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故鄉(xiāng)情感故事

字號:

回到家鄉(xiāng)有段時間了,老人們曾有這樣一句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家是如此,故鄉(xiāng)亦是如此,國也應如此。
    我是在岳陽樓下,洞庭湖邊長大的,離家不過幾年,家鄉(xiāng)并無太大改變,只是對家鄉(xiāng)的回憶更愿意停留在童年時。
    一條沿著湖的窄窄老街,兩旁綠樹成蔭,茂密枝葉使整個人行道都成了陰涼處,即便三伏天在街上走,湖風吹來,也會覺得涼爽,到了最熱的中午,整個城市都很安靜,人們大多有午休的習慣,街上人很少,車輛也少,無需按喇叭,短距離運輸還是以板車為主,偶爾見了輛三輪車也是稀罕。
    老街留給印象最深,也最能激起回憶的是那句至今還令我倍感親切叫賣聲:
    “冰棒!香蕉冰棒,冰棒!南正街冰棒! ”
    到如今還能清晰回憶起那味道,只是遺憾無法再感受到了。
    兒時家境還算不錯,總會有些零花錢,每天大致中午時分冰棒箱會經(jīng)過門口,一到這時,會變得異常敏感,往往叫賣聲還在很遠處就能聽到,丟下一句“賣冰棒的來了?!备Z出家門,身后留下大人們的感嘆“小孩耳朵就是好?!?BR>    記憶里賣冰棒的永遠是個老婆婆,可能是她們和藹一些的緣故吧。
    見來了顧客,老婆婆會取下單肩背帶,把小木箱小心翼翼放到地上,箱子是有些分量的,泡沫箱是在讀書后才見到。
    在沒有確定顧客要買的種類與數(shù)量前,箱蓋不會打開,是擔心熱氣過早進入箱內(nèi)后,冰棒存放時間會減少,一大早進冰棒的數(shù)量與賣完的時間也是提前預判好的,如果買完前化了,或是因為變天,運氣等因素沒能賣完,一天也就白辛苦了。
    “一支香蕉冰棒?!边呎f邊把錢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