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新信息請點擊高一考試網(wǎng)
    本試卷共六道大題,24小題,共8頁,滿分為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璀璨 棄甲曳兵 溫馨 禍起簫墻
    B. 庠序 分崩離析 湮沒 至理名言
    C. 編纂 語焉不祥 萎縮 買櫝還珠
    D. 枷鎖 怒濤排壑 拯救 安知若素
    2、選出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
    A. 膚(fū)淺 抹(mā)殺 詛(zú)咒 深切悼(dào)念
    B. 誣蔑(miè) 磐(pán)石 贖(shú)罪 堅毅不撓(ráo)
    C. 社稷(jì) 餓莩(fú) 孝悌(tì) 賊氛方熾(chè)
    D. 虎兕(sì) 勖(xù)勉 雞豚(tún) 荒煙蔓(màn)草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河內(nèi)兇,則移粟于河東。
    B. 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C. 既痛逝者,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D. 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殺有功之人。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這次再版的長篇小說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氣的,如陳忠實的《白鹿原》、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B.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課程設置,要有前瞻性,要為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這一辦學宗旨服務。
    C. 巨能體飲平衡飲料作為競賽指定飲料將為運動員在長跑過程中保持身體良好狀態(tài)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D. 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國際反恐怖主義力量要更加緊密地聯(lián)合起來,才能保證世界范圍內(nèi)的和平。
    二、古詩文閱讀(33分)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10題。(21分)
    孟嘗君名文,姓田氏。齊王惑于秦、楚之毀,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之權(quán),遂廢孟嘗君。諸客見孟嘗君廢,皆去。馮諼乃西說秦王曰:“王亦知齊之廢孟嘗君乎使齊重于天下者孟嘗君也今齊王以毀廢之其心怨必背齊背齊入秦則齊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秦齊地可得也君急使使載幣陰迎孟嘗君,不可失時也?!鼻赝醮髳?,乃遣車十乘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馮諼辭以先行,至齊,說齊王曰:“今臣竊聞秦遣使車十乘載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孟嘗君不西則已,西入相秦則天下歸之,臨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復孟嘗君,折秦之謀,而絕其霸強之略。”齊王曰:“善?!?BR>    王召孟嘗君而復其相位,而與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戶。自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后召而復之,馮諼迎之。未到,孟嘗君太息嘆曰:“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見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今賴先生得復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復見文乎?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瘪T諼結(jié)轡下拜。孟嘗君下車接之,曰:“先為客謝乎?”馮諼曰:“非為客謝也,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嘗君曰:“愚不知所謂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朝趣市朝者乎?明旦,側(cè)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后,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賓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嘗君再拜曰:“敬從命矣。聞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節(jié)錄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嗚呼!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節(jié)選自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馮諼乃西說秦王 說:勸說
    B. 君急使使載幣陰迎孟嘗君 幣:錢幣
    C. 先為客謝乎 謝:道歉
    D. 君獨不見夫朝趣市朝者乎 趣:同“趨”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 ①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 ②蚓無爪牙之利
    B. ①載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 ②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C. ①馮諼乃西說秦王 ②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
    D. ①今賴先生得復其位 ②品其名位,猶不失為曹從事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孟嘗君被罷免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孟嘗君被認為聲名蓋過了齊王,二是獨攬了齊的政權(quán),三是齊王被秦、楚散布的流言蜚語迷惑。
    B. 眾賓客的離去反襯了馮諼的忠誠,西行游說的成功更說明了他的能力。馮諼并不同于那些雞鳴狗盜之輩。
