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法學院2015-2016學年度教師崗位人員招聘需求計劃表
|
教師類別 |
招聘學科 |
數(shù)量 |
應聘條件 |
崗位職責 |
聯(lián)系人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法理學 |
1-2 |
1、年齡要求:一般不超過40周歲;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一般應為國內“985”高校(含五大政法院校)或海外知名大學法理學博士或博士后獲得者;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應聘者應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良好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BR>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姓名:劉力強 Tel:023-65120503 Email:llq65432434@163.com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法 |
1 |
1、年齡要求:一般不超過40周歲;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一般應為國內“985”高校(含五大政法院校)或海外知名大學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法博士或博士后獲得者;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應聘者應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良好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BR>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知識產權法 |
2-3 |
1、年齡要求:一般不超過40周歲;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一般應為國內“985”高校(含五大政法院校)或海外知名大學知識產權法博士或博士后獲得者;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應聘者應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良好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BR>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刑法 |
2 |
1、年齡要求:一般不超過40周歲;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一般應為國內“985”高校(含五大政法院校)或海外知名大學刑法博士或博士后獲得者;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應聘者應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良好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BR>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國際法 |
1 |
1、年齡要求: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全職在校工作。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具有985高?;蛘ù髮W國際法博士學位,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學位獲得者優(yōu)先考慮。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學風嚴謹,具有良好的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能夠勝任國際法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全英文和雙語教學工作。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憲法與行政法 |
1 |
1、年齡要求: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一般應為國內“985”高?;蚍▽W院校行政法學專業(yè)的應屆博士畢業(yè)生;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應聘者應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良好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學術成果優(yōu)秀,至少在重慶大學研究生院規(guī)定的高水平期刊發(fā)表一篇以上論文。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民商法 |
2-3 |
1、年齡要求: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一般應為國內“985”高校(含五大政法院校)或海外知名大學博士或本學科高學位獲得者(應屆博士畢業(yè)生2人,副教授以上并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人);博士畢業(yè)生經過考察能夠勝任授課,具有一定科研潛力。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應聘者應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良好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Γ苯淌谝陨系慕處煈_到重慶大學相應職稱評審條件,并在國內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力。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經濟法 |
1-2 |
優(yōu)秀博士、博士后1-2人。 3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經濟法專業(yè)博士畢業(yè)且具有博士學位,近五年在重慶大學認定的權威期刊上發(fā)表過1篇,或者重要期刊1篇和CSSCI期刊1篇或者CSSCI期刊3篇法學論文。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姓名:劉力強 Tel:023-65120503 Email:llq65432434@163.com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法制史 |
