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游記 高中游記字4篇(大全)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游記 高中游記字篇一
    星期六的清晨,第一道曙光沖破云層,喚醒了我們。我們一反常態(tài),麻利地穿衣洗漱。爸爸提著包,背著相機,我們便去金三角乘車。在一陣汽笛聲中,一號車滿載游客向周莊進發(fā)了。
    漫長的五六個小時在大家焦急的心情中一秒秒過去了,我們終于到達了昆山。在駛向周莊的路上,導游向我們介紹道:“周莊,它是江南第一水鄉(xiāng),還跟傳說中的沈萬山有關……”導游繪聲繪色地講,我們全神貫注地聽,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周莊。我們下了車,隨導游走。導游先帶我們去看雙橋勝景。剛一到,我的目光就被吸引住了:兩座石拱橋安祥地躺在碧玉般翠玉無暇的小河上,不過,兩座橋形成了一個直角。導游還跟我們說了畫家陳逸飛與雙橋的故事。我們走過其中一座人,向張廳走去。
    堅實的石柱,細膩精良的雕飾,仍不難看出張廳昔日的風采。大廳里寬敞明亮,廳堂里陳列著紅木家具,張燈結彩。墻上還有一幅對聯(lián),引人注目,上聯(lián)是“橋從門前進”,下聯(lián)是“船從家中過”。大廳一側,有一條幽深的陪弄,陪弄里光線昏暗,乍一看,沒有盡頭。左邊的墻上點著幾盞油燈,更有一種庭院深深的感覺。沿著陪弄走出去。轉幾個彎,我們來到了閑靜素潔的后花園。后花園周圍,一群粉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簇擁著花園。翠竹搖曵,鮮花斗妍,草兒點綴著一條迂回的小徑。還有一塊太湖石,玲瓏剔透,潔白如雪,它被人們稱為玉燕鋒。八面玲瓏的玉燕鋒為小巧的花園添了幾分靈秀之氣。張廳安謐溫馨的水鎮(zhèn)情趣,喚醒了大家的懷舊意識。歷經(jīng)五百多年滄桑,它氣派依舊,給我印向最深的,還是喧嘩街市中的那份獨有的寧靜和典雅。
    參觀了張廳,我們又走進了沈廳。沈廳的大堂上有一方牌匾,三個蒼盡有力的大字映入眼簾:松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所書。廳里梁柱粗大,刻有飛鶴、蟒龍等許多的花飾。磚雕門樓上刻的人物線條流暢、栩栩如生。真可以與網(wǎng)師園中的門樓相媲美。在沈廳中,還有一座沈萬山的坐像。它面前擺著金光閃閃的聚寶盆,惟妙惟肖。
    我們又來到了一座石橋上。石橋下涓涓細流,石橋上藍天悠悠,岸邊楊柳依依,水面上,畫舫底輕柔地與水面擦肩而過,長長的河水一直流向遠方。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這與沈廳的富麗堂皇和張廳的寧靜典雅截然不同,就像飄行在水上,隱約聽到飄忽水上的姑蘇民歌。
    周莊的美景在我心中徜徉。抱著這份懷念,我又參觀了虎丘?;⑶鸬膭Τ?、寶塔都讓我流連忘返。
    我又參觀了留園紅色的木柱,碧綠的池水,美輪美奐的太湖石。
    游覽了留園,我們帶著美好的回憶回到了家,結束了愉快的旅程!