    C. 孟嘗君有食客三千,體現(xiàn)了他的禮賢下士,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他并無識人的眼光,而他準備狠狠地侮辱棄他而去的賓客,又反映了他心胸狹隘,無容人之量。
    D. 馮諼不僅善于游說,而且善于勸諫。他巧用比喻勸說孟嘗君,并真心祝愿對方能像過去一樣遇到許多門客。孟嘗君終接受了他的建議。
    8、聯(lián)系全文看,下列對文末王安石一段話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以政治家的眼光,評價歷史現(xiàn)象,對“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B. 孟嘗君相位先廢后復,并“脫于虎豹之秦”,這都依賴于雞鳴狗盜之輩。所以說他只能算是“雞鳴狗盜”之輩。
    C. 士不在多而在于精。齊倘若憑靠自己的實力,再加上有真才實學的士人的輔助,當可稱霸天下并終制服秦。
    D. 啟示后人,雞鳴狗盜之輩并非真正的士,安邦定國需要有真才實學的士人。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3分)
    (2)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3分)
    10、給下面一段話斷句加標點。(3分)
    王亦知齊之廢孟嘗君乎使齊重于天下者孟嘗君也今齊王以毀廢之其心怨必背齊背齊入秦則齊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秦齊地可得也
    (二)古詩閱讀(8分)
    1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
    待儲光羲不至
    王維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注]①要欲:好像。 ②了自:已經(jīng)明了。
    (1)從“了自不相顧”一句可知,詩人大概已推知友人不會來看望自己了,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作者作出此判斷的理由。(2分)
    (2)全詩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詩人是通過哪些具體細節(jié)來表達這種感情的?(6分)
    12、根據(jù)課文默寫填空。(4分)(任選兩小題填空)
    ①丘也聞有國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氏將伐顓臾》
    ②吾恐季孫之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豆讶酥趪病?BR>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献印?BR>    三、現(xiàn)代文必考閱讀(18分)
    手機引起的文化思考
    ①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傳媒技術的每發(fā)展,必然帶來一場革命,并對社會和文化生活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媒介即訊息”,馬歇爾·麥克盧漢這一論斷便是對傳播媒介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②20世紀末出現(xiàn)的手機,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介入了人們的生活,并影響到了社會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③手機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被賦予了文化的意義. 那個笨重的“大哥大”曾經(jīng)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征. 作為高新技術產(chǎn)品的初次亮相,即便功能和造型都有很大的缺陷,在彼時彼刻也仍然價格不菲,儼然成為時尚潮流與尖端科技的標志。這樣一來,“大哥大”作為文化符號的意義便被自然而然地賦予了.
    ④手機的出現(xiàn)打破了公共和私人領域的界限. 手持手機可以在公共場合接打電話、發(fā)送短信;也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用手機收聽MP3或者打電子游戲;攝像功能,更是可以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記錄形象;藍牙技術還可以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取得私人信息. 利用手機,你可以在群體之中做完全屬于私人的事情,卻并不“離群”,因為在使用手機的同時,你并沒有離開群體,而且仍然可以參與群體的交流和其他活動. 于是,公共場合手機的使用,使群己之界變得更為模糊不清,處在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tài)之中.
    ⑤手機短信的出現(xiàn),是人類文化的又革命. 手機短信第將文本傳播的形式引領到一個與聲像傳播同等的平臺參與了競爭. 它不僅克服了文字傳播時間上的限制,更是兼?zhèn)淞穗娫捦ㄓ嶞c到點私人交流的特點,而且由于是無聲傳播,則比電話更好地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擾,同時也避免了對第三者的干擾。
    ⑥手機短信具有作為文本的根本屬性,“它是用文字寫就的,也就是說,它的創(chuàng)造和理解來自于我們的一種心態(tài)?!蔽谋緜鞑鞑フ吆褪軅髡邅碚f都是一種心緒的寫照. 它結(jié)合文字和符號表達意義,這種表達所傳遞的心態(tài)是完全不同于聲音和影像的. 而且由于手機短信的非正式性和即時性,往往使編輯的過程更加隨意,和網(wǎng)絡文字傳播相似,手機短信文本中也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符號和語詞. 比如,表情符號“:)”(微笑)、“:(”(不悅),抑或“88”(拜拜),“3X”(謝謝)等等. 或許有語言學家擔心這些不規(guī)范文字的使用會污染語言的純潔性,但文字本身的功能就是傳情達意,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文字和符號的新用法,給傳統(tǒng)的文字帶來了活力和趣味,巧妙地表達了傳播者的情緒和意圖。
    ⑦手機的隨時隨地性以及它現(xiàn)在的多媒體功能,使它具有了獲取廣泛信息的能力,并“把整個世界轉(zhuǎn)化成一個可隨時向你做出回應的環(huán)境,至少是對你想知道的事情做出回應的環(huán)境”. 于是“每一只手、每一個衣袋不僅成為一個電話亭,而且成為+家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吧?!闭莆帐謾C,我們就可以身處異地而仍輕易地獲取本地甚至各地的信息,魚與熊掌兼得在信息獲取方面成了可能.
