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冊地理期中試題帶答案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冊地理期中試題帶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二考試網
    一、單項選擇題(1分×50=50分)
    1.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依據主要是( ?。?BR>    A.氣溫差異和干濕程度    B.經濟發(fā)展狀況和文化差異
    C.歷史傳統(tǒng)和行政區(qū)劃    D.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
    2.下列各組地形名稱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區(qū)的是(  )
    A.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大興安嶺 B.云貴高原 東南丘陵 青藏高原
    C.小興安嶺 塔里木盆地 橫斷山脈 D.天山山脈 內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
    3.南方地區(qū)的氣候是( ?。?BR>    A.濕潤、半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B.濕潤、半濕潤的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4.墻體高、屋頂坡度大的傳統(tǒng)民居一般分布在( ?。?BR>    A.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5.下列地理界線中與秦嶺—淮河一線基本接近的是( ?。?BR>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的分界線
    B.半濕潤區(qū)與半干旱區(qū)的分界線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7月0℃等溫線
    6.南方地區(qū)主要的農作物有(  )
    A.水稻、花生、甘蔗、棉花 B.小麥、花生、甜菜、棉花
    C.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D.小麥、油菜、甜菜、甘蔗
    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南方地區(qū)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
    B.南方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北方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
    C.青藏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以“高、寒”為主要特征,西北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以“干旱”為主要特征
    D.南方地區(qū)和北方地區(qū)的農業(yè)都以旱作農業(yè)為主
    8.下列對北京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位于華北平原北部 B.是全國的城市和商業(yè)中心
    C.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都 D.是一個重要的國際交往城市
    9.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qū)的特色產業(yè)是( ?。?BR>    A.旅游業(yè)、金融貿易 B.鋼鐵、汽車工業(yè)
    C.軟件、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yè) D.食品、服裝等加工工業(yè)
    10.北京的首鋼遷往河北省的主要原因是( ?。?BR>    A.北京鋼鐵消費減少 B.北京交通過于擁擠
    C.減少北京人口、環(huán)境質量壓力 D.調整產業(yè)結構
    11.不屬于北方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有利條件的是( ?。?BR>    A.平原面積大 B.土壤肥沃 C.耕地集中連片 D .降水偏少
    12.北方地區(qū)的降水量一般為( ?。?BR>    A.200毫米以下 B.200~400毫米 C.400~800毫米 D.800毫米以上
    13.我國(注:意為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BR>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廣州
    14.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中,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的是( ?。?BR>    A.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C.青藏地區(qū) D.西北地區(qū)
    15.北方地區(qū)的地形(  )
    A.以山地、平原為主 B.以盆地、高原為主
    C.以平原、高原為主 D.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錯分布
    16.引起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氣候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BR>    A.地形因素 B.緯度因素 C.人為因素 D.海陸因素
    17.下列河流,沒有沿國界線分布的是(  )
    A.黑龍江 B.松花江 C.烏蘇里江 D鴨綠江
    18.下面四幅圖中,表示北京市氣候特征的圖是( ?。?BR>    A B C D
    19.黃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眾多 B.降水量大,位于濕潤區(qū)
    C.水流速度快 D.流經黃土高原區(qū)
    20.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下列哪個地區(qū)( ?。?BR>    A.南方地區(qū) B.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21.東北地區(qū)的冬天漫長而寒冷,其主要原因是( ?。?BR>    A.地處高緯地區(qū),降水稀少 B.地處內陸,空氣干燥
    C.緯度較高,氣溫較低 D.地勢較高,氣溫較低
    22.對下圖中數字代表的山脈、平原標注錯誤的是(  )
    A.①是大興安嶺 B.②是小興安嶺 C.③是東北平原 D.④是昆侖山
    23.下列農產品,不是主產于南方地區(qū)的是(   )
    A.甘蔗 B.茶葉 C.蘋果 D. 水稻
    24.我國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海鮮,內蒙、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說明影響飲食習慣的主要是( ?。?BR>    A.風俗 B.當地主要物產 C.經濟水平高低 D.海拔高低
