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入題后的口號內。每小題1分,共28分)
第1題 衡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標準是( )。
A.教學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考試成績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yè)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第2題 ( )年起,六所部屬師范大學開始進行免費師范生招生試點。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略
第3題 ( )是現(xiàn)代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它的出現(xiàn)在教育是一大進步。
A.課堂教學
B.復式教學
C.開放教學
D.電化教學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課堂教學是現(xiàn)代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可以大規(guī)模地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一位教師能同時教許多學生,擴大了單位教師的教學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使全體學生共同前進。
第4題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這三個特征是( )。
A.課程目標的基本特征
B.教學計劃的基本特征
C.課程標準的基本特征
D.教學目標的基本特征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計劃具有強制性、普遍性和基礎性這三個基本特征。
第5題陳述性知識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題網絡
B.產生式系統(tǒng)
C.圖式
D.認識結構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陳述性知識的表征形式是命題網絡。一個命題就相當于一個觀念,它是我們評價是非對錯的小的意義單元。
第6題 “矮子里找高個”、“水漲船高”是一種(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定性評價
D.定量評價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相對評價是在被評價對象的群體中建立基準(通常以該群體的平均水平作為基準),然后把該群體中的各個對象逐一與基準進行比較,以判斷該群體中每一成員的相對優(yōu)勢。
第7題在測驗的指標中,測驗的( )更為重要。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qū)分度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效度是科學的測量工具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的條件。在社會測量中,對作為測量工具的問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較高。因此在測驗的指標中,測驗的效度更為重要。
第8題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xiàn)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稱為( )。
A.組織策略
B.復述策略
C.計劃策略
D.調節(jié)策略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xiàn)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學習策略。
第9題在教育教學中采用“一刀切”違背了人的身心發(fā)展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互補性
D.個別差異性
【參考答案】
D
試題解析:
教育教學中采用的“一刀切”就是對所有的學生都采取同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個體之間的差異,因此違背了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
第10題教學活動的本質是( )。
A.認識活動
B.實踐活動
C.交往活動
D.課堂活動
【參考答案】
A
第1題 衡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標準是( )。
A.教學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考試成績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yè)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第2題 ( )年起,六所部屬師范大學開始進行免費師范生招生試點。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略
第3題 ( )是現(xiàn)代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它的出現(xiàn)在教育是一大進步。
A.課堂教學
B.復式教學
C.開放教學
D.電化教學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課堂教學是現(xiàn)代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可以大規(guī)模地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一位教師能同時教許多學生,擴大了單位教師的教學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使全體學生共同前進。
第4題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這三個特征是( )。
A.課程目標的基本特征
B.教學計劃的基本特征
C.課程標準的基本特征
D.教學目標的基本特征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計劃具有強制性、普遍性和基礎性這三個基本特征。
第5題陳述性知識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題網絡
B.產生式系統(tǒng)
C.圖式
D.認識結構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陳述性知識的表征形式是命題網絡。一個命題就相當于一個觀念,它是我們評價是非對錯的小的意義單元。
第6題 “矮子里找高個”、“水漲船高”是一種(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定性評價
D.定量評價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相對評價是在被評價對象的群體中建立基準(通常以該群體的平均水平作為基準),然后把該群體中的各個對象逐一與基準進行比較,以判斷該群體中每一成員的相對優(yōu)勢。
第7題在測驗的指標中,測驗的( )更為重要。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qū)分度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效度是科學的測量工具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的條件。在社會測量中,對作為測量工具的問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較高。因此在測驗的指標中,測驗的效度更為重要。
第8題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xiàn)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稱為( )。
A.組織策略
B.復述策略
C.計劃策略
D.調節(jié)策略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xiàn)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學習策略。
第9題在教育教學中采用“一刀切”違背了人的身心發(fā)展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互補性
D.個別差異性
【參考答案】
D
試題解析:
教育教學中采用的“一刀切”就是對所有的學生都采取同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個體之間的差異,因此違背了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
第10題教學活動的本質是( )。
A.認識活動
B.實踐活動
C.交往活動
D.課堂活動
【參考答案】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