    ⑧縱觀歷史,每一種新傳媒技術的出現(xiàn)都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一個飛躍,在知識領域產(chǎn)生革命性變革,人際交往方式進一步拓展,并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思想和行為觀念. 手機作為一種新媒體,—種低準入門檻的信息終端,使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意方式任何人表達任何內(nèi)容成為現(xiàn)實,這是科技史和傳播的又一個里程碑。當然,和所有其他的技術發(fā)明一樣,手機在給人類社會開創(chuàng)了一片新的前景的同時也埋下了許多消極的隱患,由此引發(fā)的思考和想象,值得我們深入而審慎地探討.
    (選自《東方早報》,有刪節(jié))
    13、實用探究題(15分)
    (1)“手機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被賦予了文化的意義”這句話中的“文化的意義”指的是什么? (4分)
    (2)文章②中認為手機“介入了人們的生活,并影響到了社會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根據(jù)下文的分析,試分別從這兩方面概括它的影響? (7分)
    (3)文章④中介紹了手機的哪些功能? (4分)
    14、根據(jù)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手機的出現(xiàn)是人類文化的第革命,手機短信的出現(xiàn)是人類文化的又革命。
    B、手機的隨時隨地性使它具有了獲取廣泛信息的能力,掌握手機,我們就可以身處異地而仍輕易地獲取本地甚至各地的信息。
    C、手機短信文本中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符號和語詞,語言學家們擔心這些不規(guī)范文字的使用會污染語言的純潔性。
    D、手機的出現(xiàn)給人類社會開創(chuàng)了一片新的前景,但同時也埋下了許多消極的隱患,它引起的思考和想象,值得我們深入而審慎地探討。
    四、選考閱讀題(15分)
    (一)科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題。(15分)
    成語是習用的固定詞組,在漢語中多數(shù)由四個字組成。
    “四字格”是漢語成語的常見形式,也是漢語使用者喜歡的形式之一。呂叔湘先生曾這樣指出:“四音節(jié)好像一直都是漢語使用者非常愛好的語音段落。高的詩集《詩經(jīng)》里的詩以四音為主。啟蒙課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龍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臺樓閣常有四言的橫額。流傳廣的成語也是四言為多?!睘槭裁础八淖指瘛眰涫苁褂谜呦矏勰?其中有諸多原因。首先,因為它是具有漢語文化特點的莊重典雅的形式,它符合漢語文化中“以偶為佳”、“以四言為正”的審美要求?!耙耘紴榧选笔枪湃顺缟袑ε嫉拿缹W觀,本質(zhì)上也是認識世界的哲學觀。古人對客觀美的認識,就是成雙成對的:“天”和“地”,“方”和“圓”,“日”和“月”,“山”和“川”等等。反映在文學藝術上,對聯(lián)要求上下兩聯(lián)字數(shù)、結(jié)構(gòu)相同,平仄相對;詩歌講究對仗,尤其是律詩,是一定要用對仗的。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視四言,是因為“四言”是惟一的字數(shù)較少但既能四分又能兩次偶分的一種形式,能體現(xiàn)“以偶為佳”的要求。從語言內(nèi)部考察,“四字格”結(jié)構(gòu)靈活多變,它幾乎能配置任何一種語法關系,滿足結(jié)構(gòu)變化的需要。再從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間,體現(xiàn)出漢語聲調(diào)特有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由此可見,漢語成語在形式上選擇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漢語文化的土壤中。從現(xiàn)代心理特點來分析,它能提高記憶的效率??梢姡八淖指瘛弊鳛闈h語文化特有的一種“經(jīng)典”形式,確有它的精妙之處。
    從內(nèi)容上看,成語也是漢族語言文化的精華所在。出自諸子寓言的成語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這些成語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閃動著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話傳說的成語如點石成金、南柯一夢等,這些成語往往反映某種精神或說明某個道理,使人們受到鼓舞或得到啟示。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如一鼓作氣、紙上談兵等,這些成語,有些是歷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則是歷史人物的言行。還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語,大多來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這些名篇,也是我們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珍品”。由這些“珍品”錘煉出的成語,往往是作品的精華所在。如儒家經(jīng)典《論語》一書產(chǎn)生的成語,收在《成語探源辭典》中的有166條。這些成語,有的就是《論語》中的原文,如哀而不傷;有的把較長的句子精簡壓縮,變成四音節(jié)成語,如患得患失;還有的是把出處不同,而意思相關的雙音詞合在一起,構(gòu)成四音節(jié)成語,如屏氣凝神。還有一些其他方法,但無論是用哪種方法,其結(jié)果都保留了原文中的精華部分。