    高中游記 高中游記字篇二
    九老洞是峨眉山著名景點之一,傳奇故事不少,歷代以來進洞觀光探險的不知有多少,所見所聞,各述不一,但有一說法相同。進洞如進迷宮,要想在洞中探究竟,多會迷路。因此,九老洞寺廟中立有規(guī)矩,不準廟中和尚擅自進洞。
    傳說在民國初期,九老洞廟里有三個小和尚,出家不久,貪玩好奇,不信邪乎。他們聽說九老洞很深,歷代有從無有人鉆到洞底之說,心里好不發(fā)癢,碰頭一合計,就瞞著老和尚,準備好干糧、青香、和蠟燭,偷偷地走進了九老洞。
    三個小和尚,雖然年少都聰明過人,進入“迷宮”后,便各人點蠟一支,每向洞中行二十步輪流插香一支,作為返途路標。
    這樣,他們在洞里走了很久、很久,來到一條沒有水的干河。河面不寬,約二丈許,河中全是白森森的沙和五顏六色的鵝卵石。河灘偶爾可見閃著磷光的野獸骷髏。三個小和尚嘻嘻哈哈,頑皮之極,到不懼怕。
    他們接著穿過了一片乳白色的石林,又來到一條河。這條河較前稍窄些,水深尺許,潺潺有聲。但水特別冷,手中的蠟燭火焰直閃,象有誰在吹。他們禁不住打著寒顫。一個小和尚說:“蠻嚇人,我們還是往回走?!币粋€小和尚低頭不語,一個小和尚把脖子一揚說:“膽大擒龍擒虎,膽小怕貓兒抓屁股!”說完領頭繼續(xù)前行。
    三個小和尚又往前行。走了很久,走過一條狹窄的洞子和一片開闊的石林帶,又來到一條河邊。這河很窄,約丈許,但水很深,深得發(fā)綠,散發(fā)出一種濃烈腥臭,水上有一座天然的石橋。他們彼此相覷了一下,行至橋上,蠟燭火焰忽閃得特別厲害。領頭的小和尚剛走到橋中,這時橋下的水突然“咕嚨”作響。并冒著碗口大小的水泡。領頭小和尚撐膽:“嘿,想駭老子是不是!”說著,他彎腰用蠟燭往下照,突然,“卟”地一聲,蠟燭滅了。頓時嚇得三個小和尚背脊發(fā)涼,想說什么還未出聲,猛地聽到水里“咕聳咕聳”地響,聲音仿佛來自遙遠天空,又是來自地下深處滾雷,沉重而恐怖,愈響愈兇。三個小和尚虛透了,爭先退下石橋,回頭撒腿就逃。
    回來的路上,他們沿著插香的標記,走了很久,走得精疲力盡才走出九老洞。說來也很怪,他們所備蠟燭剛好用完。
    三個小和尚回到廟里才知道,他們在九老洞里探險已經(jīng)有三天三夜,更蹊蹺的是,在他們離廟的第三天,方丈夜得一夢,夢一豬龍氣勢洶洶地向他道:“管好你的弟子,省得壞了,名山?!崩虾蜕行押篌@駭不已,見三個小和尚探險歸來,知其所以,故罰三個小和尚誦清凈經(jīng)三年,以示廟規(guī)。
    高中游記 高中游記字篇四
    麗江古城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是我們中國唯一一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成功的古城。那里的人們民風淳厚樸實、勤勞。這些勤勞的人們也是一道風景。一道美麗的風景。那里還被稱之為“小江南”是因為麗江古城有江南一種獨特的風景--小橋流水。窄窄的小巷子,兩邊全是瓦房,中間就有一條小河,水順著巷子流往每戶人家。小河雖然長,但卻不寬,還沒有兩米寬呢!河里的水草隨著波流跳起舞來,溫柔地舞動著綠色的“手臂”。這可真是獨特地風景?。?BR>    麗江古城美,麗江古城人的忠實信仰與智慧更加美!
    就拿土司來說吧!土司是納西族的首領木氏家族。當時納西族十分的弱小,隨時都有可能被周邊的民族攻擊。于是,納西族首領木氏家族歸附了朝廷,朝廷因為不可能委派其他的官員來管理麗江,于是就設置了“土氏”這個官職,由木氏家族擔任,專門治理麗江,幫助朝廷治理國家大事。于是,周邊的其他民族再也不敢欺負納西族了。能巧妙的運用這一點,可見土司們可真是不簡單??!
    雖然他們有朝廷當后盾,但是仍舊要和周邊的各個民族相處好,土司們又巧妙的運用了城墻,相處好了關系。
    麗江古城是沒有城墻的。你們可能會想:土司們瘋了?那有城沒有墻的,這樣周邊的民族不會攻打他們嗎?你們都理解錯了!就讓我來給你們解答吧!
    他們沒有造城墻的第一層意思是:我們納西族向往和平!我們不喜歡戰(zhàn)爭!戰(zhàn)爭會生靈涂炭!我們的城墻永遠消失,我們決不會攻打任何人!
    第二層意思是:我們是一個開放性的民族,任何民族都可以來我們這里。我們永遠不用城墻擋住任何人!
