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教育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大學后一個學期你怎么度過》,供大家參考。
還記得在他畢業(yè)前的某個傍晚,他忽然帶我去了校門口那家拉面館,說要跟一些人告別。
會是誰呢?約在拉面館里告別?快到的時候,他慢吞吞地告訴我,沒有別人,是開拉面館的那一家人。他說同學以后也許還會再見面,拉面館的老板可能再也見不到了,但是很想感謝這些年在這里吃到的蛋炒飯和大碗拉面——這可真有意思,我?guī)缀跣Τ雎晛?。后來知道,原來這位回族小伙子想要告別的,不只是清真拉面館的老板以及他們家的孩子,還有宿舍管理員大叔,還有東二門修鞋的大爺,還有……4年里的點點滴滴,銘記在跟這些人有關的故事里。也許因為他的害羞,也許因為我的在場,那個晚上他并沒有跟拉面館老板說些正式的話,而是胡亂拉了些家常話,但那天的那碗面,在我看來卻充滿了儀式感。
這是發(fā)生在13年前的事情了,可那個傍晚走向拉面館時的心情,武漢初夏的空氣,都依然那么清晰。每回想,心里都是熱熱的,現(xiàn)在想來,那個時刻,我覺得他很值得我去喜歡。
輪到我畢業(yè)的那年,考研復試的結果還沒出來,已經(jīng)工作了兩年的他在拜見了我的父母大人后帶我去他所在的城市找工作,雖然自己手里當時已經(jīng)有了保底的選調(diào)生資格,可對未來還是忐忑大過于把握:我是要奔著你去了,可你值得我這么做嗎?
剛到那個城市不久,就是正月里糖球會的大日子,湊熱鬧是必須的,盡管我并不愛吃甜食。經(jīng)過了碳烤魷魚的攤位,滋啦啦冒著熱氣的魷魚香噴噴,把我饞得挪不動步。我正要掏錢買,他卻過來拉著我往前走,快走快走,咱來這兒是吃糖球兒的!我正想試試傳說中的撒嬌——我就要吃烤魷魚??!我就要吃!還沒等我開口,已經(jīng)被他帶走,目標堅定地走向“高家糖球”的攤位了。在那個人擠人的糖球會上,就因為吃魷魚還是吃糖球,我們吵了一架。等我氣鼓鼓地一個人返回魷魚攤位準備豪氣云天地買上10串烤魷魚時,才想起來在火車上錢包丟了——那時候才知道啥叫沒錢。委屈的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如果我爸在這里,他是一定會給我買烤魷魚的。悶悶不樂地離開了糖球會,但是這個地方是待不下去了。給爸爸打電話,說著說著就哭了,爸爸緊張極了,讓我喊他接電話,并要求我馬上回家。
這也是11年前的事情了,彌散在大學后一個學期的那種焦灼不安和舉棋不定,全部都濃縮在那天關于糖球和魷魚的故事里。也是因為這個,工作再累再辛苦,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徹底回歸家庭生活。
當了大學教師后,習慣了一年又一年地送孩子們離開,自己的那一年里起起伏伏的情緒漸漸變得模糊,記憶中卻存留了更多來自學生的感動。還記得有個男生,大四的某天來聽我給大一學生開的課,課上他跟大一的學弟學妹們一起辯論、發(fā)言,讓我想起了都德的《后一課》,雖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大大地感動了我。下課后這個學生順著人流離開了教室,我卻明白了什么是分別——走了就是走了。畢業(yè)后盡管他去了外地,因為他的女友是我班上的學生,他們還一起回來過,再見面的感覺仿佛是老友重逢,實在是棒極了。
后一個學期里除了畢業(yè)論文,幾乎所有專業(yè)都沒有安排課程。沒有了呼朋引伴地去教室聽課,大家都開始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大四上學期就保研成功的孩子理所當然地成了這個學期里安逸的人,和依然在為將來奔波的同學們不一樣的是,未來這兩三年對他們而言依然可以是安穩(wěn)的。我的一個學生魯西就過著這樣的日子,畢業(yè)設計小組的伙伴們散落各地,她留守在學校,每天去圖書館看看書,查查資料,中午在學校周邊找找小吃,下午要么回去睡個午覺,要么接著在圖書館看書,隨便看,簡直就是一種“無目的的美好生活”。天氣好的時候,坐上公交車近距離地接觸這個城市陌生卻有故事的角落,這樣輕松自在的生活連我都有幾分羨慕。
