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云南省部分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字號:

第Ⅰ卷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華民族主體精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和基礎。以中華民族主體精神為核心的文化體系,一直起著凝聚和維系中華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華民族不斷成長壯大,屢經磨難而終不潰散,并能奮起振興的大的動力。可以說,這是我們全部特色之中的特色,一切優(yōu)勢之中最突出的優(yōu)勢。
    怎樣去觀察和判斷一個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優(yōu)劣?首先要懂得“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本質是“人化和化人”,即“使人之為人”的全部要素、過程和成果。按照這個本質來理解,毎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這個民族自己生存發(fā)展方式和過程的凝結,是民族主體生命歷史的積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符號,這是一切民族文化的“共色”;而一種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是來自民族主體特有的生存發(fā)展條件和具體歷史過程,就像每個語種的字體和發(fā)音都有自己的特征,是來自語言形成的獨特歷史一樣。其“特色”不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歷史地形成的,因為它代表著民族的現實的、具體的個性。
    一般說來,并非所有特色都一定是優(yōu)點和優(yōu)勢;但是從根本上說,一個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與其民族主體的生命之間,卻必然有一種本質上的、占絕對優(yōu)勢的、不可分離的內在聯系。因為,“我的文化就是我本身”——民族與民族文化存亡與共,榮辱相依。除非民族本身改變,或被消滅和取代了,否則這種聯系是不會讓位于其他文化的。在這層意義上,就可以說“特色就是優(yōu)勢,優(yōu)勢就是特色”了。
    可見,文化上的所謂“特色”和“優(yōu)勢”,雖然看上去似乎是在與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較中顯現出來的,其實卻是來自文化的主體性,來自文化與文化主體之間不可分離的聯系。所以一般說來,任何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優(yōu)勢。世界上各民族之間,在文化上都應該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彼此都有可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之處。
    這樣說是否抹煞了文化的先進與落后之分?不是的。這個問題國際學術界討論了很久,結論是:所謂民族文化的優(yōu)劣或先進與落后之分,只應以民族主體自己的生存發(fā)展為尺度,看其是否能夠為主體的發(fā)展提供相應的資源,而不能用一個民族的尺度去衡量另一個民族的文化。要區(qū)分文化的“優(yōu)勢”與“強勢”兩個概念:“優(yōu)勢”是指主體自身的條件,“強勢”則指對其他主體的態(tài)度。人類歷史證明,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的文化“強勢”,總是以侵犯其他民族主體的權利為目標的。從長遠看來,這種“強勢”所代表的未必是某種先進文化的“優(yōu)質”成份,相反倒常常是人類文化中的“劣質”成份。這一點正在為今天的人類所覺悟。
    總之,離開了文化的主體性特質和尺度,就不能正確看待民族文化的特色長短和優(yōu)劣得失。主體性的立場和思想方法,是我們在看待任何文化現象時都不能忽視的。
    1.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華文化的特色在于它凝聚和維系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命和力量,推動著中華民族不斷成長壯大,屢經磨難而終不潰散,并能奮起振興。
    B.文化的本質是“人化和化人”,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凝結著這個民族自己生存發(fā)展的方式和過程,積淀著這個民族主體生命的歷史。
    C.民族文化既有“共色”,也有“特色”,“共色”表現在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符號,“特色”則表現在每個語種的字體和發(fā)音都有自己的特征。
    D.民族文化的 “特色”來自民族主體特有的生存發(fā)展條件和具體歷史過程,它代表著民族的個性,因此,它不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歷史地形成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一個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就是它的優(yōu)勢所在,因為這種特色與其民族主體的生命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占絕對優(yōu)勢的、不可分離的內在聯系。
    B.民族與民族文化關系密切,不可分離,可謂存亡與共,榮辱相依。從這層意義上可以說一個民族文化的特色就是優(yōu)勢,優(yōu)勢就是特色。
    C.文化的特色和優(yōu)勢,來自文化的主體性,來自文化與文化主體之間不可分離的聯系,雖然看上去似乎是通過與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較顯現出來的。
    D.任何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優(yōu)勢,因此,世界上各民族之間在文化上都應該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yōu)勢,彼此都有可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之處,這和文化有先進和落后之分的觀點并不矛盾。
    B.判定民族文化的優(yōu)劣,只應看其能否為民族主體的發(fā)展提供相應的資源,而不是用一個民族的標準去衡量另一個民族的文化。
    C.文化的優(yōu)勢和強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文化強勢并不代表其文化優(yōu)勢,因為帝國主義等的文化強勢總以侵犯其它民族主體的權利為目的。
    D.要從文化的主體性特質和尺度的視角來正確看待民族文化的特色長短和優(yōu)劣得失,看待任何文化現象時應重視主體性的立場和方法。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理解(19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題
