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執(zhí)業(yè)藥師《藥學知識一》教材內容變化分析

字號:


    一、總體要求:
    《藥學專業(yè)知識(一)》由原來藥理學+藥物分析兩個小科目,改為以藥劑學和藥物化學為主,少部分涉及藥理學和藥物分析的多學科的綜合知識。要求在正確認識藥物結構與構效關系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藥物常用劑型的特點、質量要求和臨床應用,藥動學、藥效學及藥物體內過程;熟悉與藥品質量管理直接相關的國家藥品標準和藥典的通則等內容;并能夠運用藥學基本理論、原理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正確認識藥物與疾病治療的客觀規(guī)律。
    【√】保留了老版藥理的:藥效學(舊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內容);
    【√】保留了老版藥物分析的:藥品標準與藥品質量檢驗(舊教材第1章藥典和第2章藥物分析的基本知識的部分內容)。
    【×】去除老版藥理學和藥物分析中的其他具體的內容。
    【×】新增了藥物化學和藥劑學的內容。
    二、具體內容:
    新版教材的第1章、第2章,是綜合總結性的章節(jié),主要概述了藥物與藥物命名、藥物劑型與制劑、藥物理化性質與藥物活性、藥物結構與藥物活性、藥物結構與藥物代謝等內容。
    (一)《藥劑學》部分
    
《藥學專業(yè)知識(一)》2015年大綱 對應2011版舊大綱
第1章 藥物與藥學專業(yè)知識 1、10、17章
第3章 藥物固體制劑與液體制劑臨床應用 第2~4章、第9章
第4章 藥物滅菌制劑和其他制劑與臨床用 第5~8章
第5章 藥物遞送系統(tǒng)(DDS)與臨床應用 第4、7、11~14章
第6章 生物藥劑學 
    
第15章
第9章 藥物的體內動力學過程 第16章

    ★刪除部分:
    1.常用制劑的制備流程、工藝操作及設備名稱。
    2.藥物制劑的單元操作(制劑工程)。包括固體制劑、液體制劑的制備中涉及的單元操作、操作原理及設備等。
    3.藥物劑型制備的基本理論內容,包括粉體學理論、濾過原理,表面活性劑的基本性質等。
    4.軟膏劑、生物技術藥物制劑。
    5.藥物動力學中雙室模型、多劑量給藥藥動學參數(shù)的計算,動力學模型的識別。
    ★增加內容:
    1.植入劑、沖洗劑及燒傷及嚴重創(chuàng)傷用外用制劑。增加了口服速釋片劑,包括分散片、口崩片。
    2.給藥方案設計和個體化給藥。
    (二)《藥物化學》部分
    藥物化學部分由原來的一門課程(37章)調整為2個大章,分別如下:
    第二章 藥物的結構與藥物作用(★新增內容)
    第十一章 常用藥物的結構與作用(涵蓋不同系統(tǒng)的藥物)
    ★刪除部分:
    1.整體章節(jié)刪除:泌尿系統(tǒng)(利尿劑等4章)、維生素(2章),抗寄生蟲藥、神經(jīng)進行性疾病治療藥、抗心力衰竭藥、抗血小板和抗凝藥、及抗變態(tài)反應藥等章節(jié)。
    2.具體藥物品種變化:由原來472種藥物調整為臨床常用的209種藥物。
    3.具體藥物介紹:刪除了較難理解和背記的理化性質、穩(wěn)定性、體內代謝、作用機制等內容,只需要掌握藥物的結構特征與作用。
    (三)《藥理學》部分
    新版藥理學部分僅有兩章節(jié)內容:
    1.第七章 藥效學(對應舊大綱第一章和第二章內容)。
    2.第八章 藥品不良反應與藥物濫用監(jiān)控(★新增章節(jié))。
    (四)《藥物分析》部分
    新版大綱藥物分析僅有一個章節(jié)內容:
    第十章 藥品標準與藥品質量檢驗(對應舊大綱第1章藥典和第2章藥物分析的基本知識的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