    讀圖,回答25~27題。
    25.AB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景觀屬于該線以北的是(  )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甘蔗扯起青紗帳
    C.椰林婆娑菠蘿香 D.旱地麥浪大豆香
    26.圖中所示區(qū)域淡水漁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是( ?。?BR>    A.① B.② C.③ D.④
    27.中央電視臺于2012年5月底開始播出的《遠方的家──北緯30°中國行》節(jié)目,向世界展現了北緯30°沿線神奇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等。下圖所示的剖面圖中,屬于我國北緯30°沿線的是(  )
    28.關于我國南、北方農業(yè)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A.北方農田多為旱地,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B.南方農田多為水田,一年一熟或一年兩熟
    C.北方作物以小麥、油菜為主
    D.南方作物以水稻、大豆為主
    29.能緩解華北平原春旱用水緊張狀況且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的措施是( ?。?BR>    A.增加地下水的開采量 B.縮減農田面積以降低農業(yè)用水量
    C.直接利用工業(yè)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廣噴灌、滴灌,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
    30.“一聲秦腔吼,嚇死山坡老黃牛,八尺漢子眼淚流,出嫁的姑娘也回頭”,這是對我國哪個地形區(qū)的描述( ?。?BR>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
    31.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分別描寫哪兩大區(qū)域的景觀( ?。?BR>    A.青藏地區(qū) 西北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西北地區(qū)
    C.南方地區(qū) 青藏地區(qū) D.北方地區(qū) 青藏地區(qū)
    32. “早穿棉襖,午披紗”反映的是西北地區(qū)的( ?。?BR>    A.氣溫日較差大 B.氣溫月較差大
    C.氣溫年較差大 D.氣溫年際變化大
    33.下列勝古跡,不位于北京的是( ?。?BR>    A.頤和園 B.故宮 C.天壇 D.秦始皇陵
    34. 2013年3月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體現了北京是我國的( ?。?BR>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經濟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
    35.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銀裝素裹的景色指的是何地冬季的景觀( ?。?BR>    A.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C.臺灣省 D.香港和澳門地區(qū)
    36.北京交通格局特點是( ?。?BR>    A.“井”字形格局 B.由環(huán)路和“井”字路組成的
    C.棋盤形格 D.由環(huán)路和放射路組成
    37.東北三省發(fā)展成為我國的重工業(yè)基地,主要依托( ?。?BR>    A.先進的科學技術 B.優(yōu)秀的人才
    C.豐富的礦產資源 D.雄厚的資金
    38.關于東北平原成為商品糧基地主要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地勢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較少,本地糧食消費少 D.開發(fā)歷史比較晚
    39.南方地區(qū)農作物一年兩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
    A.耕作歷史悠久,勞動力充足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積廣大       D.水熱條件好
    40.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工業(yè)城市密集的原因,正確的是( ?。?BR>    A.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B.地形以山地為主
    C.依靠大量引進人才,技術落后    D.資源豐富,能源充足
    下圖是我國四地氣溫降水量資料圖,甲、乙、丙、丁位于不同地理分區(qū),據此完成41~42題。
    41.甲、乙、丙、丁分別位于( ?。?BR>    A.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南方地區(qū)
    B.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青藏地區(qū)、西北地區(qū)
    C.青藏地區(qū)、南方地區(qū)、北方地區(qū)、西北地區(qū)
    D.南方地區(qū)、北方地區(qū)、青藏地區(qū)、西北地區(qū)
    42.四地中,丙地夏季氣溫最低,主要原因是( ?。?BR>    A.深居內陸 B.緯度高 C.地勢高 D.靠近沿海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的地形、氣候條件下,人們的生產方式不同。下圖為我國某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景觀圖??磮D回答43~44題。
    4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圖示地區(qū)一般位于我國的( ?。?BR>    A.南方地區(qū) B.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44.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該地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水稻 C.玉米 D.谷子
    45.下列有關北京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A.按地形區(qū)劃分,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南部
    B.按干濕地區(qū)劃分,北京屬于濕潤地區(qū)
    C.按溫度帶劃分,北京屬于暖溫帶
    D.按城市職能劃分,北京主要是一個重工業(yè)城市
    46.長江三角洲被稱為魚米之鄉(xiāng),是因為( ?。?BR>    A.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qū)和淡水魚產區(qū) B.河網密布
    C.湖泊星羅 D.地勢低平
