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教程:中國漫畫發(fā)展史

字號:


    簡筆而注重意義之繪畫,其“漫”字,與漫筆、漫談這“漫”字用意相似。漫筆、漫談 在文體中是隨筆、小品文,而漫畫是 畫中之隨筆、之小品,一般亦隨意取材、篇幅短小,通過寫實、比喻、象 征、假借、夸張、點睛諸法表現(xiàn)精粹內(nèi)容。   我國繪畫源起,三代以前因記載弗詳,已不可一一稽考。求諸史實,有可得而述者,當肇創(chuàng)于虞舜時期。史載有巢氏創(chuàng)木器、圖輪環(huán),伏羲氏觀星象鳥獸之跡而畫八卦,是殆我國繪畫 之發(fā)端。迨倉頡出,觀魁 星曲軸之勢,察龜文山川之跡,隨體詰詘而制象形文字,我國繪畫的雛形已具。由是日漸發(fā)展,迄今四千余年歷史,繪畫于藝術(shù)中蔚成大國,影響世界頗 遠。   而漫畫在我國,不足百年歷史。最早推至清朝末年,陳師曾氏在上海刊行的《太平洋報》上有即興隨意之作,小形、著墨儉省而意趣頗濃。惜其戰(zhàn)火頻仍,塵封煙襲,刊物散失,難窺全貌,只是魯迅、鄭振鐸氏所輯《北京箋譜》內(nèi),搜集陳氏類似漫畫之作,尚能一睹初期漫畫之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