    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后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將軍、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好書,經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游集。后以軍功,拜都督、新安太守,稍遷儀同三司,襲爵新義郡公。
    武帝伐齊,齊將獨孤永業(yè)守金墉城,擒說下之。進平范陽,加上儀同,拜永州刺史。陳人逼光州,擒以行軍總管擊破之。又從宇文忻平合州。高祖作相,遷和州刺史。陳將甄慶、任蠻奴、蕭摩訶等共為聲援,頻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屢挫其鋒,陳人奪氣。
    開皇初,高祖潛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聲名,于是拜為廬州總管,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人所憚。及大舉伐陳,以擒為先鋒。擒率五百人宵濟,襲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進擊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聞其威信,來謁軍門,晝夜不絕。陳人大駭,其將樊巡、魯世真、田瑞等相繼降之。晉王廣上狀,高祖聞而大悅,宴賜群臣。晉王遣行軍總管杜彥與擒合軍,步騎二萬,陳叔寶遣領軍蔡徵守朱雀航,聞擒將至,眾懼而潰。任蠻奴為賀若弼所敗,棄軍降于擒。擒以精騎五百,直入朱雀門。陳人欲戰(zhàn),蠻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諸君何事!”眾皆散走。遂平金陵,執(zhí)陳主叔寶。
    時賀若弼亦有功。高祖下優(yōu)詔于擒、弼曰:“申國威于萬里,宣朝化于一隅,使東南之民俱出湯火,數百年寇亂旬日廓清,皆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業(yè)光于天壤,逖聽①前古,罕聞其匹。班師凱入,誠知非遠,相思之甚,寸陰若歲。”及至京,弼與擒爭功于上前,弼曰:“臣蔣山死戰(zhàn),破其銳卒,擒其驍將,震揚威武,遂平陳國。韓擒略不交陣,豈臣之比!”擒曰:“本奉明旨,令臣與弼同時合勢,以取偽都。弼乃敢先期,逢賊遂戰(zhàn),致令將士傷死甚多。臣以輕騎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蠻奴,執(zhí)陳叔寶,據其府庫,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門,臣啟關而納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與臣相比!”上曰:“二將俱合上勛?!庇谑沁M位上柱國。
    先是,江東有謠歌曰:“黃斑青驄馬,發(fā)自壽陽涘。來時冬氣末,去日春風始。”皆不知所謂。擒本名虎,平陳之際,又乘青驄馬,往反時節(jié)與歌相應,至是方悟。其后突厥來朝,上謂之曰:“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對曰:“聞之?!鄙厦笥乙回试勄芮?,曰:“此是執(zhí)得陳國天子者。”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無何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wèi)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忽然不見。又有人疾篤,忽驚走至擒家曰:“我欲謁王。”左右問曰:“何王也?”答曰:“閻羅王?!鼻茏拥苡麚橹苤怪唬骸吧鸀樯现鶉雷鏖惲_王,斯亦足矣?!币驅嫾?,數日竟卒,時年五十五。
    (選自《隋書•韓擒虎傳》有刪改)
    注釋:①逖聽:猶聽聞。
    4.下列對于文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令與諸子游集 交往,交游
    B. 擒率五百人宵濟 渡河
    C. 次于新林 駐扎
    D. 二將俱合上勛 一起,一并
    5.下列關于文中畫波浪線的文段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無何/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wèi)/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
    B.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無何/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wèi)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
    C.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無何/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wèi)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
    D.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無何/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wèi)/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
    6.下列關于文章內容解讀錯誤的一項是(3分)
    A.韓擒出身名門,自幼性格豪爽,憑借膽識被人稱道,后來深得周太祖賞識。
    B.韓擒曾和高祖楊堅同朝為官,曾多次打敗陳國的軍隊。高祖特別賞識他,即位后對他委以重任。
    C.韓擒驍勇善戰(zhàn),率五百輕騎渡河擊陳,攻下采石,樊巡、魯世真、田瑞等人大為驚駭,不戰(zhàn)而降。
    D.韓擒不僅功勛卓著,而且身上充滿傳奇色彩。曾有一個得了重病的人突然跑到韓擒家門前,認他作閻羅王,對此韓擒表示認同,不久就病重而亡。
    7.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陳將甄慶、任蠻奴、蕭摩訶等共為聲援,頻寇江北,前后入界。(5分)
    (2)臣蔣山死戰(zhàn),破其銳卒,擒其驍將,震揚威武,遂平陳國。(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甲辰八月辭故里
    張煌言①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guī)煛?BR>    日月雙懸于氏②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③。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④!
