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水墨畫的用筆方法

字號:

一、筆與線。
    中國畫的用筆,實即用線。線是中國畫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線在形體的塑造中絕不是一種對輪廓線的描摹,而是在對物象形體把握界定的同時,還能表現(xiàn)出物體的質(zhì)感、量感和動感。中國畫中的線在塑造形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達到狀物的目的,而且是以藝術化的手段揭示各種物象的性狀情態(tài)。線的運用,體現(xiàn)了
    中國畫家對客觀形象的概括、提煉和理解能力,體現(xiàn)了他們駕馭物象的創(chuàng)造力。在中國畫中,線及其塑造的形體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線條自身的品格特征與作者之間的溝通。筆墨(線條)所具有的這種抒情寫意性,是由于畫家在運筆中出現(xiàn)的各種變化,使線條自身具有了千變?nèi)f化的姿態(tài)。一方面,線條豐富多姿的形態(tài)可以喚起欣賞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萬般物象中類似物體形態(tài)美的聯(lián)想,使抽象的線條成為現(xiàn)實事物形體美的一種間接曲折的反映,因而喚起人們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畫家在運筆過程中個人情緒、意趣、思想的灌注,使得中國畫中的線條具有明顯的畫家個性特征,達到抒情、暢神、寫意,進而表現(xiàn)畫家的審美理想、氣質(zhì)、心靈、人格。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畫如其人”。
    二、筆與意
    張彥遠的“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把立意看作是用筆之“本”,“本”即統(tǒng)帥。“意”包含著極其復雜的文化內(nèi)涵,它是畫家主觀世界的復雜反映,即各種感情、理想修養(yǎng)、氣質(zhì)等等?!耙狻笔侵饔^的,但又不是純主觀的臆造。中國畫家就是通過線的運用來實現(xiàn)這種“抒情寫意”的。故善畫必意在筆先,寧使意到而筆不到,不可筆到而意不到?!蕦W之者必先意而后筆,意為筆之體,筆為意之用”。
    作為人的主觀世界活動的“意”,其本身是不能直接“用筆”的,中國畫以意使筆的要領,就在于以氣使筆,以意領氣,即所謂“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構思,一旦筆行紙上,意在筆中,實際上已變?yōu)橐环N潛意識的活動,這時起作用的是由意而產(chǎn)生的氣,在氣的驅(qū)使下,畫家可能“心意于筆,手忘于書,心手達情”(王僧虔)也會達至“不滯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張彥遠)的境界。中國畫家往往就是在這種情態(tài)下來把握自己瞬息萬變的情緒流程,抓住來去倏忽的創(chuàng)作靈感,保持創(chuàng)作沖動的新鮮性和連續(xù)性,不失畫機,一氣呵成。清代布顏圖在《畫學心法問答》中亦說:“筋骨皮肉者,氣之謂也。物有死活,筆也有死活。物有氣謂之活物,無氣謂之死物;筆有氣謂之活筆,無氣謂之死筆。峰巒蔥翠,林麓
    蓊郁,氣使然也?!?BR>    三、筆與力氣。
    運用筆要求畫者全身精力貫至筆端,下筆自然能產(chǎn)生力度,這就是“筆力”。由于構成畫家的“意”的氣質(zhì)、涵養(yǎng)、情感、思緒不同,貫于筆端之氣也不同。以氣使筆的“氣”不同,也就造成了用筆“筆力”的多樣性、復雜性和多變性。如吳昌碩運筆質(zhì)樸而蒼渾,趙之謙用筆如“綿里裹針”,鄭板橋的線則秀挺
    剛直,更有名垂青史的“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中國畫家在意存筆先、以氣使筆中,創(chuàng)造出了形態(tài)有別各具韻致的種種筆法。如王羲之從鵝頸的回轉感悟到了筆力的彈性變化,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而悟出狂草之筆法,而蘇軾、黃庭堅又分別從逆水行舟與船夫蕩槳中悟出了筆力的奧秘。中國畫家在運氣使筆時,筆隨氣行,筆筆生發(fā),筆筆得意。畫家的天機才華,全在有意無意間自然流溢。清代王原祁說:“神與心會,心與氣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絕無求工求意之意,而工處奇處蜚然與筆墨之外?!敝袊嫾以谧鳟嫷倪^程中,常說要排出雜念,保持松靜自然的心身狀態(tài),就是要使氣運筆端,筆筆暢通,筆筆見力。正如清代王昱所說:“學畫所以養(yǎng)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迎靜氣。
    在用筆和用色方面,是中國畫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筆講求粗細、疾徐、頓挫、轉折、方圓等變化,以表現(xiàn)物體的質(zhì)感。一般來說,起筆和止筆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間氣不可斷,住筆不可輕挑。用筆時力輕則浮,力重則飩,疾運則滑,徐運則滯,偏用則薄,正用則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這都是用筆之意 中國畫的用色之妙,在于濃淡相生,全濃全淡都沒有精神,必須有濃有淡,濃處須精彩而不滯,淡處須靈秀而不晦。這都是中國畫的靈活用筆之法。由于中國畫與書法在工具及運筆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人早有“書畫同源”之說。但是二者也存在著差異,書法運筆變化多端,尤其是草書,要勝過繪畫,而繪畫的用墨豐富多彩,又超過書法。筆墨二字被當做中國畫技法的總稱,它不僅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還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然須結字得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