xiàn)它們?yōu)槭裁床涣羻?
    7.學生交流。(強調(diào)短路的形成和危害,并演示,讓學生感覺電線發(fā)燙,同時進行安全教育。)
    (三)引申活動:
    (出示漂亮的玩具電筒)里面有幾節(jié)電池?(兩節(jié)電池)。兩節(jié)電池聯(lián)接一個小燈泡該怎么接?(合并小組,共同探索)
    教學實錄
    師: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電筒),再看一看,(亮了)為什么會亮?
    生:里面有小燈泡在發(fā)光。
    生:里面還有電池。
    (打開鮮艷的花形外殼,觀察內(nèi)部,的確有小燈泡。)
    師:我這里還有一個小燈泡,你能將它點亮嗎?
    生:能。
    生:不行,還需要電池和電線。
    師:為什么?
    生:電池里面才有電。
    生:電線可以把電池里的電引出來。
    生;我知道電池分正極和負極。(板貼圖片,標出正、負極)
    師:現(xiàn)在給你一個電池和幾根電線,你能將小燈泡點亮嗎?試試看!
    (學生們兩人一組,信心十足地嘗試著點亮小燈泡。有的組點亮了,有的組沒有。教師巡視分組實驗情況,分別請點亮和沒點亮的小組在黑板上展示連接的方法。)
    師:(指圖)沒點亮小燈泡的組,說一說你們是怎樣連接的?
    生:我以為電池里的電用一根線連在燈泡上就可以了,但是燈泡不亮。
    師:(指圖)點亮了小燈泡的組,說一說你們是怎樣連接的?
    生:我用電線把電池和燈泡圍成一個圈,才亮的。
    師: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生:(沉默了一會兒)我也不知道。
    師:其他同學知道嗎?
    生:(沉默)。
    教師啟發(fā):都是用的一個電池和幾根電線將小燈泡連接起來,為什么有的組點亮了小燈泡,有的組卻沒有呢?點亮了小燈泡的同學為什么說不出來道理呢?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動手操作前對小燈泡的結(jié)構(gòu)進行細致的觀察。
    (學生們的已有經(jīng)驗遭遇了挫折和失敗,反而激起了探究的欲望,聽的格外認真、安靜。)
    師:有時候,深入細致地觀察往往是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我們還是冷靜下來,由外到內(nèi)好好的觀察一下小燈泡吧,看誰觀察的仔細,說的清楚。
    (學生們分組觀察:小燈泡是什么樣的?)
    教師在黑板上張貼小燈泡的復合圖片,請學生描述。
    生:小燈泡有一個玻璃做的像球一樣的外殼,可以保護里面的燈絲。它的下面部分是黃顏色的金屬圍成的外皮,上面還有一圈一圈的條紋。
    生:小燈泡的燈絲被纏成螺旋狀,它和兩端的金屬支架用的材料不一樣。
    生:小燈泡的底下有個灰色小點兒,周圍是一圈灰色的玻璃。
    ……
    生:小燈泡的那兩個金屬支架中間還連著一塊藍色的玻璃。老師,我想問一問,那塊藍色的玻璃用來干什么?
    師:(露出贊許的笑容)我很欣賞你敢于提出疑問的品質(zhì)。那塊小小的藍色玻璃可以固定、分隔那兩個金屬支架,使燈絲能更好的發(fā)光。
    生:(微笑著點點頭)
    師:(一邊小結(jié)一邊板書)小燈泡上用玻璃做的外殼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屬絲叫做燈絲,玻璃泡下面是金屬螺紋,下面的小黑點叫做焊點。
    師:支撐燈絲的兩個金屬支架又連在哪里呢?它被金屬螺紋的外殼遮住了。根據(jù)黑板上的點亮小燈泡的圖去推測一下,金屬支架連在哪里的?
    生:燈絲的一端可能接在金屬螺紋上,另一端應該接在底端的焊點上。
    師:大家同意嗎?(投影解剖小燈泡,果然如此,學生們發(fā)出喜悅的歡呼。)這樣,當電流從燈絲中通過,小燈泡就會發(fā)光了。
    師:認識了小燈泡的結(jié)構(gòu),你們想做的是什么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點亮我們的小燈泡吧!
    (板題:點亮我們的小燈泡)
    師:兩個同學合作。先完成的同學在黑板上用圖片、粉筆展示出方法。請看仔細,黑板上已經(jīng)展示過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貼了。
    (學生們再次嘗試點亮小燈泡,課堂上歡呼聲此起彼伏。黑板上很快展示出9種連接方法。)
    師:我們來看看點亮小燈泡有多少種方法(編號),是不是都能點亮小燈泡?(把有爭議的先遮住)余下的圖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們仔細觀察,它們的連接方法上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生:要讓燈泡亮起來,就要把電池的正極和焊點連起來,把電池的負極和金屬螺紋連起來?;蛘甙央姵氐恼龢O和金屬螺紋連起來,負極和焊點連起來。
    師:(一邊小結(jié),一邊多媒體板書)小燈泡的金屬螺紋和底端的焊點要分別連在電池的正、負極上。
    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個有爭議的圖,現(xiàn)在能確定它到底亮不亮嗎?
    學生判斷:這種方法小燈泡要亮。因為小燈泡的焊點連在電池的正極上,他的金屬螺紋用了兩根電線連在電池的負極上,小燈泡還是要亮,但是他用了兩根線,有點兒浪費資源。
    師:讓我們再去看看這些小燈泡不亮的連接圖,你能說出它們?yōu)槭裁床涣羻?
    生:第一種方法小燈泡的焊點沒有連在電池的負極上。
    生:第二種方法電池的負極沒有連在小燈泡的金屬螺紋上,而是連在了電池的正極上。
    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都連在了小燈泡的金屬螺紋上,焊點沒有連。
    師:同學們都觀察的很仔細,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二種方法,電池的負極直接連在了電池的正極上。這種錯誤的連接法叫做短路。短路會迅速消耗電池里的電,并使電線發(fā)燙,嚴重的還會引起火災。(演示:將*露的電線直接連在電池的正、負極上,讓學生感覺電線發(fā)燙,同時進行安全教育。)
    師(再次出示漂亮的玩具電筒):這里面有幾節(jié)電池?(取出:兩節(jié)電池)。兩節(jié)電池連接一個小燈泡該怎么接?
    (學生合并小組,共同探索,教室里又不時傳出興奮的歡呼,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