    【注】①張煌言:是與鄭成功齊名的南明抗清人物。抗清兵敗被俘,慷慨就義。此詩作于被俘后。②于氏:于謙。③一枝:喻棲身之所。④鴟夷:皮制口袋。史書上說伍子胥死后,吳王取其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薄鹅`異錄》說子胥魂怒,馳水為錢塘江潮,“常乘素車白馬,在潮頭之中?!?BR>    8、請簡析首聯的作用。(5分)
    答:
    9、這首詩寫了詩人自覺走向死亡時的哪些心態(tài)?請結合詩句作分析。(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寫(6分)
    10、按要求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6分)
    ⑴杜牧在《阿房宮》中,用“ , ”兩句描寫了秦人把從六國剽掠而來的珍寶視為鐵鍋、石塊等肆意揮霍的奢侈生活。
    ⑵屈原在《離騷》中,以用荷縫衣來象征自己高潔品質的兩句是“ , ”
    ⑶陸游《游山西村》中,寫景并富含哲理的名句是“ , ”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兩題中選定一題作答。注意:只能作答選定題目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題目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漸漸消散的炊煙
    老了。這是老木最近的發(fā)現。
    慢慢地,就沒了熱度,還怕冷,把云彩當衣服裹在身上。還沒了力氣,直往西山里墜。老木擠巴幾下眼睛,定定神,繼續(xù)往山凹里望。
    記得還是放牛娃的時候,也喜歡坐在這塊大石頭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順的家。那長有一大團雪白梨花的梨樹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雖瞎著,卻靈醒得很,還沒靠近梨樹呢,就戳著棍子叫罵開了,龜孫子,又磨牙了嗎。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戶的娃,人手一個是棍打不動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聲聽。那是黑妹家的兩間茅草屋,她家最窮,她也最不討人喜歡。
    老木閉著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時候,老木還和伙伴玩過這樣的游戲,就是根據各家屋頂上冒出來的炊煙,猜各家在燒什么好吃的東西。老木是贏得最多的,也正是這一點,讓伙伴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實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時候,沒有哪家有大魚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誰家種了什么東西,什么東西種得多,哪天又收獲了什么,在村子里竄上竄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嗎?鼻子長,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樹林一樣密的炊煙呢?怎么就不見了?二蛋的兒子是包工頭,在城里買了房子,把二蛋老兩口給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學,據說當了官,早就把家給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兒子媳婦和孫子孫媳婦都在外打工,那一樹梨子早就沒人管了;三順家的小子是最遲去打工的,據說也混得不錯,一家人都帶出去不說,連山場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個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來越模糊。每次走過已經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會站上半天,總感覺門會突然打開,會有人笑嘻嘻地走出來,叫老木進去坐坐,喝口水,嘮上一時半會??沙艘豢滩浑x跟隨自己的阿黃,什么也沒有??偸前ⅫS的幾聲叫,把老木給喚醒,滯重的腳步才繼續(xù)緩慢挪動。
    汪,汪,汪。阿黃在叫了,有氣無力的,就在身邊。以前的阿黃可不是這樣。記得兒子媳婦才出門那會,有老伴陪著,倒沒感覺什么。地種著,田耕著,孫兒孫女帶著,照樣其樂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實。一場病,把老伴給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來了。兒子媳婦要老木一起出門,說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幾間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莊稼,那也是兒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對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誰去給她清除墳頭上的雜草。
    阿黃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頭上出現的。瘦得皮包骨頭,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養(yǎng)了它,從此形影不離。老木到哪,阿黃一準到哪,聽到阿黃的叫聲,老木才踏實。可阿黃的皮也塌拉下來了,越發(fā)灰暗,聲音早沒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連聲,現在成了短促沉悶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樹后面,有炊煙升起來了,若隱若現,淡淡的白。老木來勁了,仔細地瞅。老木站起身來,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樁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頭,那是李家的女兒在給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煙。
