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雙雕的故事

字號:

【成語】: 一箭雙雕
    【拼音】: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解釋】: 原指射箭技術(shù)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達(dá)到兩個目的。
    【出處】: 《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fā)雙貫焉?!?BR>    【舉例造句】: 因為鳳珠也是十六歲的人了,胡統(tǒng)領(lǐng)早存了個得隴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雙雕的手段。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二回�
    【近義詞】: 一石兩鳥、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反義詞】: 事倍功半
    【歇后語】: 一塊石頭打兩只斑鳩
    【燈謎】: 最厲害的箭法
    【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北周有個叫長孫晟的武將,善于射箭,又智謀超人。他曾被派遣護(hù)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突厥族國王攝圖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來,常讓他隨自己一起去打獵。一次,攝圖看見兩只大雕在空中爭奪一塊肉,便交給長孫晟兩支箭,請他將雕射下來。長孫晟跨馬前奔,拉開弓,只聽嗖的一聲,一箭竟穿過兩只大雕的胸脯。雕頓時雙雙落下。這個成語原指射箭技術(shù)高超?,F(xiàn)指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