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金錢的初中議論文:論金錢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關(guān)于金錢的初中議論文:論金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初中作文資源請搜索初中作文頻道與你分享!
    金錢統(tǒng)治著我們的生活。
    你盡可以咒罵它、責備它,你能宣稱自己高于金錢,對它不屑一顧。你能從道義上、智慧上盡其所能把它貶得一無是處。但是,不管你怎么說怎么做,金錢仍然處于我們生活的中心。然而,金錢并不處于重要性的中心,它與那些使生活值得珍惜的持久價值毫無關(guān)系。
    這是我們面臨的巨大難題之一。我們怎樣讓自己和并不重要卻又居于生活中心的金錢相互協(xié)調(diào)呢?
    我遇見過許多擁有巨大財富卻由于害怕會變窮而吝于給出分文的富翁;也看見過許多貧民百姓,他們卻似乎總有什么可以與人分享。我見過很多慷慨的富人、犯罪的窮人、騙子和圣人。有一件事卻是共同的:決定他們處理金錢的方式的是他們對待金錢的心態(tài),而不是他們擁有金錢的多少。
    金錢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反映了一個嚴酷的現(xiàn)實——有錢或者沒有。但在感情和心理的層面上,金錢卻純粹是一種模糊的概念。你想讓它成為什么它就成為什么。
    想象兩個不同的人,第一個人的生活完全圍繞著自己的欲望,他有一個內(nèi)心的財務(wù)系統(tǒng),計算出滿足欲望所需要的錢數(shù)。他總是覺得自己很窮,除非他擁有更多的錢財。
    在金錢的最基本層面上,他感到貧窮,直到他能把目前擁有的錢財增加到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為止。他也許是個百萬富翁而且正在向千萬邁進,但在他的頭腦里,他仍是貧窮的。
    另一個人,她把金錢看作度日的基本手段。如果口袋里有多余的一塊錢,她就會覺得滿意。如果多了十塊錢,那她覺得自己簡直很富有了。
    她沒有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欲望上面,所以她不必用這個欲望來衡量自己的錢財。她有了多余的一塊錢,那她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花掉它。
    這兩個人的區(qū)別并不在于他們的實際財富,而是他們對待金錢的心態(tài)。他們可能擁有同樣多的財富,但是一個人用欲望來衡量,另一個人卻用需要來衡量。
    用欲望來衡量自己財產(chǎn)的人永遠不會快樂,因為總有另一個欲望向他招手。用需要來衡量自己財產(chǎn)的人可以通過控制自己的需要來控制自己的生活。
    有些需求是必須滿足的,人們即使把財務(wù)需求削減到最低也不能回避滿足家庭的衣食需求的殘酷現(xiàn)實。
    當你沒有足夠的錢來度日的時候,金錢成了你生活的中心,因為你受到缺衣少食的困擾,你的心里很快就充滿了絕望和怒火。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充滿了貧困帶來的絕望和怒火,你必須比它更強大。去與自己的希望取得溝通吧。你必須回顧自己的內(nèi)心,尋找你的自尊,相信你能,而且一定會做得更好。然后你必須向前看,與自己的自信取得溝通。
    世界上充滿了絕望的人們。即使想幫助他們的人也只能盡自己所能。他們只能對所看到的做出回應(yīng)。如果看到了饑餓的人,他們會讓他吃飽;看到了憤怒的人,他們會躲開;看到了有希望的人,他們會幫助他實現(xiàn)自己的希望。
    表現(xiàn)出你的希望,而不是你的憤怒和絕望,貧困很快會離開你的生活。
    談到打敗貧困帶來的絕望,工作才是你惟一的真正朋友。工作——任何工作——能重建被憤怒摧毀的自尊。不管這項工作多么微不足道,它建立了一個發(fā)展成長的框架,讓你得以站立,從這里你可以向上攀登。
    如果貧困抓住了你,不要尋找金錢,要尋找工作。金錢自然會跟隨而來。這樣你就能把金錢從生活的中心地位移出去,讓它回到原來的位置。這樣你就能過有意義的生活。
    金錢,就像對付窮人那樣,也能輕易地統(tǒng)治有錢人。即使你不在乎金錢,在某一時刻它仍會按照自己的規(guī)律讓你分心。金錢會積累,因此你必須計劃如何投資,必須按照掙錢的多少付稅。金錢會成為某種財產(chǎn),有它自己的規(guī)律。你還必須警惕地照顧到它,否則它會很快占據(jù)你頭腦的中心位置,雖然你原以為有了錢就會使自己自由。
    那么,該如何應(yīng)對金錢呢?雖然沒有嚴格的固定不變的規(guī)則,但是有幾條指導原則還是應(yīng)當牢記于心。
    首先一條是:知道作為富人應(yīng)當怎樣,與知道作為窮人應(yīng)當怎樣同樣重要。
    財務(wù)上的幸福安寧只不過是在生存的脊背上保持平衡的過程而已。你隨時都有摔下來的可能。