    想到李家嫂子的過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莊子的人都來了,還站不滿一堂屋。最關鍵的,是沒幾個能做事的人。一個個佝腰駝背,稍微出點力,就動彈不了了。該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將就著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還閃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時候,兒子媳婦又到哪張羅幫忙的人呢?聽說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聽到火化就動氣。人活一輩子吃苦受累也就罷了,死了連個全尸都沒有,造孽呀。可現在老木不這樣想了,人死了,還知道什么呢,能肥幾棵莊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燒就燒吧,總比沒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終于有炊煙裊裊地升起來了,甚至沒有老木抽的煙鍋里的煙濃厚,就那么稀稀落落著,不用風,轉眼即逝。阿黃也沉默了,一雙渾濁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緩緩合攏……
    (選自《天池小小說》2012年第9期)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寫老木對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戲的回憶,又寫昔日伙伴或搬走,或離鄉(xiāng)外出打工,這樣寫是為了使今昔形成對比。
    B.每次走過無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會停留,覺得會有人走出來叫自己進去坐坐,寫出老木人緣好,廣受鄉(xiāng)親歡迎。
    C.小說除塑造老木這一形象外,還直接通過老木的言行刻畫了一個與老木形影不離的阿黃的形象。
    D.小說以“漸漸消散的炊煙”為題,暗示村莊的人越來越少,表現出老木對故土的依戀,引發(fā)讀者對時代變遷的感嘆。
    E.小說主要敘寫了老木的所見所憶所感,情節(jié)起伏,結構緊湊,語言樸實,主題鮮明。
    (2)小說中老木和阿黃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處?請結合文本作簡要概括。(6分)
    (3)小說以“阿黃也沉默了,一雙渾濁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緩緩合攏……”結尾有什么好處?(6分)
    (4)本文以“漸漸消散的炊煙”來反映農村人口漸漸向城鎮(zhèn)轉移、村莊漸漸消逝的城鎮(zhèn)化事實。有人說,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也有人說這是一種發(fā)展的退步,你是怎樣認為的?請結合小說內容加以分析。(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詩人光未然——黃河的歌者
     上世紀90年代,記者跟隨一位老編輯到距離報社步行只有一刻鐘路程的光未然家中拜訪約稿,看到的是一位溫文爾雅的老作家形象,他待人親切、謙遜,沒有一點架子。家中的擺設是典型的文人氛圍,潔而不整,書報雜志很多,有些凌亂,但干凈溫馨,優(yōu)雅的奶油色皮質沙發(fā)顯示著主人的品位。 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光化縣老河口一個舊錢莊職員家庭。童年的他,以優(yōu)秀的天資成為父親所在的錢莊東家兒子的讀書伴郎,開蒙讀私塾的成績好于東家的兒子,光未然完成了四年的國民初小,畢業(yè)時還考取了頭名。 1926年7月,北伐軍勝利進軍,光未然在從武漢、襄陽等地來到老河口進行革命活動的青年人那里,不斷得到思想上的啟迪,他滿腔熱情地開始閱讀革命書籍和“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作品。1927年春,光未然加入共青團。1929年,鄂北黨團組織合并,光未然轉為正式黨員,這一年,他還不到16歲。 憑借在老河口美化書店做店員的機會,光未然不僅博覽進步書籍、學習外語,還積極遵照中共鄂北特委和光化縣委的指示,利用書店優(yōu)勢傳遞信息,擔任起聯絡員的任務,此時的他已然成為一位年輕的職業(yè)革命者。 光未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不斷積累,他在報刊上發(fā)表文藝論文,組織拓荒劇團、創(chuàng)作極有影響的獨幕劇等。1936年,他創(chuàng)作了獨幕劇《阿銀姑娘》,其中歌頌抗日志士、表現民族覺醒的序曲歌詞《五月的鮮花》,流傳甚廣。也是在這一年,光未然、冼星海相識相知。他們在《黃河》之前1936年到1938年期間,已經成功合作了《高爾基紀念歌》《拓荒者》《戲劇抗戰(zhàn)》《新時代的歌手》《贊美新中國》和《保衛(wèi)大武漢》等歌曲。 1939年1月,光未然率領“抗敵演劇第三隊”在晉西抗日行軍途中,不慎從馬上跌落摔斷左臂,中央特批全隊與詩人一起赴延安整訓。在延安,經柯棣華醫(yī)生手術后修養(yǎng)的短暫期間,他回想起多次經過黃河所看到的壯麗景象,在病床上口述創(chuàng)作了組詩《黃河大合唱》。冼星海聽到光未然的朗誦后,一把抓住歌詞激動地說:“我有把握把它寫好!” 緊接著,冼星海頑強奮戰(zhàn)了6天6夜。終于,《黃河大合唱》在當年4月由“抗敵演劇第三隊”在延安首演,冼星海指揮,光未然親自朗誦。毛澤東、周恩來均到現場觀看,并給予高度評價。從此,《黃河大合唱》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受到抗日軍民的熱烈歡迎。 《黃河大合唱》到底鼓舞了多少青年的抗日救亡熱情?答案是:不計其數!很多人說:正是聽到了《黃河》的咆哮和怒吼,才奔赴延安,奔赴解放區(qū),奔赴抗戰(zhàn)前線。 冼星海的學生、指揮家嚴良堃常說:“《黃河》哺育了我,我是在《黃河》的歌聲中成長的?!苯衲?1歲的他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1940年,他指揮了一場在重慶的演出,嘹亮的歌聲劃破了重慶上空消沉的霧霾,連國民黨的公職人員宿舍也不時傳出“風在吼,馬在叫”的歌聲,這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國統(tǒng)區(qū)的抗戰(zhàn)士氣。 每當聽到晚輩后生贊美《黃河大合唱》時,光未然總是開心而又有點靦腆。他說,當年打鬼子,戰(zhàn)士們是把這首歌當作軍歌來唱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一首好歌不亞于一支軍隊, 作家邵燕祥說:“有一部《黃河大合唱》,一首《五月的鮮花》,光未然可以不朽了。光未然這些作品之所以會這樣真正傳世至今,我想它是寫出了當時中華民族的心聲,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人類的心聲,它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我相信必將一代代地流傳下去?!?作為1929年入黨的中共黨員,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人大代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一位多次特邀列席黨代會的代表,供人敬仰的八寶山革命公墓里完全可以有他的位置,而光未然生前除了簽署捐獻遺體供醫(yī)學研究用的文件之外,還明確表達過:骨灰不去八寶山。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光未然充分利用老河口美化書店店員的身份,不僅博覽進步書籍、學習外語,而且還根據上級的指示,擔任起聯絡員的任務,成為一位革命者。
