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8分)
太宗得鷂,絕俊異,私自臂之。望見鄭公(魏征),乃藏于懷。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語古帝王逸豫,微以諷諫。語久,帝惜鷂且死,而素嚴(yán)敬征,欲盡其言。征語不時盡,鷂死懷中。
1.與“私自臂之”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蚓無爪牙之利 D.使之然也
2.與“乃藏于懷”中的“乃”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B.家祭無忘告乃翁
C.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與“因語古帝王逸豫”中的“因”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或因寄所托 B.因擊沛公于坐
C.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蒙故業(yè),因遺策
4.與“微以諷諫”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作《師說》以貽之 B.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C.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D.去以六月息者也
5.與“帝惜鷂且死”中的“且”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B.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C.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 D.猶且從師而問焉
6.與“欲盡其言”中的“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B.其皆出于此乎
C.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D.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8分)
大 命
[清]唐甄
歲饑,唐子之妻曰:“食無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彼?,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彼?,猶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猶不足,子則奚以為生也?”曰:“然則七糠而三粞?!编徲幸娭?,蹙額而吊之曰:“子非仕者與?何其貧若此也?意者其無資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魚在江河,則忘其所為生;其在涸澤之中,則不得其所為生。以江河之水廣,涸澤之水淺也。今吾與子在涸澤之中,無所資以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7.與“如之何”中的“何”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大王來何操? B.徐公何能及君也?
C.其間旦暮聞何物? D.何不按兵束甲?
8.與“然則七糠而三粞”中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B.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C.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D.吾嘗終日而思矣
9.與“何其貧若此也”中的“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B.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D.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0.與“意者其無資身之能乎”中的“乎”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C.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D.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1.與“今吾與子在涸澤之中”中的“與”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未得與項羽相見 B.則與一生彘肩
C.失其所與,不知 D.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12.與“無所資以為生也”中的“所”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B.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D.若屬皆且為所虜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8分)
景公問于晏子曰:“治國何患?”晏子對曰:“患夫社鼠?!惫唬骸昂沃^也?”對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焉,熏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jǐn)∑渫?,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夫國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nèi)則蔽善惡于君上,外則賣權(quán)重于百姓,不誅之則亂,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jù),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
13.與“何謂也”中的“也”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C.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D.何為其然也
14.與“熏之則恐燒其木”中的“則”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15.與“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中的“者”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亞父者,范增也 B.今者項莊拔劍舞
C.不復(fù)挺者,使之然也 D.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16.與“夫國亦有焉”中的“焉”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B.猶且從師而問焉
C.或師焉,或不焉 D.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7.與“外則賣權(quán)重于百姓”中的“于”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B.不拘于時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18.與“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jù)”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
C.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D.吾屬今為之虜矣
參考答案及解析
1.選D A項,動詞,到……去;B項,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C項,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不譯;D項,代詞,它。
2.選C A項,判斷動詞,是;B項,代詞,你的;C項,副詞,于是,就;D項,副詞,表轉(zhuǎn)折,竟然。
3.選B A項,介詞,依,隨著;B項,介詞,趁機(jī),趁此;C項,介詞,經(jīng)由,通過;D項,動詞,沿襲。
4.選A A項,連詞,表目的,來;B項,連詞,表順承,而;C項,介詞,把;D項,介詞,用、憑借。
5.選B A項,連詞,尚且;B項,副詞,將要;C項,連詞,況且;D項,連詞,尚且。
6.選A A項,代詞,他;B項,副詞,大概;C項,代詞,那;D項,代詞,自己。
7.選B A項,代詞,什么;B項,副詞,怎么;C項,代詞,什么;D項,代詞,為什么。
8.選C A項,連詞,表遞進(jìn),而且;B項,連詞,表轉(zhuǎn)折,卻;C項,連詞,表并列,不譯;D項,連詞,表修飾,不譯。
9.選D A項,動詞,相似;B項,代詞,你;C項,連詞,如果;D項,動詞,像。
10.選A A項,語氣詞,吧;B項,疑問語氣詞,嗎;C項,介詞,在;D項,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11.選D A項,介詞,和,跟,同;B項,動詞,給予;C項,動詞,結(jié)交,親附;D項,連詞,和,同。
12.選C A項,“所+以+動詞”,表示“用來……的方法”;B項,名詞,處所;C項,代詞,“所+動詞”構(gòu)成名詞性短語;D項,代詞,“為所”,表被動。
13.選D A項,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B項,表判斷;C項,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D項,句末語氣詞,表疑問。
14.選C A項,副詞,就是;B項,連詞,表承接,就、那么;C項,連詞,表轉(zhuǎn)折,卻;D項,連詞,表順承,就。
15.選C A項,放在主語后,表判斷;B項,用在時間詞語后,譯為“……的時候”;C項,放在主語之后,引出原因;D項,代詞,“……的人”。
16.選D A項,兼詞,“于之”;B項,代詞,相當(dāng)于“之”;C項,語氣詞,表停頓,不譯;D項,語氣詞,譯為“啊”。
17.選C A項,介詞,從;B項,介詞,表被動;C項,對,對于;D項,介詞,比。
18.選D A項,介詞,替;B項,動詞,成為;C項,動詞,是;D項,介詞,表被動。
太宗得鷂,絕俊異,私自臂之。望見鄭公(魏征),乃藏于懷。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語古帝王逸豫,微以諷諫。語久,帝惜鷂且死,而素嚴(yán)敬征,欲盡其言。征語不時盡,鷂死懷中。
1.與“私自臂之”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蚓無爪牙之利 D.使之然也
2.與“乃藏于懷”中的“乃”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B.家祭無忘告乃翁
C.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與“因語古帝王逸豫”中的“因”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或因寄所托 B.因擊沛公于坐
C.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蒙故業(yè),因遺策
4.與“微以諷諫”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作《師說》以貽之 B.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C.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D.去以六月息者也
5.與“帝惜鷂且死”中的“且”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B.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C.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 D.猶且從師而問焉
6.與“欲盡其言”中的“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B.其皆出于此乎
C.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D.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8分)
大 命
[清]唐甄
歲饑,唐子之妻曰:“食無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彼?,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彼?,猶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猶不足,子則奚以為生也?”曰:“然則七糠而三粞?!编徲幸娭?,蹙額而吊之曰:“子非仕者與?何其貧若此也?意者其無資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魚在江河,則忘其所為生;其在涸澤之中,則不得其所為生。以江河之水廣,涸澤之水淺也。今吾與子在涸澤之中,無所資以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7.與“如之何”中的“何”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大王來何操? B.徐公何能及君也?
