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建筑師復(fù)習(xí)資料:圣吉爾斯大教堂

字號:

圣吉爾斯大教堂(St.Giles'Cathedral)是一個蘇格蘭長老會禮拜場所,位于蘇格蘭愛丁堡老城皇家一英里的中點,其獨特的蘇格蘭王冠尖頂構(gòu)成愛丁堡天際線的突出特點。這座教堂作為愛丁堡的宗教樞紐已經(jīng)有900年的時間,今天,它有時被看作是全世界長老會的母會。
    歷史
    1385年,教堂遭受火災(zāi),隨后重建。目前教堂內(nèi)部大多是那時所建。在許多年間,周圍增建了許多小堂,使其大為擴展,形狀也變得不規(guī)則。
    1466年,圣吉爾斯升格為一座協(xié)同教會。
    1490年增建了燈籠狀塔樓。到16世紀中葉宗教改革之前,教堂中共有大約五十個祭壇。
    1560年宗教改革期間,瑪麗鐘和黃銅燭臺被銷毀,用來造槍,圣吉爾斯的手臂、鉆石戒指(在1454年獲得)和其他珍寶被賣給愛丁堡銀匠邁克爾·吉爾伯特和約翰·哈特,黃銅講臺作為廢金屬處理給亞當·富勒頓。教堂被分隔成許多布道廳,以適應(yīng)長老會的禮拜風格。
    1800年,Luckenbooths從高街搬走,圣吉爾斯教堂的外觀數(shù)百年來首次完全暴露,可以看到惡劣的條件,是城市的尷尬。
    1829年,建筑師威廉·伯恩受命修復(fù)和美化教堂。他拆除了一些小堂,使其外觀對稱。
    1872年至1883年,威廉·錢伯斯爵士計劃并資助了進一步的修復(fù),目的是建立一個國家教堂:“蘇格蘭的西敏寺”。錢伯斯聘請建筑師威廉·海伊和喬治·亨德森進行修復(fù)工作。拆除了隔墻,自改教以來首次出現(xiàn)了統(tǒng)一的內(nèi)部空間。
    20世紀中葉宗教改革時大多消失的花窗玻璃又出現(xiàn)在窗戶上。
    這座教堂由于規(guī)模龐大,位置適中,還有許多貴族的墓穴,使之成為非常受歡迎的旅游景點,在每年的愛丁堡藝術(shù)節(jié),由于地處皇家一英里的中心,更加引人矚目。新教改革者約翰·諾克斯也安葬在教堂院內(nèi),不過并無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