    B.光未然出生在湖北省光化縣老河口一個舊錢莊職員家庭,家庭貧困,較為自卑,后不斷積極進取,最終成為作家。
    C. 1936年,光未然、冼星海一起成功合作了《高爾基紀念歌》《拓荒者》《五月的鮮花》《新時代的歌手》《贊美新中國》和《保衛(wèi)大武漢》等歌曲。
    D.光未然是中共老黨員,又是中國作協的領導人和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按照資歷,他死后完全可以安葬在供人敬仰的八寶山革命公墓。 E.光未然的作品傳世至今,他認為“是寫出了當時中華民族的心聲,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人類的心聲”。
    (2)光未然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材料進行簡要分析。(6分)
    (3)為什么“有一部《黃河大合唱》,一首《五月的鮮花》,光未然可以不朽了”?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光未然的成長與成就給予我們哪些啟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認識。(8分)
    第Ⅱ卷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①事前有周密的準備,遇事有果敢的決心,就不至于 左右為難了。
    ②要創(chuàng)佳績,就必須大膽革新,勇于實踐,克服 的保守思想。
    ③青年人在困難面前不應該 ,而應該勇猛前進。
    ④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應該堅決地舍棄個人利益,決不應該 。
    A.猶豫不決 畏首畏尾 畏縮不前 舉棋不定
    B 舉棋不定 畏首畏尾 畏縮不前 猶豫不決
    C 畏首畏尾 舉棋不定 猶豫不決 畏縮不前
    D.畏縮不前 舉棋不定 猶豫不決 畏首畏尾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知識的價值日益顯現,人類已進入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成,并已開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傾斜。
    B.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來越多,這顯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對長久以來孩子們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喚。
    C.上海世博會首次圍繞會展主題設立了城市實踐區(qū)展示項目,這為解決世界城市發(fā)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提供了相互交流經驗的平臺。
    D.由專業(yè)搜救隊員、醫(yī)療救護人員和地震專家組成的中國國際救援隊一行約60余人,攜帶生命探測儀等搶險救護裝備和大量藥品,于13日乘專機飛赴海地,支援當地搶險救災。
    15、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個人應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義務
    ③是做人的尊嚴、價值和品質的總和 ④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⑤是指人與動物相區(qū)別的內在規(guī)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愛、自強、自律
    A. ⑤③①②④⑥ B.③⑤①②⑥④
    C. ⑤②①⑥④③ D.③⑥①④⑤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5分)
    最近網上冒出一句流行語,“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個人而言,好的容貌可以讓自己更受歡迎,帶來更多好處,但是, ① ,它不是才能,更不是德行。單純以相貌作為評價標準,會造成人們對主流價值和核心精神品質的忽視。 ② ,那樣即使你外表不夠出眾,但你有很高的涵養(yǎng),或者有很強的進取心和自信心,這在外貌上會賦予你一種氣質和風貌,同樣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對公眾輿論來說,對美麗的欣賞如果變成縱容,任由浮躁的“看臉”蠶食價值觀念和社會風氣,那么我們所創(chuàng)造的未來, ③ 。
    17、下面是北京申辦2022年世界冬奧會的標識,請找出該標識上除字母以外的構圖要素,并解讀設計的精妙之處。要求語言簡明,語句通順。(6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黑人孩子,生于紐約貧民區(qū)。對于未來,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一天,父親遞給他一件舊衣服:“這件衣服能值多少錢?”“大概一美元”他回答?!澳隳軐⑺u到兩美元嗎?”父親問?!吧底硬艜I!”他賭著氣說。父親的目光透著渴求:“你為什么不試一試呢?要是你賣掉了,也算幫了我和你媽媽”。他這才點了點頭:“我可以試一試”。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凈,沒有熨斗,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鋪在一塊平板上陰干。他來到地鐵站,經過六個多小時的叫賣,終于賣出了這件衣服。
     某天,父親又遞給他一件舊衣服:“這件衣服怎樣才能賣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它最多只值兩美元”“你為什么不試一試呢?想想辦法”父親啟發(fā)他。他請表哥在衣服上畫了一只唐老鴨與一只米老鼠。他賣出了衣服,還多得了五美元的小費。
    后來,父親又遞給他一件舊衣服:“你能把他賣到兩百美元嗎?”這一回,他沒有猶疑,沉靜地接過了衣服。當《霹靂嬌娃》的女主演拉佛西來紐約作宣傳時,他推開保安撲到了拉佛西身邊,舉著舊衣服請她簽了個名。他一聲歡呼:“拉佛西小姐親筆簽名的運動衫,售價兩百美元!”通過現場競價,一名商人以一千兩百美元的高價收購了這件衣服。
    回到家,父親淚水橫流,說:“我只是想告訴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舊衣服,都有辦法高貴起來,何況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們只不過黑一點窮一點,可這又有什么關系?”
    二十年后,他的名字傳遍了世界,他的名字叫——邁克爾•喬丹!
