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崗教師招聘《民族宗教問題》考試試題

字號:

伊犁州直“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法規(guī)知識學習教育月”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編 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 
    1、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是公民的(    ) 。 
    A、職責和義務   B、應盡的職責  C、應盡的義務  D、神圣的職責 
    2、自治區(qū)第六次民族團結表彰大會召開時間(    ) 
    A、2010年11月23日     B、2010年11月22日 C、2010年11月25日     D、2010年11月28日 
    3、處理民族關系,我國堅持(    )的根本原則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發(fā)展 B、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C、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發(fā)展 D、民族平等、民族繁榮和各民族相互尊重 
    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指(    ) 
    A、要求教徒放棄有神論,信仰馬克思主義   B、要求宗教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C、支持他們隨意解釋宗教教儀      D、要求宗教參與國家政治和教育 5、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前提是(    )。 
    A、設立自治機關  B、少數民族高度自治   C、 國家統(tǒng)一領導 
    6、(    )年,國家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全國小學階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等職業(yè)教育畢業(yè)考試范疇。 
    A、2009年          B、2010年      C、2008年
    7、馬克思主義五觀是指(    )。 
    A、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 B、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 C、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觀、宗教觀 
    8、自治州確定的第28個民族團結教育月的主題是(    )。 
    A、感恩偉大祖國,建設和諧伊犁    B、感恩偉大祖國,建設美好伊犁 C、愛我偉大中華,建設美好伊犁 
    9、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擾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正常的宗教活動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改正;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   ) 。 
    A、行政處罰       B、治安管理處罰      C、行政處分      D、刑事處罰
     10、《民族團結教育條列》何時開始施行(    )。
     A、2009年12月1日    B、2010年1月1日 C、2010年2月1日     D、2010年5月1日。 
    二、多項選擇題(共5題,每題2分,共10分) 
    1、四個認同:(         ) 
    A、對祖國的高度認同     B、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     C、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 D、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E、對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2、民族問題的五性:(         ) 
    A、普遍性   B、長期性  C、復雜性  D、國際性  E、重要性  F、特殊性 
    3、下列關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認識,正確的是(         )
    A、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區(qū)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區(qū)域自治 
    C、民族區(qū)域自治體現了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D、民族自治地方在國家的統(tǒng)一領導下行使法律賦予的自治權 
    4、我國宗教實行(         ) 
    A、獨立     B、自主    C、自辦的方針    D、共同繁榮發(fā)展 
    5、下列食品中不屬于清真食品的有(         ) 
    A、羊血塊     B、狗肉     C、羊肉   D、毛血旺     E、驢肉      F、雞肉 
    三、判斷題(共5題,每題2分,共10分) 
    1、凡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  )
    2、我國56個民族共使用56種語言(  ) 
    3、提倡少數民族學習普通話就是語言不平等。(  ) 
    4、民族宗教行政執(zhí)法人員必須是國家公務員(  ) 
    5、黨員干部退休后可以參加宗教活動(  )
     四、名詞解釋(共5題每題2分,共10分) 
    1、民族風俗習慣: 
    2、三個離不開:
     3、民族平等: 
    4、馬克思主義民族觀:
     5、 清真食品: 
    五、簡答題(共5題,每題4分,共20分) 
    1、在堅持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中要堅持哪三個統(tǒng)一?
    2、做好現階段我區(qū)民族工作,必須牢牢把握民族工作哪些大政方針? 
    3、《憲法》對宗教信仰怎樣規(guī)定的? 4、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動? 
    5、如何劃清民族風俗習慣同宗教活動的界限? 
    六、論述題(共2題,選擇一題作答,30分) 
    1、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的意義? 
    2、結合李湘林書記在民族團結教育年暨第二輪解放思想大討論動員大會上的講話,談談你對加強民族團結工作的看法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