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法干警考試文化綜合考前押題(4)

字號:

考生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須在答題卡和答題紙指定位置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在答題卡上涂寫考試科目和準考證號的信息點。
    2.選擇題答案必須涂寫在答題卡上相應題號下,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書寫在答題紙指定位 置上.寫在其他地方無效。
    3.填(書)寫部分必須使用黑色字跡鋼筆、簽字筆或圓珠筆,涂寫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
    4.考試結束,將答題卡、答題紙和試題本一并交回。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l~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1.某論文把巴拿馬運河開通、印度向英國出口棉花、華工赴美參與修建鐵路、法國向俄國輸出資本等作為重要證據。該論文的主題最可能是(  )。
    A.美國經濟的崛起
    B.工業(yè)革命在歐洲的擴散
    C.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2.在康熙帝中年時期有一位顯赫的重臣索額圖,人稱“索相”,他的官職可能是(  )。
    A.內閣大學士
    B.宰相
    C.參知政事
    D.軍機大臣
    8.為了資助哥倫布的遠航,女王甚至賣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寶。但是,她由此贏回了更加輝煌的王冠,那是世界霸主的桂冠。這個女王是(  )。
    A.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B.英國女王維多利亞
    C.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
    D.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4.1926年美國出售的汽車約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進行,當時美國流行的說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這種現象造成的影響是(  )。
    A.市場繁榮
    B.汽車制造業(yè)發(fā)達
    C.銀行業(yè)發(fā)達
    D.正常的經濟秩序被打亂
    5.20世紀50年代,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說:“的確,我們的人民大多數還是文盲。但政治上的 文盲人數卻比20年前少得多?!找魴C改變了一切?!裉?,人們在最偏遠的鄉(xiāng)村也能得知各地所發(fā)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斷。領導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統(tǒng)治國家?!边@直接說明(  )。
    A.信息技術的普及推動了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B.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識經濟時代人民政治自覺性提高
    D.人類政治文明往往于文化水平而發(fā)展
    6.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開幕詞中,毛澤東說:“我們這次會議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fā)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
    A.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制定
    C.新的國家領導人的選舉 ’
    D.共產黨核心地位的確立
    7.二戰(zhàn)后,經濟全球化不斷發(fā)展。被稱為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是(  )。
    ①世界銀行 ②關貿總協(xié)定
    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④亞太經合組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就雅典的民主政治說道:“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 他們所執(zhí)掌的權威為“平等的自由人之間所付托的權威”。由此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  )。
    A.雅典社會是人人平等的社會
    B.雅典公民享有人民主權
    C.雅典是一個高度自治、輪番而治的國家
    D.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國家
    9.在中國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發(fā)生了三次里程碑式的思想解放潮流。下列不屬于新時期里程碑式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
    A.五四運動
    B.“南方談話”
    C.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
    D.“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0.新中國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中美建交后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B.1954年日內瓦會議后中國與許多歐洲國家建交
    C.改革開放后中日兩國正式建交
    D.“另起爐灶”的外交方針維護了中國的獨立與主權
    11.儒家思想一直處在不斷發(fā)展中,下列主張具有民主啟蒙色彩的是(  )。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D.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2.1864年江海關道丁日昌密查:“內地商人買雇洋商火輪夾板船只,寫立筆據,多托洋行出面,赴領事衙門呈報更名人冊,領取船牌行駛,從未赴地方官報明立案?!边@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國資本主義的阻撓
    B.外國資本主義支持民族工業(yè)發(fā)展
    C.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
    D.民族工業(yè)資金匱乏、技術落后
    下圖為“某地全年逐日逐時平均氣溫(30年平均)的等溫線圖”。這種氣候圖與其他氣候圖相比較,更能反映與農林生產相關的氣溫分布實況。讀圖,回答13~14題。
    
