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個案分析: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字號:

一.幼兒狀況分析:王世博,女,四歲,性格內向,安靜,各項能力都均衡發(fā)展,吃飯穿衣等日常生活中能照顧好自己,但孩子對新環(huán)境融入的比較慢,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主要表現(xiàn)在;1.開學入園一直到現(xiàn)在伙伴很少,基本都是原來小班的伙伴;與老師之間開始不愿溝通,在老師的引導下用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只能做到問了說,不問從來不和老師說多余話;2.簽到工作:孩子每天簽到時,回答完老師的問題后,都要先看一下老師,得到老師的肯定后才敢去操作,只要是關于單個操作·提問都需要老師的鼓勵及肯定,其實她的回答和選擇是正確的;3.孩子會因為家長看似很平凡的一句玩笑話鬧情緒。
    二.觀察事例:
    這天她如往常一樣入園,在老師的指導,鼓勵下完成簽到工作。不一樣的是,她第一次極度的不愿意留下。孩子一邊趴在護欄上,看樓下布布和小朋友們游戲那種不愿離開的眼神,一邊因媽媽要走哭鬧著不愿留下。最后在媽媽“狠心”留下她的那一刻,她絕望的“哇”一聲哭開了。隨著老師的安撫,時間的流逝,游戲的開始,她不哭了,仍表現(xiàn)出很不開心的樣子。不愿參加游戲,一個人坐在小屋里,不管游戲有多精彩,老師怎樣勸,她都一句話不說,一直哽咽著。
    三.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當我們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媽媽時,媽媽說了一句看似很平常的話:“可能是因為早上孩子爸爸再給她開玩笑時說了一句,今天你去幼兒園,我們就都到親戚家喝酒,你就不能去了。她還惦記著,所以鬧情緒,······?!蓖ㄔ捊Y束后,在詢問孩子情況時,孩子邊哭邊點頭,害怕爸爸媽媽丟下她。利用放學接送時間,給媽媽交流孩子近段情況時,媽媽說:“孩子膽小,出去和別的小朋友玩時,遇到有小朋友爭玩具或欺負她時,孩子就只是哭,問了也不說。只是用搖頭和點頭來表達;有時候回家問她在幼兒園學了什么或問一些兒歌時也不說,但在我我們不經(jīng)意時會發(fā)現(xiàn)她一個人在表演些什么,一看到我們就停了;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遇到陌生人時就緊緊地拉著我的衣服,表現(xiàn)出不愿接近的行為。不愿上學的謎團揭開了,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在意這句話,對這句話表現(xiàn)出這么強烈的反應,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缺乏安全感。
    四.給家長的建議:
    因為孩子內向,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在遇到新環(huán)境,新事物時需要家長做到:
    1.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少批評。在日常生活中如做作業(yè)或做一些瑣事時,盡管孩子做的不是很好,也要挑出好的一點來鼓勵表揚她,及時給與孩子肯定,慢慢地引導,幫助孩子盡力自信心。
    2. 孩子每天經(jīng)歷很多事,開心的不開心的,孩子不愿表達,藏在心里,日積月累,無形中制造了壓力。我們要通過不同的方法幫助孩子釋放壓力。如:畫畫,給孩子一張紙,讓孩子隨便畫,想畫什么畫什么,從孩子的畫中理解孩子,慢慢的引導孩子說出心里的事情,鼓勵孩子樂于分享。這樣不僅幫助孩子釋放了壓力,還培養(yǎng)了孩子的溝通能力,想象力,和繪畫創(chuàng)作的能力。
    3.多帶孩子到兒童樂園去接觸同齡的伙伴,引導鼓勵孩子認識新朋友,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4.特別注意和孩子的溝通方式,表達的意思要是:媽媽愛你,不會離開你,你是我們的心肝寶貝兒等,一些親近感情,建立安全感的話語。在孩子感到十足的安全按基礎之上,再給孩子開適當?shù)耐嫘Γ@樣不僅生活充滿了歡樂,親子關系也會更加親密。
    五.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幼兒人格完善的必要條件,是幼兒的精神與發(fā)展的內在基礎。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兒就可能有充分的發(fā)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兒的發(fā)展就會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發(fā)展就有可能出現(xiàn)人格障礙或心理疾患。尤其是幼兒的心理健康,絕不像身體健康那樣受人們重視,行者絕非心理工作者,而是提倡一種關注未來的嶄新觀念。
    現(xiàn)在孩子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了,但心理素質問題出現(xiàn)極大的下滑,為了孩子的健康,避免以后的遺憾,及時的引導,鼓勵孩子,家園共育,共同創(chuàng)造孩子快樂的童年,將來成為身心俱健的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