    請根據你對以上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云南省部分1月份統(tǒng)一考試
    語文參考答案
    1、答案C【“‘特色’則表現在每個語種的字體和發(fā)音都有自己的特征”表述錯誤,縮小概念的范圍。原文第2段倒數第2句,“就像……一樣”,只是對民族文化“特色”的形成打個比方,并不是說“特色”就表現在這里?!?BR>    2、答案D【原文第4段第2句,開頭有“所以一般說來”這個限制語,選項缺少這個限制語,表述絕對化?!?BR>    3、答案C【強加因果?!暗蹏髁x等的文化強勢總以侵犯其它民族主體的權利為目的”不是“文化強勢并不代表其文化優(yōu)勢”的原因,而是這一觀點的一個佐證?!?BR>    4、答案:D 【合:應該】
    5、答案:C 【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無何,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wèi)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
    6、答案:C 【原文“陳人大駭,其將樊巡、魯世真、田瑞等相繼降之”是在韓擒虎攻破姑熟,駐兵于新林之后?!?BR>    7、參考譯文:(1)陳地的將領甄慶、任蠻奴、蕭摩訶等一起相互支援,頻繁地侵犯江北地區(qū),先后進入(江北)地界?!尽肮矠椤?、“寇”每處1分,補出“入界”的省略成分1分,句意理解正確及語句通順共2分】
    (2)我在蔣山拼死作戰(zhàn),打敗了陳國的精銳部隊,擒獲了他們驍勇的將領,振奮軍威(軍威大振),于是平定了陳國。【理解省略介詞(于)蔣山1分,“卒”、“震揚威武”各1分,句意理解正確及語句通順共2分】
    8、參考答案:①首聯點題,詩人于國破家亡之際,決意以死明志。②為下文寫對兩位英雄的景仰及向英雄學習的意志作鋪墊。③為全詩奠定了慷慨悲壯的感情基調。(任答兩點即可)
    9、參考答案:①首聯,表明自己為國為民而英勇不屈、蹈死不顧的決心。②頷聯、頸聯,既表達對民族英雄于謙和岳飛二人的景仰之情,又為自己能為國家民族利益獻身而感到自豪。③尾聯,表達自己雖死,但抗清的精魂永遠不會泯滅。(每點2分)
    10、⑴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⑵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⑶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1)答案A D【選對一個3分,全對5分)(B “寫出老木人緣好”不對,作者這樣寫是為了突出當年村里人丁興旺,鄰里關系融洽。C“直接通過老木的言行”與文意不符,應為“通過阿黃自身的動作和老木的側面烘托?!盓“情節(jié)起伏,結構緊湊”錯誤。)
    (2)參考答案:①老態(tài)龍鐘。②都曾經歷生活的辛苦和時代的變遷。③都表現出了忠誠。老木忠誠地守候土地、村莊,阿黃忠誠地守候主人。(每點兩分)
    (3)參考答案:①這一細節(jié),表現了夜幕降臨時老木和阿黃的黯然神情,透露出老木對現實鄉(xiāng)村荒涼的無奈之情。(內容、形象)②象征著鄉(xiāng)村的未來命運,暗含作者內心的擔憂。(主旨)③余味悠長,令人回味,引起讀者的深入思考。④照應開頭的描寫1、2段的描寫。(結構)
    (4)參考答案:(表明觀點2分,理由言之有理可得6分)
    示例: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①城鎮(zhèn)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離開村莊、土地并不代表著對美好情感的舍棄。②城鎮(zhèn)化進程促使人們尋求更好的發(fā)展。③城鎮(zhèn)化進程促使人們勇于改變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示例:這是一種發(fā)展的退步。①鄉(xiāng)村自然的風光和鄉(xiāng)村樸素的生活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逐漸消失。②老木留戀的鄉(xiāng)村淳樸融洽的鄰里關系隨著人們離開村莊而逐漸消失。③老木對家園的難舍,對土地的眷戀,對老伴的念念不忘,這些珍貴的情感將要和這村莊的炊煙一樣,漸漸消散,漸漸被人遺忘。
    12、(1)答案:AD 【B項“較為自卑”找不到依據;C項兩人合作的歌曲不包括《五月的鮮花》;E項“是寫出了當時中華民族的心聲,也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人類的心聲”是邵燕祥說的?!?BR>    (2)參考答案:溫文爾雅,親切謙遜。聽到晚輩贊美《黃河大合唱》時,光未然總是開心而又有點靦腆。骨灰不去八寶山,而是融入了那給予過他靈感與激情的母親河。(2分)有文化,有品位。家中的擺設是典型的文人氛圍,潔而不整,書報雜志很多,有些凌亂,但干凈溫馨,優(yōu)雅的奶油色皮質沙發(fā)顯示著主人的品位。(2分)不斷追求進步,充滿著革命熱情。光未然充分利用老河口美化書店店員的身份,不僅博覽進步書籍、學習外語,而且還根據上級的指示,擔任起聯絡員的任務,成為一位革命者。(2分)【分析光未然形象特點可以從光未然的所作所為,包括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來概括分析,注意概括分析時不要遺漏也不能重復。】