這段時間里,很多人忽然間就覺得擁有了很多自由,而這自由對一些人來說,甚至有些不大習慣。自由意味著更多的選擇,而選擇有時是游移不定甚至令人恐懼的。準備考研的同學,要么已經(jīng)階段性宣告失敗,要么正等待著復試的結果,用《平凡的世界》里那句臺詞來說吧——恓惶得很;選擇了出國或去港臺深造的孩子們,忙著聚會,忙著分享自己對未來的期待,征途好似星辰大海;還有一些人,因為掛科,比一般人多了補學分的任務,末了還得忐忑地給老師編輯一條短信:“老師,我大四,就差您這個學分了?!?BR> 也有人在這個時間忙著分手,那天晚上跟幾個姑娘微信:一個因為無法放棄本地的工作而跟男友分手了,嚷嚷著說“畢業(yè)就分手不是魔咒是真理!”另一個在考研結果出來前就分開了——這一步還直接導致了她沒法去選擇男朋友的導師!后一位說“近他可能要出點幺蛾子”,因為她看到男朋友在網(wǎng)上查“如何跟愛的人說分手”。
也有人沒工夫理會這些情緒,已經(jīng)簽了工作單位的學生剛剛開始品嘗人生?!叭~總”不是我們專業(yè)的學生,但是總聽學生說起這個名字, 他現(xiàn)在的工作是賣樓,一個還算高端的地產(chǎn)項目,名字叫做“某某源著”,某電話剛剛接通,聽到對方應答后,他趕緊接話:“大姨您好,我們這個項目是某某源著,請問您近期有……”“你打錯了!我不需要援助!”愕然3秒鐘后,他接受了這段子手創(chuàng)意般的小概率事件。而這莫名的誤解帶來的喜感,逗樂了每一個后來聽他述說的人。
善感的孩子在手機里默默設下了倒計時,計算著離校的時間。這離別的腳步越來越近,心中的不舍就越來越多,盤算著畢業(yè)旅行,盤算著為學校留下點什么,去年的畢業(yè)季里,我們系收到了一筆捐款,是畢業(yè)班余下的班費,放在一個信封里,里面有一小摞紙幣,小的面額是一角——錢雖然不多,這情感卻溫暖了我們每一個人。
屏蔽此推廣內(nèi)容而我知道,離開對有些孩子來說,也可能是解脫。看起來過分平淡的4年,無法接受的現(xiàn)實,沒有敲定的將來,來自家人的關心,來自同學的比較,強烈的自尊心讓每一刻都變得像是煎熬??墒呛⒆影?,別著急,你們才剛剛走上跑道。
很喜歡陳嘉映的一篇老文,名字叫做《救黑熊重要嗎?》,它里面有這么一段話,“生活深處,世界不是分成你和你要選擇的東西。你跟你周邊的人與事融合為難解難分的命運……布里丹的驢子總保留著選擇的權利,結果餓死了。與命運為侶一道浮沉就好些嗎?我覺得比總站在外面好些,雖然命運本身不是什么甜美的東西。”
歲月對我們毫不偏愛,恓惶的日子誰都有過。孩子們,我們共勉,慢慢來,努力活。
還記得在他畢業(yè)前的某個傍晚,他忽然帶我去了校門口那家拉面館,說要跟一些人告別。
會是誰呢?約在拉面館里告別?快到的時候,他慢吞吞地告訴我,沒有別人,是開拉面館的那一家人。他說同學以后也許還會再見面,拉面館的老板可能再也見不到了,但是很想感謝這些年在這里吃到的蛋炒飯和大碗拉面——這可真有意思,我?guī)缀跣Τ雎晛?。后來知道,原來這位回族小伙子想要告別的,不只是清真拉面館的老板以及他們家的孩子,還有宿舍管理員大叔,還有東二門修鞋的大爺,還有……4年里的點點滴滴,銘記在跟這些人有關的故事里。也許因為他的害羞,也許因為我的在場,那個晚上他并沒有跟拉面館老板說些正式的話,而是胡亂拉了些家常話,但那天的那碗面,在我看來卻充滿了儀式感。
這是發(fā)生在13年前的事情了,可那個傍晚走向拉面館時的心情,武漢初夏的空氣,都依然那么清晰。每回想,心里都是熱熱的,現(xiàn)在想來,那個時刻,我覺得他很值得我去喜歡。
輪到我畢業(yè)的那年,考研復試的結果還沒出來,已經(jīng)工作了兩年的他在拜見了我的父母大人后帶我去他所在的城市找工作,雖然自己手里當時已經(jīng)有了保底的選調(diào)生資格,可對未來還是忐忑大過于把握:我是要奔著你去了,可你值得我這么做嗎?