2-3 |
1、年齡要求:一般不超過40周歲;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一般應為國內“985”高校(含五大政法院校)或海外知名大學法律史學方向博士和博士后(應屆博士畢業(yè)生1人,副教授以上并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人,副教授可放寬到45歲;一般需發(fā)表CSSCI期刊3篇以上,思想史優(yōu)先,國外博士可放寬論文要求)。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應聘者應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良好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副教授以上的教師應達到重慶大學相應職稱評審條件。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
|
青年教師 (講師、副教授) |
訴訟法 |
2 |
1、年齡要求:一般不超過40周歲; 2、學歷和學術背景要求:一般應為國內“985”高校(含五大政法院校)或海外知名大學博士或博士后獲得者(應屆博士畢業(yè)生1人,副教授以上并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人);博士畢業(yè)生經過考察能夠勝任授課,具有一定科研潛力。 3、師德師風和學術水平要求:應聘者應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良好教師素質和學術發(fā)展?jié)摿?,副教授以上的教師應達到重慶大學相應職稱評審條件,并在國內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力。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參加該學科教授的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
|
教授 |
各個二級學科 |
各1名 |
50周歲以下,身體健康,具有博士學位,經濟法專業(yè)教授,具有碩士生導師以上帶生資格,近五年至少發(fā)表過重慶大學認定的權威期刊1篇或者重要期刊2篇或者CSSCI期刊3篇法學論文,出版?zhèn)€人專著1部,主持過省部級及以上社科課題1項。 |
1、承擔本科或研究生具體課程的授課工作,指導研究生的工作; 2、完成學校學院的科研工作要求(組建和引領該學科的科研團隊); 3、參與學院的公共服務工作。 |
姓名:劉力強 Tel:023-65120503 Email:llq65432434@163.com |
附重慶大學法學院人才引進工作實施辦法(試行)
為了吸引和選拔優(yōu)秀人才充實學院教師隊伍,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學術水準,實現(xiàn)學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為進一步規(guī)范人才引進工作程序,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引進人才工作效率,根據《重慶大學新聘專任教師實施辦法(試行)》、《重慶大學引進高水平學術人才工作程序相關規(guī)定》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總則
第一條人才引進包括高水平學術人才調動引進、博士畢業(yè)生應聘、海外博士畢業(yè)生應聘與出站博士后應聘四種形式。
第二條第二條根據學校工作進程安排,學院每年召開黨政聯(lián)席會、教授委員會、教學委員會、系(科室)主任擴大會,討論制定學院年度招聘或引進人才計劃。
二、人才引進基本條件
第三條引進的人才須熱愛高等教育事業(y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服從聘用單位安排,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第四條調動引進人才的基本條件
(一)(一)作為教授引進的必須滿足重慶大學當年評定教授的條件;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0歲。
(二)(二)作為副教授引進的必須滿足重慶大學當年評定副教授的條件;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歲。
(三)(三)具有博士學位;
第五條第五條博士應屆畢業(yè)生應聘的基本條件
(一)第一學歷必須為全日制本科畢業(yè);
(二)須在CSSCI期刊上發(fā)表至少三篇文章(一篇重要期刊文章折抵兩篇CSSCI,一篇權威期刊文章折抵三篇CSSCI期刊文章);
(三)年齡不超過35歲。
第六條海外博士畢業(yè)生應聘的基本條件
(一)(一)已經取得國家教育部認證的博士學位;
(二)(二)在國際期刊上至少公開發(fā)表過一篇文章或在海外公開出版學術專著一部;
(三)(三)年齡不超過35歲。
第七條第七條出站博士后應聘的基本條件
(一)第一學歷必須為全日制本科畢業(yè);
(二)須在CSSCI期刊上發(fā)表至少五篇文章(一篇重要期刊文章折抵兩篇CSSCI,一篇權威期刊文章折抵三篇CSSCI期刊文章);
(三)年齡不超過40歲。
三、人才引進基本程序
第八條學院受理申請,由學院辦公室具體負責收取、處理引進人才的郵件與材料。
第九條由學科帶頭人或院長向教授委員會提出招聘或引進人才動議。
第十條教授委員會討論啟動招聘或引進程序與否。
第十一條學院對擬引進人才的品德、教學、科研等進行綜合考核。
(一)(一)成立學院綜合考核小組,由院長擔任組長,成員組成如下:
1)黨政聯(lián)席會成員;
2)教授委員會成員;
3)教學委員會成員;
4)相關學科組成員;
5)工會、教代會代表。
(二)邀請學校社科學部、人事處代表參與考核。
(三)學院綜合考核小組評議。組長組織考核小組,就應聘者(引進對象)思想品德、科研成果、教學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社會服務意識及課程試講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議。
第十二條學院黨政聯(lián)席會、教授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決定招聘或引進與否。
第十三條學院為擬聘或引進人才初步擬定聘用方式、聘用期限、教學(含本科教學)及科研工作安排,可提供的待遇和研究支持條件等,報送社科學部。
第十四條提請社科學部對學院推薦人選的材料進行全面審議,作出綜合評價,確定擬引進人選。
第十五條提請人事處匯總并形式審查擬引進人選材料,經學校人才引進工作小組審定,確定引進人選。
第十六條配合學校與引進人才簽訂工作協(xié)議,辦理入職手續(xù)。
四、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自學院黨政聯(lián)席會、教授委員會討論通過之日起開始實施。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學院黨政聯(lián)席會負責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