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化學下冊第二單元同步練習: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字號:

1.(2014•黑龍江雙鴨山一中模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只能加快吸熱反應速率
    B.對于任何反應,增大壓強都可加快反應速率
    C.使用正催化劑只加快正反應速率
    D.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速率
    解析:選D。升高溫度無論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反應速率都加快,A項錯誤;對于固體或液體參加的反應,如CaO+2HCl===CaCl2+H2O,增大壓強反應速率不變,B項錯誤;正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無論是正反應還是逆反應,速率都加快,C項錯誤;正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負催化劑可 減慢反應速率,故D項正確。
    2.(2014•東北三省聯(lián)考)在氧化釹(Nd2O3)等稀土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發(fā)生反應:4CO+2NO2===N2+4CO2 ,若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分別用v(CO)、v(NO2)、v(N2)、v(CO2)表示,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12v(CO)=v(NO2)    B.12v(NO2)=v(CO2)
    C.14v(N2)=v(CO2) D.14v(N2)=v(CO)
    解析:選A。根據(jù)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計量系數(shù)之比,可得12v(CO)=v(NO2),2v(NO2)=v(CO2),4 v(N2)=v(CO2),4v(N2)=v(CO),故A項正確;B、C、D三項錯誤。
    3.(2014•唐山一中模擬)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組實驗中最先出現(xiàn)渾濁的是(  )
    實驗[ 反應溫度/℃[ m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 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解析:選D。本題考查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溫度高、濃度大反應速率快,先出現(xiàn)渾濁,D項符合題意。
    4.(2014•濟寧中學模擬)一定條件下,在容積固定的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3H2 2NH3。在10 s內N2的濃度由5 mol/L降至4 mol/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NH3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1 mol/(L•s)
    B.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加快該反應的速率
    C.增加H2的濃度或降低溫度都會加快該反應的速率
    D.反應足夠長時間,N2、H2中至少有一種物質濃度降為零
    解析:選B。根據(jù)題意v(N2)=0.1mol/(L•s),則v(NH3)=0.2 mol/(L•s),A項錯誤;使用合適催化劑能加快合成氨的反應速率,B項正確;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慢,C 項錯誤;N2、H2合成氨的反應為可逆反應,延長反應時間不能改變平衡狀態(tài),N2、H2的濃度不可能降為0,D項錯誤。
    5.(2014•哈爾濱模擬)對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體系,依據(jù)化學平衡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速率變化時,化學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
    B.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時,化學反應速率一定變化
    C.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時,正反應速率一定增大
    D.只有使用催化劑,才會出現(xiàn)化學反應速率變化但化學平衡不移動的情況
    解析:選B。若使用催化劑或改變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的壓強,反應速率均改變,但正、逆反應速率改變的程度相同,平衡不移動,A項錯誤;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時,v(正)≠v(逆),故反應速率一定發(fā)生了變化,B項正確;反應正向進行說明v(正)>v(逆),但正反應速率不一定增大,如N2+3H22NH3平衡體系降溫,反應正向移動,但正反應速率減小,C項錯誤;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如H2(g)+I2(g)2HI(g),改變壓強,速率變化,但平衡不移動,D項錯誤。
    6.(2014•大慶模擬)下列表格中的各種情況,可以用下圖的曲線表示的是(  )
    反應 縱坐標 甲 乙
    A 相同質量氨,在同一容器中2NH3 N2+3H2 氨氣的轉化率 500 ℃ 400 ℃
    B 等質量鉀、鈉分別與足量水反應 H2質量 鈉 鉀
    C 在體積可變的恒壓容器中,體積比1∶3的N2、H2,N2+3H2 2NH3 氨氣的濃度 活性高的催化劑 活性一般的催化劑
    D 2 mol SO2和1 mol O2,在相同溫度下2SO2+O2 2SO3 SO3物質的量 2個大氣壓 10個大氣壓
    解析:選B。觀察所給曲線的特點知,乙比甲反應快,A項中甲溫度高反應快,不符合題意;B項鉀比鈉活潑,與水反應快,但等質量的鉀、鈉,鈉產(chǎn)生的H2質量多,符合題意;使用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但不會影響NH3的濃度,C項不符合題意;D項壓強大反應快,且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生成SO3的反應快且生成SO3物質的量多,D項不符合題意。
    7.(2014•銀川模擬)合成氨反應為N2+3H2 2NH3,今有A、B、C、D四個容器,每個容器中有兩種操作,兩種操作分別達到平衡后,操作1中N2和操作2中NH3轉化率之和一定不為1的是(起始體積相同)(  )
    A.恒溫恒容:操作1:加1 mol N2+3 mol H2,操作2:加2 mol NH3
    B.恒溫恒壓:操作1:加1 mol N2+3 mol H2,操作2:加2 mol NH3
    C.恒溫恒容:操作1:加1 mol N2+3 mol H2,操作2:加3 mol NH3
    D.恒溫 恒壓:操作1:加1 mol N2+3 mol H2,操作2:加3 mol NH3
    解析:選C。A項操作1和操作2為恒溫恒容下的等效平衡;B、D兩項操作1和操作2為恒溫恒壓下的等效平衡,以上三項中操作1中 N2和操作2中NH3轉化率之和為1;C項中操作1和操作2不 是等效平衡,操作 1中N2和操作2中NH3轉化率之和不為1。
    8.(2014•山東臨沂模擬)在容積固定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O(g)+2H2(g) CH3OH(g) ΔH<0,各物質的濃度如下表,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
    c(CO)/ (mol/L) c(H2)/ (mol/L) c(CH3OH)/ (mol/L)
    0 min 0.8 1.6 0
    2 min 0.6 x 0.2
    4 min 0.3 0.6 0.5
    6 min 0.3 0.6 0.5
    A.2 min~4 min內用氫氣表示的速率為0.3 mol/(L•min)
    B.達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62.5%
    C.反應在第2 min時改變了條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
    D.反應在第2 min時改變了條件,可能增加了H2的濃度
    解析:選D。v(H2)=2v(CO)=0.6 mol/L-0.3 mol/L2 min×2=0.3 mol/(L•min),A項正確;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0.8 mol/L-0.3 mol/L0.8 mol/L×100%=62.5%,B項正確;比較0~2 min和2 ~4 min CO的反應速率可知,后者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沒有明顯增大,仍符合反應投料比關系,故可判斷可能在第2 min時加入了催化劑,而不會是增加了H2的濃度,C項正確;D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