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主招生兩大模式解讀

字號:

自主招生兩大模式猜想
    版本1、上海交大模式
    據(jù)了解,今年上海交通大學新增工科實驗班,學生高考成績只占60%,理科考生只要達到本一線即可就讀。具體的做法是,考試時間安排在高考后,高考成績公布當天,從報名者中遴選綜合測試學生,然后再結(jié)合測試成績和高考成績得出綜合成績,即綜合成績=綜合素質(zhì)測試成績(滿分100分)/100×當?shù)馗呖伎偡帧?0%+高考投檔成績×70%。這種招生錄取在提前批進行,不影響之后的錄取。
    版本2、南科大模式
    作為中國教育改革試驗的南科大,其自主招生模式也頗具創(chuàng)新。投檔成績由綜合能力測試(30%)+高考成績(60%)+平時成績(10%),即“6+3+1”模式。和改革政策不同的是,此前南科大綜合能力測試時間安排在高考前。
    其實,不單南科大,今年不少學校推出了類似模式。招生時,都采用“綜合評價錄取”模式,即在高考分數(shù)基礎上,引入學校自身測評和高中成績?yōu)殇浫∫罁?jù)。
    各校對策
    各高校趕制明年自主招生細則
    對于自主招生,北大招辦表示,具體細則需要學校開招生委員會會議才能確定,將盡快向社會公布。清華招辦一負責人也表示,具體細則還需要研究,肯定會嚴格遵守國家教育的相關政策。
    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透露,明年在選拔方式上會有所變化,各省市的招生名額將按照“綜合評價”和“統(tǒng)考”兩種方式進行分配。比如說,明年在總名額變化不大的基礎上,有可能將一半左右的名額拿出來,按高考成績錄取。至于“綜合評價”招考的時間,丁仲禮表示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