    13.該地7月的月均溫約為(  )。
    A.100C
    B.150C
    C.200C
    D.250C
    14.該地最可能屬于下列哪種氣候類型(  )。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小明計劃考察我國某地,地理老師建議他把時間安排在8月至lO月,要帶上墨鏡、遮陽帽、防曬霜、羽絨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師的建議,小明順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動。據此回答l5~16.題。
    15.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煽晌骼镒匀槐Wo區(qū)
    B.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C.四川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
    D.內蒙古大草原
    16.下圖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攝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圖是某區(qū)域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模式示意圖。讀圖回答17~18題。
    
    17.圖中字母含義表述正確的是(  )。
    A.a表示污水處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處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處理
    18.如果區(qū)內某水體發(fā)生了富營養(yǎng)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來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減少來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減少來水量和減少出水量
    D.增加來水量和減少出水量
     17.圖中字母含義表述正確的是(  )。
    A.a表示污水處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處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處理
    18.如果區(qū)內某水體發(fā)生了富營養(yǎng)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來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減少來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減少來水量和減少出水量
    D.增加來水量和減少出水量
    運用數據圖、表可以分析社會人口變化現象。據圖1、圖2回答19~20題。
    
    19.圖l是某地區(qū)育齡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變化曲線圖。若圖中所示變化趨勢持續(xù)下去,最可能出現的是(  )。
    A.人口素質下降
    B.人口老齡化
    C.就業(yè)壓力加大
    D.勞動力成本下降
    20.圖2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四個不同時期的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圖3為歐洲四種農業(yè)地域類型分布圖,圖4是該區(qū)域某種農業(yè)地域類型的經營方式示意
    圖。讀圖回答21~23題。
    
    21.面向城市市場.商品化和集約化程度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
    A.a
    B.b
    C.c
    D.d
    22.若圖4中箭頭線q表示產品流量,則該經營方式對應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
    A.a
    B.b
    C.c
    D.d
    23.m、n兩地均盛產葡萄。兩地相比,m地的區(qū)位優(yōu)勢是(  )。
    A.交通便捷
    B.市場廣闊
    C.鮮果上市早
    D.技術條件好
    24.一些新加入政法干警隊伍的基層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害怕矛盾、進而回避矛盾的表現違背了(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爭性原理
    25.“譬如一只手,如果從身體上割下來,按照名稱雖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實質來說,已不是手了?!薄爸挥凶鳛橛袡C體的一部分,手才獲得它的地位?!边@兩句話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于(  )。
    A.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觀點
    B.部分不能離開整體的觀點
    C.部分反作用于整體的觀點
    D.整體是各個部分的總和的觀點
    26.“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的說法是(  )。
    A.主張物質和意識具有統(tǒng)一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B.主張思想就是物質的庸俗唯物主義觀點
    C.認為世界是絕對精神外化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D.夸大了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
    27.1978年安徽小崗村l8家農戶決定分田到戶,揭開了中國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序 幕。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小崗村不斷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該村決定重新走上合作經濟的道路.規(guī)劃了“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紅色旅游、著力辦好工業(yè)園”的發(fā)展戰(zhàn)略,邁進跨越式發(fā)展的新階段。多年來,小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脫貧致富之路。這說明(  )。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盡管曲折但總是有規(guī)律可循
    ②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可以不斷創(chuàng)造財富經驗和規(guī)律,