    第三層意思:和他們的信仰有關,木府位于麗江古城的中心線上,他們的姓氏又是“木”圍上城墻的“木”就等于“口”加上了“木”,那不就是“困”了嗎?所以,納西族沒有被“困”,正因為這樣才有他們輝煌的成績!
    麗江古城在玉龍雪山的腳下,玉龍雪山的圣水滋養(yǎng)著麗江古城人民的聰慧,滋養(yǎng)著麗江古城的美!
    麗江古城不虛此行!
    高中游記 高中游記字篇五
    弧線,讓生活更美好!
    有一個目標,它伴隨著我走過了多少春華秋實?我執(zhí)拗的沿著這目標行進,披荊斬棘,我也曾彷徨著,也曾彌足深陷那一個個或深或淺的坑,跌了,痛了,也哭了。
    這一年的“名落孫山”,將我徹底打入了深淵。回家的時候,正值雨季,我仰天,任憑雨珠毫不留情地砸在我的臉上,滴滴致命。我將自己的郁悶一股腦的都倒了出來。父親在一邊微笑,一反常態(tài)地帶我散步而不是忙不迭的問成績。我們經(jīng)過了一個大池塘,池塘里什么也沒有,只有蘆葦環(huán)繞著的周圍,在隨風搖曳。父親停下腳步,我陪他坐在了蘆葦湖畔。風趕著雨,雨追著云,它們發(fā)泄起來。先前還是“水中舞娘”的蘆葦,此刻它又有多少回手之力?它只能是認栽!我譏笑著,喃喃的:“這些可憐的家伙啊!”“可憐?”父親抱有懷疑的語氣,“怎么會呢?”我注視著,在它旁邊的野花屈服了,小草倒下了,整個天空都彌漫著死亡的氣息。風的嘲笑聲越來越大,很快,蘆葦“叩拜”了,形成了一道弧線。這道弧線繼續(xù)接受雨的折磨,它在風雨中顫抖,吶喊,戰(zhàn)斗著。它自然地俯下身去,弧線越發(fā)貼近地面,雨便乘勝追擊,好幾次,蘆葦就近乎是奄奄一息的病人,與死神擦肩而過,它那瘦弱的枝干被風雨摧殘的不像樣。泥土也開始欺負它,蜂擁似的往它身上壓去。蘆葦不屑的抖抖身,又高傲地彎著。當雨滴也想著在它身上安家,蘆葦在雨滴墜落之際,順勢再彎成弧線,雨的陰謀失敗了。
    反反復復,一次又一次的弧線,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它的枝干依然生機,活力依在。風雨,風雨再大又如何?它肆無忌憚地笑著,笑盡所謂的風風雨雨,雨變本加厲,而蘆葦形成的那橋梁依舊不塌,它安然地等待著那些風雨的再度光臨。它倒下,真的是叩拜,真的是屈服嗎?我開始疑惑。雨還在下著,風依舊在刮,這弧線開始享受這種過程,它安逸地躺在那兒,只待風雨的侵襲。風雨也被它的努力驚住了,磅礴大雨幻化成一座彩虹橋掛在天際。蘆葦擺拜身子,灑落的雨珠全是它辛酸的歷程。但它此刻只是高傲的佇立在那兒,秀發(fā)隨清風起舞,逍遙自在。“嗯……”父親意味深長,“蘆葦嘛,果然就是堅強!”我還是悶悶不樂:“是啊,它堅強?!薄叭瞬灰彩沁@樣嗎?一點點的風雨又怎么樣啊?它只是一種試煉,何必鉆牛角尖?學學蘆葦,彎彎腰,終有一日會再次屹立?!睂W學蘆葦?
    驀地,我想起了很多,自古,曾有勾踐臥薪嘗膽,他最后不也是返回齊國,稱霸吳國?自古,曾有韓信胯下之辱,他最后不也是當上大將軍,協(xié)邦一統(tǒng)天下?自古,曾有黃石公三試張良,張良最后不也是方傳兵書?且不說勾踐,且不說雪松,單說蘆葦,彎成弧線,只是為了更好的站起,成就一方美景。風雨無可避免,但彎曲,有時也是一種反敗為勝的計謀,何必要固執(zhí)一端呢?
    何必再迷茫,何必再彷徨,一味的不知變通只會迷失更多,彎成弧線,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弧線,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