    如果你知道作為窮人如何保持尊嚴和風度,那么,除了財務(wù)上的巨大災難,什么也干擾不了你內(nèi)心的寧靜。
    知道作為窮人應(yīng)當怎樣,意味著發(fā)展無誤的本能,區(qū)別什么是不可缺少的,什么只是令人高興而需要的。它意味著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生活,如何修理并維護你周圍的一切,如何聰明地采購,如何在力所不及的時候不采購,如何享受生活提供的樸素的歡樂。
    它意味著不要總是想著你所缺少的,而要從你所擁有之中發(fā)現(xiàn)驚喜。它意味著知道如何去過有品位、有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而不是把生活置于金錢的基礎(chǔ)之上。
    如果你學會當它來臨的時候不要忘記貧困,這點使你更敏銳、更強大、更加自力更生。它會使你更能品味生活的樸素的饋贈。但你必須學會如何按照其規(guī)律去生活,學會擁抱生活強加給你的各種制約。
    第二個原則是:在你的個人生活中遠離債務(wù)。財務(wù)上的幸福和心靈的寧靜,其的敵人是債務(wù)而不是貧窮。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強大的力量在告訴你有關(guān)借債的好處。他們會告訴你借債使你在債權(quán)人的眼里建立了合法性。他們會說,你能以今天的價格享受明天的歡樂。
    他們會提出各種有說服力的論據(jù),介紹各種有誘惑力的動機。他們會給債務(wù)穿著打扮一番而稱之為信譽。但所有這一切無非是同一件事:你抵押自己的未來以償還當前的支出,而這是你絕不想做的。
    債務(wù)能為你牟利,因為它使你能在機遇出現(xiàn)的時候抓住它,債務(wù)能在目前幫助你而把問題推到你希望情況有所改善的將來。
    但是,債務(wù)決定了你的未來,而當你的未來已被決定的時候,希望就會死亡。你已經(jīng)承諾了你未來的生活目的是掙錢以償還過去的債務(wù)。
    如果可能,請遠離債務(wù)。再也沒有比看到這樣的人更讓人傷心的了,他們眼神呆滯、扛著債務(wù)的磨盤走向無盡的遠方,其夢想和希望早已在這種日子中消磨殆盡。
    這是第三個原則:金錢趨于遠離那些囤積它的人,卻會走向那些分享它的人。
    如果你是一個金錢的囤積者,你的心里上著一把鎖;沒有什么能進入,也沒有什么能出來。如果你是一個分享者,你把別人也變成分享者,于是金錢自由地流動起來了。
    金錢就像一種語言, 人們通過它相互溝通;說著同樣語言的人趨向于聚在一起。如果你的金錢說著保護和囤積,你將發(fā)現(xiàn)周圍人的金錢都在說著同樣的語言。你們互相看著,戴著頭罩,緊握著拳頭。這就是你們共同的價值觀。
    如果你的金錢說著分享,你將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們都愿意自己的金錢說著分享,于是你的生活充滿了可能和希望。
    記在心里的第四個原則是:金錢有來又有往。你決不要由于害怕失去而緊握不放。
    我經(jīng)常想起那個生活在我家附近的老人。他的生活比貧困好不了多少,是個小氣鬼。他的謀生手段是銷售狗屋。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較貧窮的地區(qū),人們沒有多少錢花在房屋上,更不用說狗屋了。然而,這個人仍堅持以周圍居民付不起的價格出售狗屋。
    有一次我正好需要一個狗屋。我不知道他的價格,到了他那兒以后,我說“只有這么多錢”——正好短五塊。他說“我的價格就是這樣”,然后就關(guān)上了門。
    現(xiàn)在我開車經(jīng)過他的住地,看見他的院子里堆滿了狗屋,房子也快倒塌了。他深陷貧困之中,但他不愿改變自己的價格。他已經(jīng)在自己的頭腦里樹立了一個價格,但沒有人認同。他的生活不可能有所改善,除非他擺脫自己不愿接受任何損失的信念。他將死在一大堆狗屋之中,而這些狗屋將在一次舊貨甩賣中以五塊錢一個的價格賣出去。
    從這個老人身上學點什么。他把自己的視線固定在狗屋上,而不去看這些狗屋能讓他達成的目的。任何事物的價值只是它們能在生活中幫助你,而已。如果你愿意拋棄自己的過去,即使有所損失,你是在讓自己獲得自由,你的生活仍在繼續(xù)向前。如果你堅持財產(chǎn)的什么抽象的合理性,你就會成為財產(chǎn)的奴仆,會陷入自己建造的牢籠。
    無論你選擇如何對待金錢,你必須永遠牢記一個基本的真理:金錢不過是一種商品,一種公認的交換信物。只有交換,金錢才有意義。偉大的給予者和分享者,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利用金錢把陽光帶給這個世界。守財奴,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用金錢關(guān)閉了你我之間的門。
    做一個偉大的給予者和分享者吧。其他一切自然會來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