    15、下面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 )( )(4分)
    A. 成語是具有漢語文化特點的莊重典雅的形式,它符合漢語文化中“以偶為佳”、“以四言為正”的審美要求,所以備受漢語使用者喜愛。
    B. 漢語文化崇尚“以偶為佳”,所以詩歌講究對仗;對聯(lián)要求上下兩聯(lián)字數(shù)、結(jié)構(gòu)相同,平仄相對。
    C. “四字格”是一種既能四分又能兩次偶分的語言形式,能體現(xiàn)“以偶為佳”的要求。
    D. 從音律上看,“四音節(jié)”大多能平仄相間,體現(xiàn)出漢語聲調(diào)特有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
    E. 正因為“四字格”具有種種獨特的魅力,深受漢語使用者的喜愛和認同,漢語成語終在形式上選擇了“四字格”。
    F. 成語反映了某種精神或說明了某個道理,常常能使人們受到鼓舞或教育。
    16、這篇文章結(jié)構(gòu)井然,從成語的 到 ,較為詳盡地說明了成語
    ,也說明成語 。 (6分)
    17、根據(jù)第三段內(nèi)容,請從諸子寓言、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古代作品中任選兩個角度各另舉一個成語并簡析其意義。(5分)
    (二)文學類作品閱讀(15分)
    老家(孫犁)
    前幾年,我曾謅過兩句舊詩:“夢中每迷還鄉(xiāng)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近幾天,又接連做這樣的夢:要回家,總是不自由;請假不準,或是路途遙遠。有時決心起程,單人獨行,又總是在日已西斜時,迷失路途,忘記要經(jīng)過的村莊的名字,無法打聽?;蛘呤怯鲆娪晁?,道路泥濘;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時鞋太大,有時鞋太小,有時倒穿著,有時橫穿著,有時系以繩索。種種困擾,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著急,我還是躺在原來的地方,原來的床上,舒一口氣,翻一個身。
    其實,“文化*”以后,我已經(jīng)回過兩次老家,這些年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經(jīng)沒有親人,回去連給我做飯的人也沒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認識的老年人,越來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認識,見面只能寒暄幾句,沒有什么意思。
    前兩次回去:是陪伴一位正在相愛的女人,是在和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我們在村莊的周圍走了走,在田頭路邊坐了坐。蘑菇也采過,柴火也拾過。第二次,我一個人,看見親人丘隴,故園荒廢觸景生情,心緒很壞,不久就回來了。
    現(xiàn)在,夢中思念故鄉(xiāng)的情緒,又如此濃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實在說不清楚。
    我是十二歲離開故鄉(xiāng)的。但有時出來,有時回去,老家還是我固定的巢,游子的歸宿。中年以后,則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經(jīng)戰(zhàn)亂,行居無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樣說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從我這一輩起,我這一家人,就要流落異鄉(xiāng)了。
    人對故鄉(xiāng),感情是難以割斷的,而且會越來越縈繞在意識的深處,形成不斷的夢境。
    那里的河流,確已經(jīng)干了,但風沙還是熟悉的;屋頂上的炊煙不見了,灶下做飯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頂上長著很高的草,破舊不堪;村人故舊,都指點著說:“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來了?!?BR>    我越來越思念我的故鄉(xiāng),也越來越尊重我的故鄉(xiāng)。前不久,我寫信給一位青年作家說:“寫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為寫文章,得罪鄉(xiāng)里。遇有此等情節(jié),一定請你提醒我注意!”