    ③社會實踐的發(fā)展不斷提升人們對致富規(guī)律的認識
    ④致富道路因時因地而變,沒有必然的規(guī)律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8.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  )。
    A.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B.勞動價值論
    C.剩余價值學說
    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29.通貨緊縮的跡象是(  )。
    A.貨幣價值增加。物價普遍上漲
    B.貨幣價值下降。物價普遍下降
    C.貨幣價值增加.物價普遍下降
    D.貨幣價值下降。物價普遍上漲
    30.“彩鈴”是一項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短信、呼叫轉移等增值業(yè)務對原有語音業(yè)務的替代 性缺陷的一種較為時尚、個性化的應用業(yè)務。有人認為,隨著國內移動增值服務市場的逐步深入.“彩鈴”業(yè)務正悄悄地走向“盈利時代”?!安殊彙笨蛻艨梢愿鶕约旱南埠煤鸵笾贫ㄗ约旱幕剽徱?受到了追求新奇、時尚及個性化移動通信用戶的青睞。由此可見“彩鈴”(  )。
    A.是科學技術提高的標志。是個性化服務的體現
    B.有價值,因為彩鈴的開發(fā)商在增設彩鈴業(yè)務時耗費了一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有交換價值.但它不是商品
    D.有使用價值。因為它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
    31.******曾多次引用一句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边@充分說明最能了解 政府的是群眾,最有資格評價政府的也是群眾。下列關于人民群眾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B.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C.人民群眾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D.人民群眾在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內容都是一樣的
    32.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  )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A.各民族聚居
    B.各少數民族居住
    C.各民族居住
    D.各少數民族聚居
    33.公民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法》行使自己的集會、*、*權利。這是對公民政治自由權利的限制。這種觀點(  )。
    ①認為公民應無拘無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權利
    ②認為法律和自由是統(tǒng)一的
    ③主張公民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政治自由權利
    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關系,因而是錯誤的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34.《國務院關于城市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把(  )作為首要原則,推動網絡化建設,增強供給能力,優(yōu)化換乘條件,提高服務品質,確保群眾出行安全可靠、經濟適用、便捷高效。
    A.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條件、方便群眾日常出行
    B.因地制宜、方便群眾日常出行
    C.因地制宜、科學發(fā)展
    D.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條件、科學發(fā)展
    35.2012年農村工作會議指出,2013年的農村工作要在(  )中著力促進農民增收。
    A.超越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長速度
    B.努力與城鎮(zhèn)居民收入同步增長
    C.提高整體生活水平
    D.收入倍增
    二、非選擇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36~41小題,共80分)
    36.試論元朝統(tǒng)一的原因和意義。(13分)
    37.簡述新航路開辟的經濟后果。(13分)
    38.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國資源環(huán)境獨特,經濟發(fā)展水平高。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
    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 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某年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發(fā)電量構成
    
    (1)2012年6月8日,三個國家的首都,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是 。
    (2)這三個國家南部沿海地區(qū)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受 控制,地帶性植被是 。
    (3)據材料二所給的圖,熱電比重的國家是 ,風電比重的國家是 。風力發(fā)電與火力發(fā)電相比,對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 。
    (4)意大利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煉油、鋼鐵、汽車等工業(yè)發(fā)達。簡要分析影響其工業(yè)布局的主要原因。
    (5)20世紀60年代,法國的人口、產業(yè)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與周邊地區(qū)發(fā)展差異大。對此.法國實施以均衡化發(fā)展為目標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39.我國A區(qū)域位于沿海,海陸交通便利;B區(qū)域位于內陸山區(qū),有兩條省道通過,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下表是兩區(qū)域部分統(tǒng)計數據,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兩區(qū)域發(fā)展經濟的相對優(yōu)勢是:A區(qū)域 ;B區(qū)域 。