    47.黃土高原嚴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  )
    A.荒漠化 B.酸雨 C. 氣候變暖 D.水土流失
    48.關于黃土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BR>    A.地勢平坦 B.千溝萬壑 C.雪山連綿 D.黑土廣布
    49.下列平原,不屬于東北平原的是(  )
    A.三江平原 B.河套平原 C.松嫩平原 D.遼河平原
    50.華北地區(qū)春季多發(fā)的自然災害是( ?。?BR>    A.地震 B.滑坡和泥石流 C.臺風 D.干旱
    二、綜合題(50分)
    51.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從四大區(qū)域來看,A是__________地區(qū)。
    (2)A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氣候,C地區(qū)的耕地類型是__________。
    (3)A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C地區(qū)的農作物熟制__________。
    (4)在①②兩地中,地形以平原為主的是__________。
    (5)②③兩地中,水土流失嚴重的是__________,森林資源豐富的是__________。
    (6)山脈名稱:E__________。
    (7)從C區(qū)域到B區(qū)域,年降水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
    (8)下列敘述與區(qū)域B無關的是( ?。?BR>    A.“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B.“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52.讀“黃土高原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寫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稱。
    A.___________山脈 B. ___________ (山脈) C.___________高原 D.___________河
    (2)寫出數字代表的省級行政區(qū)域。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3)黃土高原是世界上的__________區(qū)。從溫度帶看,屬于___________帶;從四大區(qū)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地區(qū);從階梯位置看,位于我國地勢的___________階梯。
    (4)關于黃土從何而來,有種“__________說”認為黃土的老家在__________。
    (5)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氣候原因是:__________。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答2點即可)
    (6)要做好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2條即可)。
    (7)黃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特色的民風民俗,請你列舉一例“黃土風情”:__________。
    53.讀“北方地區(qū)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共13分)
    (1)山脈名稱: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2)位于a山脈兩側的地形區(qū):d是__________,f是__________;位于b山脈兩側的地形區(qū):c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
    (3)請你列舉出兩種濕地的功能。__________(2條即可)
    (4)東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條件好,開荒面積廣大,雖然增加了糧食產量,但嚴重破壞了濕地環(huán)境。為保護濕地,應該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東北地區(qū)的主要氣候為_________,其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這種氣候__________的特點對農業(yè)生產極為有利。
    54.讀“我國南方地區(qū)圖”,完成下列各題。(每空1分,共8分)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區(qū)名稱。
    A.__________平原 B.__________盆地
    C.__________丘陵 D.__________高原
    E.__________山脈 F.__________三角洲
    (2)圖中B盆地被稱為“__________盆地”,F三角洲有“__________”的美譽。
    參考答案:
    一、1~10:DAABC CCBCC 11~20:DCBCC BBBDA 21~30:CDCBD DBADC 31~40:BADBA DCDDA 41~50:BCABC ADBBD
    二、51.(1)北方 (2)溫帶季風氣候 水田 (3)小麥 一年二熟或三熟 (4)① (5)② ③ (6)昆侖山脈 (7)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8)D
    52.
    (1)太行山 秦嶺 內蒙古高原 黃河
    (2)①甘肅 ②陜西
    (3)黃土堆積區(qū) 暖溫帶 北方 第二
    (4)風成說 遠在蒙古高原、中亞及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
    (5)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危害:摧毀農田和村莊,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6)措施:一方面,把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筑梯田、修堤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逐步退耕還林、還草,杜絕過度放牧等。
    (7)信天游、窯洞。(合理即可)
    53.
    (1)a大興安嶺,b太行山。
    (2)d是東北平原,f是內蒙古高原;c是華北平原,e是黃土高原。
    (3)功能: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
    (4)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制定法律法規(guī)等。
    (5)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雨熱同期
    54.
    (1)A.長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東南丘陵 D.云貴高原 E.秦嶺 F.長江三角洲
    (2)紫色盆地, “魚米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