剛到那個城市不久,就是正月里糖球會的大日子,湊熱鬧是必須的,盡管我并不愛吃甜食。經(jīng)過了碳烤魷魚的攤位,滋啦啦冒著熱氣的魷魚香噴噴,把我饞得挪不動步。我正要掏錢買,他卻過來拉著我往前走,快走快走,咱來這兒是吃糖球兒的!我正想試試傳說中的撒嬌——我就要吃烤魷魚??!我就要吃!還沒等我開口,已經(jīng)被他帶走,目標堅定地走向“高家糖球”的攤位了。在那個人擠人的糖球會上,就因為吃魷魚還是吃糖球,我們吵了一架。等我氣鼓鼓地一個人返回魷魚攤位準備豪氣云天地買上10串烤魷魚時,才想起來在火車上錢包丟了——那時候才知道啥叫沒錢。委屈的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如果我爸在這里,他是一定會給我買烤魷魚的。悶悶不樂地離開了糖球會,但是這個地方是待不下去了。給爸爸打電話,說著說著就哭了,爸爸緊張極了,讓我喊他接電話,并要求我馬上回家。
這也是11年前的事情了,彌散在大學后一個學期的那種焦灼不安和舉棋不定,全部都濃縮在那天關于糖球和魷魚的故事里。也是因為這個,工作再累再辛苦,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徹底回歸家庭生活。
當了大學教師后,習慣了一年又一年地送孩子們離開,自己的那一年里起起伏伏的情緒漸漸變得模糊,記憶中卻存留了更多來自學生的感動。還記得有個男生,大四的某天來聽我給大一學生開的課,課上他跟大一的學弟學妹們一起辯論、發(fā)言,讓我想起了都德的《后一課》,雖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大大地感動了我。下課后這個學生順著人流離開了教室,我卻明白了什么是分別——走了就是走了。畢業(yè)后盡管他去了外地,因為他的女友是我班上的學生,他們還一起回來過,再見面的感覺仿佛是老友重逢,實在是棒極了。
后一個學期里除了畢業(yè)論文,幾乎所有專業(yè)都沒有安排課程。沒有了呼朋引伴地去教室聽課,大家都開始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大四上學期就保研成功的孩子理所當然地成了這個學期里安逸的人,和依然在為將來奔波的同學們不一樣的是,未來這兩三年對他們而言依然可以是安穩(wěn)的。我的一個學生魯西就過著這樣的日子,畢業(yè)設計小組的伙伴們散落各地,她留守在學校,每天去圖書館看看書,查查資料,中午在學校周邊找找小吃,下午要么回去睡個午覺,要么接著在圖書館看書,隨便看,簡直就是一種“無目的的美好生活”。天氣好的時候,坐上公交車近距離地接觸這個城市陌生卻有故事的角落,這樣輕松自在的生活連我都有幾分羨慕。
這段時間里,很多人忽然間就覺得擁有了很多自由,而這自由對一些人來說,甚至有些不大習慣。自由意味著更多的選擇,而選擇有時是游移不定甚至令人恐懼的。準備考研的同學,要么已經(jīng)階段性宣告失敗,要么正等待著復試的結果,用《平凡的世界》里那句臺詞來說吧——恓惶得很;選擇了出國或去港臺深造的孩子們,忙著聚會,忙著分享自己對未來的期待,征途好似星辰大海;還有一些人,因為掛科,比一般人多了補學分的任務,末了還得忐忑地給老師編輯一條短信:“老師,我大四,就差您這個學分了?!?BR> 也有人在這個時間忙著分手,那天晚上跟幾個姑娘微信:一個因為無法放棄本地的工作而跟男友分手了,嚷嚷著說“畢業(yè)就分手不是魔咒是真理!”另一個在考研結果出來前就分開了——這一步還直接導致了她沒法去選擇男朋友的導師!后一位說“近他可能要出點幺蛾子”,因為她看到男朋友在網(wǎng)上查“如何跟愛的人說分手”。
也有人沒工夫理會這些情緒,已經(jīng)簽了工作單位的學生剛剛開始品嘗人生?!叭~總”不是我們專業(yè)的學生,但是總聽學生說起這個名字, 他現(xiàn)在的工作是賣樓,一個還算高端的地產(chǎn)項目,名字叫做“某某源著”,某電話剛剛接通,聽到對方應答后,他趕緊接話:“大姨您好,我們這個項目是某某源著,請問您近期有……”“你打錯了!我不需要援助!”愕然3秒鐘后,他接受了這段子手創(chuàng)意般的小概率事件。而這莫名的誤解帶來的喜感,逗樂了每一個后來聽他述說的人。
善感的孩子在手機里默默設下了倒計時,計算著離校的時間。這離別的腳步越來越近,心中的不舍就越來越多,盤算著畢業(yè)旅行,盤算著為學校留下點什么,去年的畢業(yè)季里,我們系收到了一筆捐款,是畢業(yè)班余下的班費,放在一個信封里,里面有一小摞紙幣,小的面額是一角——錢雖然不多,這情感卻溫暖了我們每一個人。
屏蔽此推廣內(nèi)容而我知道,離開對有些孩子來說,也可能是解脫。看起來過分平淡的4年,無法接受的現(xiàn)實,沒有敲定的將來,來自家人的關心,來自同學的比較,強烈的自尊心讓每一刻都變得像是煎熬??墒呛⒆影?,別著急,你們才剛剛走上跑道。
很喜歡陳嘉映的一篇老文,名字叫做《救黑熊重要嗎?》,它里面有這么一段話,“生活深處,世界不是分成你和你要選擇的東西。你跟你周邊的人與事融合為難解難分的命運……布里丹的驢子總保留著選擇的權利,結果餓死了。與命運為侶一道浮沉就好些嗎?我覺得比總站在外面好些,雖然命運本身不是什么甜美的東西。”
歲月對我們毫不偏愛,恓惶的日子誰都有過。孩子們,我們共勉,慢慢來,努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