    (2)A區(qū)域和B區(qū)域合作發(fā)展,產生下列要素的流動。從A區(qū)域流向B區(qū)域的主要是(填選項代碼) ,從B區(qū)域流向A區(qū)域的主要是(填選項代碼) 。
    ①資金②勞動力 ③技術、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勞動密集型產業(yè)
    (3)分析技術和資金的流動對流入區(qū)的影響。
    40.“世界給我l6天,我給世界5000年”—2008年奧運會的熊熊圣火在北京燃燒l6天, 北京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5000年的燦爛文化,為歷史悠久的奧林匹克精神增添豐富多彩的中 華文化內涵。運用辯證唯物論,說明如何通過北京奧運會充分展現中華文化。(13分)
    4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偉大成就;但是經濟增長并不等于社會進步,更不等于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和社會公平程度的提高,反而出現了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社會事業(yè)建設滯后的嚴重問題,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協(xié)調,偏離了以人為本的方向。一方面.以人為本就是一切以人民利益為本,一切為了人民,發(fā)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另一方面.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社會事業(yè)涉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所以教育、就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等社會事業(yè)建設滯后也就是偏離了以人為本的方向。
    (1)分析以人為本的發(fā)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相互關系。(6分)
    (2)為什么說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和本質?(10分)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解析:這些證據說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A、B、C 三項可以看做是D項的表現。
    2.【答案】A。解析:宰相已在明朝廢除,康熙時軍機處尚未設立,參知政事是宋代時設置,清繼承明的內閣制度.因此A正確。
    3.【答案】C。解析:哥倫布遠航是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故選C。
    4.【答案】D。解析: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經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但實際上隱含著巨大的危機,其中一點就是毫無顧忌的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更烘托出市場的虛假繁榮,這說明了當時正常的經濟秩序被打亂。
    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能力。材料直接說明收音機的使用使政治文盲的人數大大減少,領導人不可能采取和以前一樣的****統(tǒng)治,推動了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6.【答案】B。解析:A、D兩項與題意時間不符。l954年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愿望,極大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7.【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再認再現史實能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貿總協(xié)定是戰(zhàn)后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④為區(qū)域經濟集團,與題意不符。
    8.【答案】B。解析:本題以亞里士多德的論述為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對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雅典的民主實質上是奴隸制下的民主,因此雅典不是公有制國家,其社會中并不是人人平等的,只有自由人的公民享有民主,而非公民無民主。亞里士多德的論述反映了人民主權,未體現輪番而治,故選B。
    9.【答案】A。解析:注意搞清楚“新時期”這個概念,它指的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到現在這段時期.五四運動顯然不是這個時期。
    10.【答案】D。解析: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是在中美建交(1979年)前,中日正式建交(1972年)是在改革開放前。B項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D。
    11.【答案】D。解析:從題干中提取關鍵信息“具有民主啟蒙色彩”。A是孟子的主張;B項是茍子的主張;C項是董仲舒的主張,他們體現的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思想。D項是黃宗羲的主張,具有民主啟蒙色彩。
    1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中國內地商人依靠洋人,明顯躲避的是國內的反動勢力.C項較為恰當。
    13.【答案】B。解析:在圖中找到與7月有關的不同時間的等溫線值,相加后得到平均值為15度多.再根據0點后一段時間低于l0度進行權衡,約l5度。
    14.【答案】D。解析:根據圖中時、月氣溫值來看,最低溫在4℃以上,一天溫時的月均溫在20℃左右,說明當地氣溫不冷也沒有高溫現象;再結合選項中的氣候特征。只有D最符合。
    15.【答案】A。解析:8-10月為我國夏季,墨鏡、遮陽帽、防曬霜說明日照強烈,羽絨服說明氣溫低、溫差大,防水服說明有較強烈的雨雪天氣。只有A項符合這一氣候條件。
    16.【答案】B。解析:由①中有熊貓可知為四川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②中有羚羊,還有積雪覆蓋可知為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③中草原上蒙古包可知為內蒙古大草原,④中全是沙土可知為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17.【答案】A。解析:根據圖示,供水系統(tǒng)通過b轉化為廢水,故b為污水收集;廢水通過a可返回區(qū)內水體及供水系統(tǒng),a為污水處理。