    近有朋友到我們村里去了一趟,給我?guī)组g老屋拍了一張照片,在村支書家里,吃了一頓餃子。關于老屋,支書對他說:“前幾年,我去信問他,他回信說,也不拆,也不賣,聽其自然,倒了再說??磥?,他對這幾間破房,還是有感情的?!?BR>    朋友告訴我:現(xiàn)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幾間破房子留在那里,實在太不協(xié)調(diào)了。
    我解嘲似地說:“那總是一個標志,證明我曾是村中一戶。人們路過那里,看到那破房,就會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會把我忘記了?!?BR>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舊的終歸要消失。
    18、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 “夢中每迷還鄉(xiāng)路,愈知晚途念桑梓”,這兩句詩,使人不禁自然聯(lián)想到李白“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的詩句,它們?nèi)冀钢鴿饬叶p綿的思鄉(xiāng)之情。
    B. 文章以詩開頭,從夢境寫起,娓娓道來,情真意切,特別是對“文化*”后兩次回老家的描寫,把對老家的思念置于社會的大背景中,使主題得以深化。
    C. 文章第五段作者從自己的12歲寫起,敘述自己一生各個重要階段和老家若即若離的種種聯(lián)系,寫得簡約而概括,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作者自始至終的思鄉(xiāng)之情。
    D. 作者以不斷的夢境和悠悠的回憶,來化解思鄉(xiāng)而又不想再回去這種內(nèi)心世界的矛盾,通過內(nèi)心潛意識的沖突來點染思鄉(xiāng)之情,寫得真實可信,富有感染力。
    E. 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作者說:“那總是一個標志,證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會把我忘記了?!币幌捯馕渡铋L,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鄉(xiāng)父老遺忘的擔心。
    19、第八段中,作者對老家河流、風沙、屋頂、炊煙、做飯的人……的回憶,主要運用什么樣的描寫手法?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5分)
    20、統(tǒng)觀全文,簡要分析作者對老家有什么樣的復雜的心情?(6分)
    五、語言知識運用(12分)
    21、把下面三個短句改為一個語意連貫的長句。(可以增刪詞語,改變語序,但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4分)
    我國故宮博物院里,收藏著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納地區(qū)的陶罐。它制作于公元前32世紀。陶罐的形狀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國的風格。
    長句為:
    。
    22、有些書評只言片語便能表現(xiàn)一部作品的寫作特點,揭示其主題或?qū)懽髂康?。如?BR>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歷史的長城。
    《老殘游記》——帝國的后一瞥。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個時代的奮斗。
    請參照以上示例,選擇你熟悉的兩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各寫一則一句話書評。(4分)
    23、仿照下面句式,寫兩個句子。(4分)
    黃河遇到了李白,才會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千古絕唱;
    長江遇到了蘇軾,才會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蓋世詞章;
    六、作文:(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蠶蛹依戀繭的溫暖,難以變成翩飛的蛾/航船依戀港灣的平靜,難以到達遠方的彼岸/
    雪水只有離別雪山,才能匯入江河湖海/柳絮只有離別柳枝,才能播種綠色的希望。
    讀了以上文字,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觸?請以“依戀”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試題答案】
    本試卷共六道大題,24小題,共8頁,滿分為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
    一、基礎知識(12分)
    1、B
    2、D
    3、B