C.其間旦暮聞何物? D.何不按兵束甲?
8.與“然則七糠而三粞”中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B.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C.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D.吾嘗終日而思矣
9.與“何其貧若此也”中的“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B.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D.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0.與“意者其無資身之能乎”中的“乎”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C.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D.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1.與“今吾與子在涸澤之中”中的“與”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未得與項羽相見 B.則與一生彘肩
C.失其所與,不知 D.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12.與“無所資以為生也”中的“所”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B.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D.若屬皆且為所虜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8分)
景公問于晏子曰:“治國何患?”晏子對曰:“患夫社鼠?!惫唬骸昂沃^也?”對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焉,熏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jǐn)∑渫?,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夫國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nèi)則蔽善惡于君上,外則賣權(quán)重于百姓,不誅之則亂,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jù),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
13.與“何謂也”中的“也”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C.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D.何為其然也
14.與“熏之則恐燒其木”中的“則”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15.與“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中的“者”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亞父者,范增也 B.今者項莊拔劍舞
C.不復(fù)挺者,使之然也 D.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16.與“夫國亦有焉”中的“焉”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B.猶且從師而問焉
C.或師焉,或不焉 D.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7.與“外則賣權(quán)重于百姓”中的“于”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B.不拘于時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18.與“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jù)”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
C.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D.吾屬今為之虜矣
參考答案及解析
1.選D A項,動詞,到……去;B項,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C項,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不譯;D項,代詞,它。
2.選C A項,判斷動詞,是;B項,代詞,你的;C項,副詞,于是,就;D項,副詞,表轉(zhuǎn)折,竟然。
3.選B A項,介詞,依,隨著;B項,介詞,趁機(jī),趁此;C項,介詞,經(jīng)由,通過;D項,動詞,沿襲。
4.選A A項,連詞,表目的,來;B項,連詞,表順承,而;C項,介詞,把;D項,介詞,用、憑借。
5.選B A項,連詞,尚且;B項,副詞,將要;C項,連詞,況且;D項,連詞,尚且。
6.選A A項,代詞,他;B項,副詞,大概;C項,代詞,那;D項,代詞,自己。
7.選B A項,代詞,什么;B項,副詞,怎么;C項,代詞,什么;D項,代詞,為什么。
8.選C A項,連詞,表遞進(jìn),而且;B項,連詞,表轉(zhuǎn)折,卻;C項,連詞,表并列,不譯;D項,連詞,表修飾,不譯。
9.選D A項,動詞,相似;B項,代詞,你;C項,連詞,如果;D項,動詞,像。
10.選A A項,語氣詞,吧;B項,疑問語氣詞,嗎;C項,介詞,在;D項,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11.選D A項,介詞,和,跟,同;B項,動詞,給予;C項,動詞,結(jié)交,親附;D項,連詞,和,同。
12.選C A項,“所+以+動詞”,表示“用來……的方法”;B項,名詞,處所;C項,代詞,“所+動詞”構(gòu)成名詞性短語;D項,代詞,“為所”,表被動。
13.選D A項,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B項,表判斷;C項,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D項,句末語氣詞,表疑問。
14.選C A項,副詞,就是;B項,連詞,表承接,就、那么;C項,連詞,表轉(zhuǎn)折,卻;D項,連詞,表順承,就。
15.選C A項,放在主語后,表判斷;B項,用在時間詞語后,譯為“……的時候”;C項,放在主語之后,引出原因;D項,代詞,“……的人”。
16.選D A項,兼詞,“于之”;B項,代詞,相當(dāng)于“之”;C項,語氣詞,表停頓,不譯;D項,語氣詞,譯為“啊”。
17.選C A項,介詞,從;B項,介詞,表被動;C項,對,對于;D項,介詞,比。
18.選D A項,介詞,替;B項,動詞,成為;C項,動詞,是;D項,介詞,表被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