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司法考試刑訴復習:中止審理

字號:

2014年司法考試刑訴復習:中止審理
    中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審判案件過程中,因發(fā)生某種情況影響了審判的正常進行,而決定暫停審理,待其消失后,再行開庭審理。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00條的規(guī)定,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xù)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1)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2)被告人脫逃的;
    (3)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4)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人審理期限。
    有多名被告人的案件,部分被告人具有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guī)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全案中止審理;根據案件情況,也可以對該部分被告人中止審理,對其他被告人繼續(xù)審理。對中止審理的部分被告人,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另案處理。
    中止審理與延期審理不同。二者的主要區(qū)別是:(1)時間不同。延期審理僅適用于法庭審理過程中,而中止審理適用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至作出判決前。(2)原因不同。導致延期審理的原因是訴訟自身出現了障礙,其消失依賴于某種訴訟活動的完成,因此,延期審理不能停止法庭審理以外的訴訟活動,而導致中止審理的原因是出現了不能抗拒的情況,其消除與訴訟本身無關,因此,中止審理將暫停一切訴訟活動。(3)再行開庭的可預見性不同。延期審理的案件,再行開庭的時間可以預見,甚至當庭即可決定,但中止審理的案件,再行開庭的時間往往無法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