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艙和商務艙為什么這么貴

字號:

來看看這樣一組機票價格———
    廣州到北京: 經濟艙1700元,商務艙2550元(南方航空);
    廣州到巴黎: 經濟艙9800元,商務艙21890元(法國航空);
    廣州到迪拜: 經濟艙8360元,商務艙25430元(阿聯酋航空)。
    我們都知道,頭等艙/商務艙比經濟艙貴出一大截,但在國內航線,商務艙一般只比經濟艙貴一半左右,而國際航線的價格往往出現二倍甚至三倍以上的差距。對普通游客來說,動輒幾萬元的國際機票商務艙堪稱天價。
    究竟是什么樣的服務或享受,配得起如此高昂的乘機費用?一起走近看一下———
    走近“貴艙”
    不少人都有疑問———頭等艙不就是座位寬敞一些、吃得好一點、可以送拖鞋和熱毛巾嗎?為什么賣得這么貴?更神奇的是還總有人買?
    通常來說,商務艙的票價是經濟艙的1.5倍,頭等艙是商務艙的1.5倍,因而大約相當于經濟艙的2.25倍。而有些國外航空公司的飛機上只設一級商務艙,卻是頭等艙的價格和享受,區(qū)別不大。
    頭等艙在飛機上檔次,無論從候機、乘機的硬件設施,還是空乘人員的服務、餐飲、休息盥洗等軟性服務方面,經濟艙都不能望其項背。但由于價格相對昂貴,乘坐者以公務人士居多,自己買單的多半是富豪階層。
    由于在針對頭等艙乘客設計服務的過程中,一些航空公司已不再僅僅是將空中飛行器當作交通工具,而是將其定位為空中飛行的五酒店、精英俱樂部、豪華餐廳和休閑之地,頭等艙乘客能夠享受到的,已經越來越超出期望。
    籠統而言,頭等艙的座位寬敞,旅客可在座位之間的桌子上處理文件、放置書本,累了可以平躺,而餐食上更加精美,并可享用多種美酒,有三到五名多語機組人員專為10到15位乘客服務,幾乎任何唐突的要求都能立即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