    4、B(A項“這次再版的長篇小說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氣的”,這里強調(diào)的是作者,應改為如《白鹿原》的陳忠實、《平凡的世界》的路遙。C項“將”與“了”矛盾?!皩ⅰ笔乾F(xiàn)在還沒有成為現(xiàn)實,“了”是已變?yōu)楝F(xiàn)實,要刪去“了”或“將”。D項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可以在“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國際反恐怖主義力量要更加緊密地聯(lián)合起來,”與“才能保證世界范圍內(nèi)的和平?!敝屑由稀爸挥羞@樣”)
    二、古詩文閱讀(33分)
    (一)文言文閱讀(21分)
    5、B(禮物)
    6、A(取消獨立性/定語后置的標志)
    7、D“并真心祝愿對方能像過去一樣遇到許多門客”一句說法有誤。
    8、B“孟嘗君相位先廢后復”并非依賴于雞鳴狗盜之輩。
    9、(6分)
    (1)不是人們喜歡早晨而厭惡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東西市中已經(jīng)沒有了。
    (2)雞鳴狗盜之輩出于他的門下,這正是(真正的)士人不到他門下的原因啊。
    10、(3分)王亦知齊之廢孟嘗君乎?使齊重于天下者,孟嘗君也。今齊王以毀廢之,其心怨,必背齊;背齊入秦,則齊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秦,齊地可得也。
    【參考譯文】
    孟嘗君姓田,名文。齊王受到秦國和楚國毀謗言論的蠱惑,認為孟嘗君的名聲壓倒了自己,獨攬齊國大權(quán),終于罷了孟嘗君的官。那些賓客看到孟嘗君被罷了官,一個個都離開他。馮諼就乘車向西到了秦國游說秦王說:“大王也知道齊國罷了孟嘗君的官吧?使齊國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嘗君。如今齊王受到毀謗言論的盅惑而罷了他的官,他心中無比怨憤,必定背離齊國;他背離齊國進入秦國,那么齊國的國情,朝廷中上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狀況都將被秦國所掌握,您將得到整個齊國的土地。您趕快派使者載著禮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嘗君,不能失掉良機啊!”秦王聽了非常高興,就派遣十輛馬車載著百鎰黃金去迎接孟嘗君。馮諼告別了秦王而搶在使者前面趕往齊國,回到齊國,勸說齊王道:“我私下得知秦國已經(jīng)派遣使者帶著十輛馬車載著百鎰黃金來迎接孟嘗君了。孟嘗君不西去就罷了,如果西去擔任秦國宰相,那么天下將歸秦國所有。臨淄、即墨就危在旦夕了。大王為什么不在秦國使者沒到之前,趕快恢復孟嘗君的官位,挫敗秦國的陰謀,斷絕它稱強稱霸的計劃。”齊王聽后說:“好?!?BR>    于是召回孟嘗君并且恢復了他的宰相官位,同時還給了他原來封邑的土地,又給他增加了千戶。自從齊王因受毀謗之言的蠱惑而罷免了孟嘗君后,那些賓客們都離開了他。后來齊王召回并恢復了孟嘗君的官位,馮諼去迎接他。還沒到京城的時候,孟嘗君深深感嘆說:“我素常喜好賓客,(樂于養(yǎng)士),接待賓客從不敢有任何失禮之處,有食客三千多人,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賓客們看到我一旦被罷官,都背離我而離去,沒有一個顧念我的。如今靠著先生得以恢復我的宰相官位,那些離去的賓客還有什么臉面再見我呢?如果有再見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臉,狠狠地羞辱他?!甭犃诉@番話后,馮諼收住韁繩,下車而行拜禮。孟嘗君也立即下車還禮,說:“先生是替那些賓客道歉嗎?”馮諼說:“并不是替賓客道歉,是因為您的話說錯了。說來,萬物都有其必然的終結(jié),世事都有其常規(guī)常理,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孟嘗君說:“我不明白你說的是什么意思。”馮諼說:“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時候,這是活物的必然歸結(jié);富貴的人多賓客,貧賤的人少朋友,事情本來就是如此。您難道沒看到人們奔向市集嗎?天剛亮,人們向市集里擁擠,側(cè)著肩膀爭奪入口;日落之后,經(jīng)過市集的人甩著手臂連頭也不回。不是人們喜歡早晨而厭惡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東西市中已經(jīng)沒有了。您失去了官位,賓客都離去,不能因此怨恨賓客而平白截斷他們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對待賓客像過去一樣?!泵蠂L君連續(xù)兩次下拜說:“我恭敬地聽從您的指教了。聽先生的話,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導嗎?!?BR>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節(jié)選譯文:
    世人都稱許孟嘗君能夠贏得士人,士人因為這緣故而歸順他,(孟嘗君)終依賴這些士人的力量,而從虎豹般的秦國脫身。哎!孟嘗君只是雞鳴狗盜之輩的頭子罷了,哪里足以說他贏得了士人?如果不是這樣,依仗齊國的強大,得到一個(真正的)士人,應當能夠稱霸天下而制服秦國,哪里還要借助這些雞鳴狗盜之輩的力量呢?雞鳴狗盜之輩出于他的門下,這正是(真正的)士人不到他門下的原因啊!
