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投資移民家庭融入程度不高

字號:

◆以下內容為收集整理,供大家學習參考!!
    加拿大投資移民家庭融入程度不高。據加拿大《世界日報》報道,加拿大投資移民收入及納稅額低已不是新聞,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連投資移民的配偶及第二代,抵埠15年后的收入與報稅比率都低于一般加國民眾。再次印證投資移民家庭在加拿大的社會與經濟融入度最低,不少人取得身份后都選擇離開。
    聯邦移民部去年2月取消投資移民計劃,指該計劃對加拿大經濟的貢獻不高。當時移民部長亞歷山大(Chris Alexander)透露,這些富有的投資移民抵埠后,收入與納稅金額最低,不及其他所有類別移民。
    根據移民部內部報告,投資移民抵埠后一年的平均收入為18,000加元,抵埠15年后收入也僅有28,000加元。且從第三年起,只有47%投資移民報稅時有申報所得,抵埠5年后申報有收入的比率更減至39%,而一般加拿大人申報所得的比率高達67%。
    對于這種現象,中國香港《南華早報》駐溫哥華特派員Ian Young認為,顯然許多投資移民都將加拿大視為度假村,或是子女教育與及退休后的去處,自己則繼續(xù)留在原居住經商。
    更令人驚訝的是,不僅投資移民主申請人如此,連他們的配偶與第二代,情況也類似,一般以為跟隨父母赴加拿大的移民第二代,經過在本地15年的學習與成長,理應很容易取得高薪工作,并反映在稅單上。
    但結果這些年齡介于25歲到34歲間的投資移民第二代,他們的收入也低于平均水平,且申報所得的比率更逐年降低。Ian Young指出,這顯示許多投資移民的配偶與第二代最后也選擇離開,可見投資移民家庭在加拿大的社會及經濟融入程度不高。
    其實在2014年2月加拿大駐香港總領事柏伊恩(J. Ian Burchett)就曾表示,推出已數十年的投資移民計劃早已過時,因為申請人無須具備官方語言能力等融入加拿大社會的重要技能。
    他說投資移民計劃相關數據顯示,他們對加拿大經濟的貢獻極為有限,與其他移民類別相較,投資移民中長期留在加拿大的機會更低。
    根據移民部資料,2000年代末期,每年約有5000個投資移民選擇卑詩省估為定居地,且主要都在大溫地區(qū)。這些投資移民只要投資80萬加元購買基金,5年后政府保證還款,但現在該計劃已取消(魁省除外),取而代之的是投資200萬加元,期限15年的風險投資移民試驗計劃,但名額只有60個,門坎又高,乏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