    (3)參考答案:①《黃河大合唱》鼓舞了無數青年的抗日救亡熱情,還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國統(tǒng)區(qū)的抗戰(zhàn)士氣。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受到抗日軍民的熱烈歡迎。(2分)②《五月的鮮花》歌頌抗日志士、表現民族覺醒,流傳甚廣。(2分)③它們寫出了當時中華民族的心聲,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人類的心聲,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穿越時間的長河,流傳至今。(2分)④光未然以作品以作品寫出了時代的心聲,為抗日作出了貢獻?!窘馕觯菏紫日业竭@句話在文中的位置,聯系上下文,從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挖掘這句話背后的含義,即《黃河大合唱》和《五月的鮮花》的作用和意義。答出兩點即可】
    (4)參考答案:①家庭條件不能決定未來。光未然出身卑微,但他抓住了學習的機會,終于成才。②關注時事,與時俱進。光未然年輕時關注時事,主動接受革命思想的啟迪,積極參與革命活動。③學習沒有止境。雖然光未然在校學習時間并不長,但是他一直在學習,才能創(chuàng)作出一批又影響力的作品。④永遠植根于人民,永不變色。光未然生前沒有為自己爭取特殊利益,死后也不入八寶山公墓?!具@是一道開放的題目,傳主帶給讀者的正能量越大越能發(fā)掘出精神價值。結合文本,可以從光未然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好的想法、做法,甚至生前死后所受到的評論進行分析,注意角度明確,概括精準?!浚奎c2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13、答案:B【解析: 舉棋不定:比喻臨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后文有“左右為難”,故此處應該選“舉棋不定”。畏首畏尾:形容“瞻前顧后”,疑慮重重。畏縮不前:指畏懼退縮,不敢前進。和后文的“勇猛前進”正好相反。猶豫不決:遲遲疑疑下不了決心。和前文的“應該堅決地舍棄個人利益”相照應。)
    14、答案:C【解析:A.缺少“進入”的賓語,可以加賓語“時代”。B.多項定語語序不當,應該把“長久以來”放到“孩子們”后面。D.前后矛盾,前面用“約”,后面用“余”,可去掉“約”或“余”中的任意一個?!?BR>    15、答案:A【解析:因為一個人有了①句中的“高尚的道德追求”,才能夠做到②句中的“勇于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義務”;正因為能夠勇于承擔②句中的“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義務”,才能夠做到④句中的“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因為能夠“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勇于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義務”“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夠做到⑥句中的“自尊、自愛、自強、自律”。為此,該題第二個句號前的四道橫線上應依次填上①②④⑥。而⑤③則是對“人格”的介定,其中⑤介定范疇,③介定內涵。為此,該題第一個句號前的兩道橫線上應依次填上⑤③。據此,正確答案應為A項?!?BR>    16、參考答案:①容貌僅僅是容貌(1分)②人們更應該注重內在的修煉(2分)
    ③一定不會那么美麗(2分)
    17、參考答案:
    要素:中國書法“冬”字、滑雪運動中的人物形態(tài)和滑道、數字“2022”、奧運五環(huán)(2分)
    設計之妙:①書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結合,突顯“冬奧會”主題、展現運動活力,彰顯中國文化魅力。(2分)②“冬”字下方兩點順勢融為2022,點明舉辦時間。(2分)③與奧運五環(huán)的組合凸顯了奧林匹克精神。(2分)(答出兩點即可)
    18、作文立意解讀參考:
    1. 高貴的生命不卑微。如何讓自己的人生高貴起來。
    2. 勇于嘗試,會嘗試。
    3. 成功路上的奮斗。如何奮斗。
    4. 相信未來。生活并無完美,與其讓生活帶來更多的沮喪與抱怨,不如堅持著一份信念,相信通過努力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
    5. 改變未來與改變自己。一個黑人父親引導孩子三次以不同的價位賣掉衣服,可以從中得到的啟發(fā),一件衣服的價值是可以改變的,甚至可以有極大的改變。換言之,我們一個人的價值也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可以有極大的改變!相信未來可以改變,從改變自己開始。