    18.【答案】A。解析:區(qū)內水體發(fā)生富營養(yǎng)化,治理的關鍵在于增強水體的流動性,即要增加來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19.【答案】B。解析:圖l反映該地區(qū)育齡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不斷減少,說明人們的生育意愿降低??赡苁菍嵤┯媱澤?,提高人口素質的結果。所帶來的可能影響是青壯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成本提高,老齡人口比例提升.人口出現老齡化。
    20.【答案】D。解析: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模式逐漸由傳統(tǒng)型向現代型過渡,出生率逐步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逐步下降,可判斷順序為①②③④。
    21.【答案】C。解析:根據歐洲的農業(yè)區(qū)位與農業(yè)地域類型可知,a為地中海沿岸亞熱帶水果,b為歐洲谷物與乳畜混合農業(yè),。為乳畜業(yè),d為林業(yè)。商品化和集約化程度的農業(yè)地域類型為乳畜業(yè)。
    22.【答案】B。解析:q表示大量谷物供應到市場,可見當地的谷物農業(yè)商品率較高,應該是位于歐洲平原地區(qū).適宜大規(guī)模發(fā)展。
    23.【答案】C。解析:由圖看出,m、n兩地相比,m地的緯度更低,鮮果上市早。
    24.【答案】A。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指矛盾是無處不在和無時不有的。實際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違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唯物辯證法關于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的把握。整體與其部分之間的辯證關系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個整體,同時又包含各個部分,整體和部分是相互依賴的。整體由部分構成,整體依賴于部分,只有深入認識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體。部分是整體的部分,離開整體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質和功能,部分依賴整體。只有從整體中才能真正認識部分。故正確答案為B。
    26.【答案】D。解析: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這是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問題上的唯物論;唯心主義否認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片面地夸大了意識的能動性,把意識的能動作用絕對化。題干中的這種觀點認為“心”的誠與不誠能決定事情的成敗,從認識論上來說,就是主張精神決定一切、精神萬能的唯心主義的觀點。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認為意識是人腦的分泌物并且意識和物質是一樣的東西是B項庸俗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絕對精神是世界的本質是C項中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27.【答案】B。解析:②觀點錯在沒有認清規(guī)律的客觀性,規(guī)律是客觀的,只能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而不能創(chuàng)造規(guī)律;④觀點認識到了致富道路的特殊性,看到了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否認了規(guī)律的客觀性,也是錯誤的。
    28.【答案】B。解析:勞動價值論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在批判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基礎上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起來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是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實行革命性變革的顯著標志,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形成的重要的理論基礎。
    29.【答案】C。解析:通貨緊縮是指紙幣的發(fā)行量少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從而引發(fā)紙幣升值、物價下跌的現象。
    30.【答案】D。解析:“彩鈴”之所以受到部分用戶的青睞,是因為它能滿足人們自身喜好的需求,即具有使用價值,D項正確。
    31.【答案】D。解析: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
    32.【答案】D。解析:本題是對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概念的考查,我國在處理民族問題方面采用的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在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區(qū)域自治。
    33.【答案】D。解析:正確理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統(tǒng)一原則,公民在任何時候、任何活動中沒有絕對的權利,也沒有絕對的義務。
    34.【答案】A。解析:《國務院關于城市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指出,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條件、方便群眾日常出行作為首要原則,推動網絡化建設,增強供給能力,優(yōu)化換乘條件,提高服務品質,確保群眾出行安全可靠、經濟適用、便捷高效。故本題答案選A。
    35.【答案】D。解析:201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在“收入倍增”中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今后一段時間,農民收入至少應與城鎮(zhèn)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并力爭超過。要從戰(zhàn)略上研究采取綜合措施,營造有利環(huán)境條件,不斷開辟就業(yè)門路、拓寬增收渠道。故本題答案選D。
    二、非選擇題
    36.【參考答案】
