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墨畫?

字號:

水墨畫: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支結構是組成中國畫體系元素之一.從物理的角度,水墨畫就是用毛筆蘸著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繪在宣紙上的一種繪畫形式.
    青花瓷則是一種用天然鈷料為色彩,在白瓷胚胎上用筆描繪紋飾,再罩透明釉,最后在高溫中燒成的瓷器.
    由于青花瓷色料表現(xiàn)力極強,可粗可細,能把中國畫技法吸收進來,根據(jù)不同的需要創(chuàng)造復雜多樣的藝術效果,豐富了瓷器審美的民族特色.再者,青花瓷的紋飾過程是直接在白坯上描繪各種畫面、圖案等,類似與作畫,其筆勢、構圖、氣韻、神采等等頗似中國畫,燒制出的效果也有國畫的特點.
    1 水墨畫的基本特征
    1.1 水墨畫的特點--單色繪畫
    中國畫給現(xiàn)代人的基本印象是以墨色濃淡構成的繪畫形式,它的單色審美特殊性的內(nèi)在依據(jù)是什么呢?是宋元失意文人消極退避?還是西方人說的中國人完全畫不出濃淡參差的色彩?從色彩本質看,上面的分析都處于過時的地域性而沒有真正切中問題的要害處.中國畫家水墨之用雖然在環(huán)境上受到道家和帝王崇尚黑色的傾向,但是應當看到黑白感應和感應黑白的視覺機能是人類在史前經(jīng)過幾百萬年形成的積淀,明暗、黑白屬于人類最原始的基本單色反應.[1] 正是出于對這種原始單色的青睞形成了中國水墨畫的一大特色:
    這一大特色主要在于:水墨畫不用色或少用色,突出水墨互滲所造成的豐富的表現(xiàn)效果,體現(xiàn)出自然的意趣.據(jù)考證,唐以來,水墨畫從誕生到不斷地發(fā)展、提高、完善,經(jīng)歷了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尤其是文人畫的形成和興盛,使中國水墨畫備受時代的推崇,以致成為衡量東方繪畫藝術水平的標準.這都足以說明水墨畫在中國繪畫的地位,這種歷史地位確立的主導因素,正是水墨畫所獨具的基本特征----單色繪畫.它也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靈魂.
    1.2 水墨畫主導因素--黑白體系
    正如胡東放先生闡述的那樣:“中國畫筆、墨、紙這三大繪畫材料要素相互結合之后,所形成的結果正是一個典型的黑白體系,這個黑白體系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所做的獨特的偉大的貢獻.可以說,黑白體系是中國畫的靈魂和精華,假若作為東方藝術某種高峰或代表的中國畫沒有黑與白所形成的特殊藝術效果,那么,它就會因喪失掉獨有的魅力而黯然失色.”[2]
    我們知道,西方繪畫的整個面貌主要是通過色彩呈現(xiàn)出來的,基本色彩的地位在畫面里是平等的.幾乎很難依據(jù)什么原則來判定哪些顏色較另一種顏色更為重要,除部分現(xiàn)代派藝術之外,很少有哪種單純的獨立性原色出現(xiàn),因此,可以說西畫是一個色彩體系.那么中國繪畫則完全不同,其畫面中的色彩首推黑白,正是由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中國人一樣把黑與白這兩個顏色放在所有顏色之上,所以,它就成為中國畫區(qū)別于其它所有繪畫體系的重要標志之一,這種用毛筆和墨在宣紙上表現(xiàn)出的黑白兩種顏色強烈對比的關系,就是中國畫最基本的和最本質的東西,也是中國畫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