    (二)古詩閱讀
    11、唐詩閱讀
    (1)①從時間看,天色已晚,早上友人不來看望,晚上不便出門,來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扣“晚鐘鳴上苑”或詩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
    ②從天氣看,下起細雨,道路泥濘,出門不便,由此也可猜見友人不來做客???疏雨過春城"分析作答。(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只摘抄頸聯(lián)而不作分析的給1分。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2)①全詩表達了詩人盼望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誠摯之情,以及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失落之情。(3分,意思對即可。答到“期待(誠摯)”和“悵惘失落”給3分,只答到其中一個方面,給1分,)
    ②清早就已經(jīng)打開層層的屋門迎接友人,焦急地等待著;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可見詩人期待之切;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流露出詩人久候友人不至的悵惘失落之情。(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語言表述為1分,三點可分別扣"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和頷聯(lián)作答。)
    12、古詩默寫。(4分)
    略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必考)(18分)
    13、實用探究題
    (1)(4分)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征;是時尚潮流與尖端科技的標志。
    (2)對社會生活的影響(7分,答對一點2分,兩點答對4分,意思對即可,不要求用原文的話):①手機的出現(xiàn)打破了公共和私人領域的界限,使群己之界變得更為模糊不清,存在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tài)之中;②手機具有獲取廣泛信息的能力,使我們可以身處異地而仍輕易地獲取本地甚至各地的信息。
    對文化的影響(3分答對一點1分,兩點答對3分,意思對即可,不要求用原文的話):
    ①手機短信具備文本傳播和電話通訊的優(yōu)點,又沒有它們的缺點:②手機短信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的符號和詞語,給傳統(tǒng)的文字帶來了活力和趣味,巧妙地表達了傳播者的情緒和意圖。
    (3)(4分。每小點1分)①可以接打電話、發(fā)送短信;②可以收聽MP3或者打電子游戲;③可以記錄形象;④可以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取得私人信息。
    14、(3分)D(A無中生有,文中沒有說“手機的出現(xiàn)是人類文化的第革命”;B漏了“多媒體功能”;C少了“或許”把推測變成肯定)
    四、選考閱讀題(15分)
    (一)科技文閱讀(15分)
    15、A F (A、此處主語不能以“成語”替代“四字格”,從內(nèi)涵和外延上都欠準確;與D項有區(qū)別;F、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有此特點)(4分)
    16、形式 內(nèi)容 (各1分)選擇以“四字格”為主要形式的原因 是漢族語言文化的精華所在。(每點2分,共4分;如概括為“成語的成因和意義”可給2分)
    17、示例:破釜沉舟:講項羽與秦兵打仗,過河后打破鍋弄沉船的故事,比喻將不顧一切堅持到底的決心。
    自強不息:來自《易經(jīng)》;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
    臥薪嘗膽:說的是越王勾踐的故事,后常常用來激勵人們刻苦自勵,立志成功。
    (能體現(xiàn)“精華”的特點或緊扣成語意思體現(xiàn)其積極意義即可;兩個成語各1分,分析共3分)
    (二)文學類作品閱讀(15分)
    18、AD(4分)
    19、主要運用了白描的手法(2分),以樸素的語言寫出真情。營造了一種傷感的氣氛(3分)。
    20、
    作者對老家的心情是復雜的,矛盾的(1分)。
    作者思念故鄉(xiāng),尊重故鄉(xiāng),卻不想回去(1分)。一是因為家里已經(jīng)沒有親人。二是因為所認識的老年人越來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認識。三是因為新的正在突起,舊的終歸要消失。(3分) 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斷的夢境和悠悠的回憶來化解這種內(nèi)心世界的矛盾(1分)。
    五、語言知識運用。(12分)
    21、我國故宮博物院里(1分),收藏著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納地區(qū)(1分),制作于公元前32世紀(1分),形狀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國的風格的陶罐(1分)。(共4分)
    22、(1)《莊子》 哲學的天籟 (2)《資治通鑒》 帝王的鏡子 (3)《顏氏家訓》一位父親的叮嚀 (4)《聊齋志異》 瓜棚下的怪談 (5)《三國演義》 龍爭虎斗 (6)《紅樓夢》 失去的大觀園 (7)《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無悔的人生
    23、句式2分,意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