    原因:①長期戰(zhàn)亂,人民渴望統(tǒng)一,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②以忽必烈為首的蒙古統(tǒng)治集團,代表了從奴隸貴族轉化過來的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他們掌握著強大的軍事武裝。③正確地運用了戰(zhàn)略戰(zhàn)術(攻金之前先滅西夏,以免受西夏牽制,然后聯(lián)合南宋滅金;滅南宋前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最后使南宋陷于兩面夾擊的境地)。④南宋等政權的腐朽沒落。
    意義:①元朝統(tǒng)一結束了唐末以來國內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骨多年長期統(tǒng)一的局面。②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③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④元朝的統(tǒng)一,還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fā)展。⑤從蒙古族的歷史發(fā)展角度看,統(tǒng)一的過程就是蒙古族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
    37.【參考答案】
    新航路的開辟。對于歐洲的經濟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先,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商業(yè)革命”,表現為世界市場的擴大.流通商品種類的增多,商路及貿易中心的轉移和商業(yè)經營方式的轉變。
    (1)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個地區(qū)和各個民族之間擴大了經濟和文化的往來。歐洲同非洲、亞洲之間的貿易擴大了,并和美洲開始有了聯(lián)系,各地區(qū)新的商品逐漸在歐洲市場上出現。
    (2)新航路開辟后,商路和貿易中心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的商路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業(yè)地位逐漸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及尼德蘭所代替。國際貿易的發(fā)展,促使新的信貸金融機構以及股份公司、交易所等相繼出現。其次,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價格革命”。西歐殖民者從殖民地,特別是從美洲掠奪和開采的大量貴重金屬源源不斷地流入歐洲。引起了金銀貶值,物價相應上漲,出現了價格的“革命”?!皟r格革命”對西歐封建制度解體時期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各階級的地位產生了很深影響。城鄉(xiāng)雇傭工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農村貧農和城市平民日趨貧困和破產,他們在經濟上日益受制于新興的資產階級。新興資產階級一面利用城鄉(xiāng)民的廉價勞動力,一面又按不斷上升的價格出售商品,獲得暴利;在經營方法上與資產階級相近的貴族和上層富裕農民也因此加強了經濟力量:按傳統(tǒng)方式收取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主卻處境不利,他們入不敷出,財富和地位都逐漸不能和新興的資產階級爭雄競勝?!皟r格革命”是資本原始積累的因素之一,它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fā)展。
    38.【參考答案】
    (1)巴黎馬德里
    (2)副熱帶高氣壓帶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3)意大利 西班牙 較小
    (4)經濟發(fā)達,消費市場廣闊;發(fā)達的海洋運輸,有利于原料的輸入和產品的輸出;工業(yè)基礎好,技術先進,勞動力豐富。
    (5)控制巴黎的城市規(guī)模,積極發(fā)展中小城市;拓展交通運輸網,加強區(qū)域聯(lián)系;積極發(fā)展周邊地區(qū)的基礎設施.實行優(yōu)惠政策吸引人才流入;延長產業(yè)鏈,合理布局產業(yè)。
    39.【參考答案】
    (1)A區(qū)域:經濟發(fā)達;勞動力素質高;交通便利;科技發(fā)達;產業(yè)結構成熟。
    B區(qū)域:勞動力資源豐富:煤鐵資源豐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②④
    (3)促進資源能源開發(fā);加快工業(yè)化進程;改善產業(yè)結構;提供就業(yè)機會。
    40.【參考答案】
    (1)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要立足國情,了解奧運、了解文化、了解歷史。
    (2)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在展現內容上,對傳統(tǒng)文化要進行選擇,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現方式上,大膽創(chuàng)意,精心策劃,形成科學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為指導,周密組織,科學實施。
    41.【參考答案】
    (1)一方面.以人為本是指導思想,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為重點,維護好、實現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以人為本發(fā)展觀的行動綱領的集中體現和落實。
    (2)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和本質的原因是:
    ①科學發(fā)展觀的主體是人,人是發(fā)展的目的,是衡量一切發(fā)展的根本標準。一切發(fā)展都是為了人,一切發(fā)展都要依靠人。發(fā)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要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②科學發(fā)展觀強調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從解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人手,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加強社會事業(yè)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顯然,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價值論的高度回答了“發(fā)展為誰”、“發(fā)展靠誰”以及“發(fā)展成果由誰享有”這樣一個核心問題,從而確立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發(fā)展的價值目標,反映了社會主義科學發(fā)展的本質要求。
    ③目的決定方法。以人為本確立了發(fā)展的價值目標,也就從根本上規(guī)定了“怎樣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