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際商務師考試《專業(yè)知識》重點回顧(2)

字號:

點擊進入:2014年國際商務師考試《專業(yè)知識》重點回顧匯總
    1. 供給的含義:
    指廠商某一特定時間內,在不同的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出售的商品數(shù)量。
    注意:廠商的出售愿望和出售能力
    2. 供給定理(反映商品本身價格和商品供給量之間的關系)
    對于正常商品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價格與供給量之間存在同方向變動關系。即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商品的供給量增加,價格下降時,供給量減少,這就是供給定理。
    供給定理可以下面的函數(shù)表示:
    Qs=c+dP
    Qs——供給量
    P——產品本身價格
    c——其它因素對供給的綜合影響
    d——大于零的參數(shù)
    正常商品:商品價格和供給量成正比,用曲線表示,當橫軸為商品供給量,豎軸為商品本身價格時,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這表明商品價格與供給量之間存在著同方向的變動關系。
    供給定理的例外情況:
    (1)勞動力的供給:當工資率高到一定水平,人們就會減少勞動的供給。
    (2)某些珍品:價格越高,持有人就越不愿意賣掉。
    (3)一些特殊商品的供給:特殊生產要素。
    1. 影響供給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價格——正如供給定理所述,當影響商品供給的其他因素不變時,商品本身的價格與供給成正比
     商品的生產成本——在商品價格不變時,成本越高,廠商的利潤越少,商品的供給量就越小。所以商品的生產成本與供給成反比
     生產的技術水平——技術提高,成本降低,供給增加。所以在商品價格不變時,生產技術水平與供給成正比
     其它相關商品的價格——
    a.替代品——與供給成反比
    b.互補品——與供給成正比
     其它因素:生產者預期、政府政策等
    2. 區(qū)別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
    1)影響因素不同
    供給量的變動——商品本身價格變動引起的
    供給變動——除了商品本身價格以外的其它因素變動引起的
    2)變動不同
    供給量的變動——同一條供給曲線上點的變動
    供給的變動——供給曲線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