    整體上,應該重點體會第一段與最后兩段的關系與內涵。
    此材料中,一次賣衣服的方式強調腳踏實地、勤勞用心、堅持不棄;二次賣衣服強調創(chuàng)新用腦;三次賣衣服強調善于抓機遇。但如果立意僅僅從其中一方面立意,如“創(chuàng)新”、“勤勞”“機遇”之類,則沒抓住材料的共性與要點,為偏題。
    本題命題意圖是引導考生思考如何想辦法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審題時,要牢牢把握“一件只值一美元的舊衣服,都有辦法高貴起來,何況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呢?”此話?!案哔F人生”意味著要有勇氣,勇于嘗試,要面對生來的、后天的各種意想不到的挫折,要有腳踏實地的人生態(tài)度,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要善于抓住機會。寫記敘文,應重在抒寫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情感經歷與感悟;寫議論文,應針對如何“高貴”等展開論證。
     以上解讀僅供參考。
    文言文參考譯文:
    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后來居住在新安。父親韓雄,憑借武功而為人所知,在周任職,官至大將軍、洛虞等八州刺史。韓擒性格豪爽,憑借膽識謀略被頌揚,容貌魁偉,有豪杰的儀表。他生性喜愛讀書,對于各種經書他都能大略地知道其主要意思。周太祖看見了他之后認為他與眾不同,常讓他和兒子們在宮中交游。后來因為軍功,韓擒逐漸升職為儀同三司,后又承襲父親的爵位,被授為新義郡公。
    武帝討伐齊國,齊國的大將獨孤永業(yè)鎮(zhèn)守金墉城,韓擒說服了他使他投降。(后來)韓擒率軍北上平定范陽,被授予永州刺史。陳軍進逼光州,韓擒憑借行軍總管的身份擊退陳軍對光州的進攻。高祖做相的時候,韓擒升任為和州刺史。陳地的將領甄慶、任蠻奴、蕭摩訶等一起相互支援,頻繁地侵犯江北地區(qū),先后進入江北地界。韓擒多次挫敗其先鋒部隊,使陳軍喪失斗志。
    開皇初年,高祖暗中有吞并江南的心意,因為韓擒能文能武,一向有好的名聲,于是就把平定陳地的任務交給了他,這讓敵人非常害怕。等到大舉進攻陳地的時候,任命韓擒為先鋒。韓擒率領五百人連夜渡河,襲擊采石,守門的人還都沉醉不醒,韓擒隨即就攻下了采石。進攻姑熟的時候,僅用半天時間就攻下了城池,駐扎在新林。江南的人們一向聽說他的威名,都來到軍隊的門口拜見,黑夜白天都不斷絕。陳地的人非常吃驚,那里的將領都相繼投降。晉王廣寫奏折上報,高祖聽了非常高興,設宴賞賜大臣。陳叔寶派遣領軍蔡征鎮(zhèn)守朱雀航,聽說韓擒將要到來,眾人害怕而逃。任蠻奴被賀若弼打敗,被遺棄的軍隊投降了韓擒。韓擒率領精銳的騎兵五百人,徑直進入了朱雀門。陳國人想要應戰(zhàn),任蠻奴揮手呵斥說:“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眾人都四散逃跑。于是平定了金陵,捉住了陳叔寶。
    當時賀若弼也有功勞。高祖下詔褒獎說:“你們把國威宣揚至萬里之外,把朝廷的教化遠布到偏遠的地區(qū),讓東南的百姓免于湯火之難,數百年的外寇和內亂十天就肅清了,這都是你們的功勞啊!你們的大名沖塞于宇宙之內,你們的大功光耀于天地之間,回思過往,很少有人能與你們相當。我知道離你們班師回朝、凱旋而歸的日子不遠了,十分想念你們,度日如年?;氐骄┏呛螅R若弼和韓擒在高祖面前爭功。賀若弼說:“我在蔣山死戰(zhàn),打敗了陳國的精銳部隊,擒獲了他們驍勇的將領,震懾敵軍,宣揚國威,于是平定陳國。韓擒很少和敵人作戰(zhàn),怎么能和我相比呢!韓擒說:“詔書明示,讓我和賀若弼合兵一處,同時進攻金陵。賀若弼竟然提前發(fā)動進攻,遇到敵軍就打,讓很多將士死于非命。而我率領500騎兵,兵不血刃,直取金陵,讓任蠻奴受降,活捉了陳叔寶,占領了他的倉庫,*他的巢穴。賀若弼傍晚才來到北掖門,我開門把他迎進來。他領受罪責世間都來不及,怎么能和相提并論呢?!备咦嬲f:“你們都應受上等的功勛。于是加封為上柱國。
    在這之前,江東有民謠說:“黃斑青驄馬,從壽陽水邊上來,來的時候是冬天啊,離開時春天就到了?!北娙硕疾恢肋@說的是什么。韓擒本名叫虎,平定陳地的時候,又騎著黃斑青驄馬,他往返的季節(jié)也正好和歌謠相對應,到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后來突厥使者來朝見,皇上對他說:“你們聽說過陳國的天子嗎?”回答說:“聽說過?!被噬厦钭笥业娜艘I著突厥使者來到韓擒面前,說:“這就是抓住陳地天子的人啊?!表n擒嚴厲地瞪著他,突厥使者恐懼,不敢抬頭看他,韓擒就是這樣極有威容。不久,韓擒鄰居的母親看到韓擒門前有很盛大的儀仗隊,就像君王的儀仗一樣。很驚奇地詢問(原因),其中有個人說:“我來迎接我們的大王,”轉眼,儀仗隊就不見了。又有一個人病得很嚴重,突然驚慌地跑到韓擒家門前說:“我要拜見大王。”守門的人問:“什么大王?”回答說:“閻羅王?!表n擒的家人要鞭打他,韓擒阻止他們說:“我活著作上柱國,死后作閻羅王,這也足夠了?!庇谑堑昧酥夭〖玻^了幾天就死了,去世時五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