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學(xué)習(xí):芭蕾舞中的肢體語言

字號:

所有芭蕾舞開始和結(jié)束的動作都用這五種姿勢中的一個。這些姿勢是在18世紀創(chuàng)造的,是為了達到平衡并使腳顯得優(yōu)美。
    傳統(tǒng)的古典芭蕾技術(shù)建筑在外開、伸展、繃直的審美基礎(chǔ)之上的。它包括:腳的5種基本位置、3種基本舞姿:如“阿拉貝斯” (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腿部技巧:各種“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 伸展、打開以及rond de jambo(腿的劃圓圈)等;各種幅度和舞姿的跳躍;各種旋轉(zhuǎn);擊腿技巧;各種舞步和連接動作;女子的腳尖舞技巧;雙人舞的扶持和托舉等技巧;以及“潑德 布拉”(port de bras)等。古典芭蕾的這些基本動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樣,編導(dǎo)運用這些“字母”寫出不同角色的個性、身份、情緒以及角色在劇情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把這些元素按特定的結(jié)構(gòu)手法加以編排、組合、組成形象化的舞蹈語匯來表達劇情,創(chuàng)造出各種富有藝術(shù)魅力的舞蹈形象。
    腳部的五個基本位置:
    第一位 : 兩腳跟緊靠在一直線上,腳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 : 兩腳跟相距一足的長度,腳部向外扭開,兩足在一直線上
    第三位 : 兩腳跟前后重疊放置,足尖向外張開
    第四位 : 兩腳前后保持一足的距離,兩足趾踵相對成兩直線,腿向外轉(zhuǎn)
    第五位 : 兩腳前后重疊,兩足趾踵互觸,腿向外轉(zhuǎn)
    手部基本位置 :
    1.瓦卡諾娃派(俄國派)
    第一位 : 雙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圓
    第二位 : 雙手在旁側(cè)伸,在視線范圍內(nèi),手心向內(nèi)
    第三位 : 雙手上舉在頭上方的視線內(nèi)
    2.卻革底派(意大利派)
    第一位 : 雙手垂下成自然圓,手指輕觸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 : 雙手在旁側(cè)伸
    第三位 : 一手在身體前手心向內(nèi),另一手在旁側(cè)伸
    第四位 : 一手在身體前與橫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時上舉在頭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