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歷史九年級復習資料內(nèi)容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三考試網(wǎng)
復習步驟: (僅供參考!當然,大家都知道:不聽老師言,吃虧在眼前) 第一步:細讀考標P2—16頁,確定范圍和重點?。。ㄆ渲杏胁簧偈乾F(xiàn)成的題目喲?。?第二步:把考標上的識記部分背下來!!資料上的問答和材料題看熟!(走到這一步,及格絕對沒問題!)
第三步:將資料上的東西融會貫通(因為這都是你們老師嘔心瀝血的成果),靈活運用。考80、90分以上應不在話下!
最后送各位一句話: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時間很寶貴,珍惜吧! 基礎知識篇
選擇題(30分)和判斷題(20分)
以上是歷史最基礎的知識,請同學們務必要把考標第2頁至第16頁的內(nèi)容掌握得扎扎實實,這是歷史及格的生命底線!也是通向高分的階梯!在本資料中,老師就不再多說了。
基本技能篇
一、材料分析題(20分)
此題共有二個大題,中國歷史一個,世界歷史一個,每題10分。下列提供部分題目供大家參考,注意!沒有學好上面基礎知識的同學,完成此題型所花的時間以及難度都會較大,記住題目是沒有用的,關鍵還是要鞏固基礎知識,學會做題的方法!
【材料一】
材料1 清政府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在華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材料2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1、材料1和材料2分別是哪個不平等條約的內(nèi)容?這兩個不平等條約分別簽訂于何時?
2、比較材料中開辟通商口岸的內(nèi)容,說明列強在侵略中國方面的主要變化。
3、材料2的不平等條約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危害?
答案:1、《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1842年;1895年。
2、從沿海向內(nèi)陸深入,開始允許外國侵略者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3、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材料二】
A: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jīng)降落下來。 B:此刻我提請你們考慮和決定是目前關系到希臘和土爾其這一方面的局勢„„我完全了解美國給希臘和土爾其提供的援助這一行動所包含的廣泛意義,此刻我將同你們談談這些含意。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人民抵抗少數(shù)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和„„
1、材料A是誰在何時、何地發(fā)表的演說中的話?材料B中的“我”是誰?
2、材料AB的演說者主張推行一種什么政策?文中的“自由世界”指的是什么?
3、為了推行上述政策,美國在歐洲還采取了哪些措施?
4、這位總統(tǒng)在國情咨文里提出了怎樣的綱領和政策?后來被稱為什么?咨文中所說的“自由國家人民”、“少數(shù)武裝分子”、“外來壓力”分別是指什么?
5、想一想,美國為什么要發(fā)動冷戰(zhàn)?
答案:
1、丘吉爾;1947年在富爾頓;杜魯門。
2、“冷戰(zhàn)”政策;資本主義世界。
3、實施了“馬歇爾計劃”,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4、提出了“遏制共產(chǎn)主義”、干涉別國內(nèi)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自由國家人民”是指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chǎn)階級?!吧贁?shù)武裝分子”是指國內(nèi)進步力量?!巴鈦韷毫Α笔侵柑K聯(lián)。
5、意味著美國要公開干涉世界各國的內(nèi)政,標志著美蘇的戰(zhàn)時同盟正式破裂。
【材料三】
馬克思說:“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威權,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狀態(tài)在英國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1、馬克思所說的“解體”指的是什么? 2、此前清政府采用什么手段使自己處于“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狀態(tài)? 3、材料所指的是哪一次戰(zhàn)爭,對中國有何影響? 4、這段史實給我們以什么啟示?
答案: 1、封建制度解體; 2、閉關政策。 3、鴉片戰(zhàn)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由戰(zhàn)前的反封建斗爭轉變?yōu)閼?zhàn)后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雙重任務??傊?,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在客觀上打擊了腐朽的封建勢力,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
【材料四】
材料1:唐太宗常用這樣的比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人主,可不畏懼! 材料2:唐太宗對大臣們說:“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長守富貴?!?BR> 1、材料1說明唐太宗看到了什么問題?
2、根據(jù)材料2說明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開明的政策和措施?
答案:
1、唐太宗及大臣從隋朝滅亡的事實中,看到人民反抗的力量,能夠居安思危,勵精圖治。
2、為了鞏固封建統(tǒng)治,使唐朝長治久安。
3、唐太宗對選擇官員、用人十分重視,唐太宗善于接受建議,注意減輕人民的負擔,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 【材料五】
材料1:諸位會相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材料2:農(nóng)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jīng)被剝奪得一干二凈了。
1、材料一是誰講的話?
2、兩段材料反映的是哪個國家發(fā)生的什么事情?
3、“維護地主利益”說明改革中存在什么問題?
4、這次改革具有什么樣的性質(zhì)?對該國有何影響?
答案: 1、亞歷山大二世。
2、俄國。 1861年廢除農(nóng)奴制改革
3、這次改革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4、這是一次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俄國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材料六】
材料1 我們?yōu)槭裁匆@樣發(fā)動?為爭地盤嗎?不是!為泄私憤嗎?也不是!我們反對政府屈服的外交,國都要亡了,還在這里出死力自相殘殺,所以才提出救國運動的八項主張。
——1936年12月16日張學良、楊虎城《告全體士兵書》 材料2 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扭轉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屢敗局面,洗刷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1、根據(jù)材料1判斷,這是發(fā)生在中國歷的一件什么大事?
2、這個歷史事件最終是怎樣解決的?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一事件?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3、根據(jù)材料2,全國性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標志是什么?
4、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隊取得勝利的戰(zhàn)役有哪些?(至少說出二個)
5、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西安事變
2、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nèi)戰(zhàn)的基本結束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初步形成。啟示:中共從民族利益出發(fā),不計前嫌,作出正確決策;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3、七七事變。
4、臺兒莊戰(zhàn)役 、百團大戰(zhàn)。
5、原因:中共的正確領導,實現(xiàn)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全國軍民的浴血奮戰(zhàn)是勝利的主要原因,外部原因有蘇聯(lián)的出兵中國東北,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
【材料七】
中國政府聲明,收回香港„„決定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中國和葡萄牙聲明,澳門地區(qū)是中國領土,中國將于1999年12月20日收回„„
1、香港島是何時通過何條約割讓給英國?
2、港澳回歸有哪些重大意義?
3、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是什么?
答案:
1、1842年的《南京條約》
2、港澳回歸,洗雪了歷史恥辱,是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重大步驟,港澳的發(fā)展進入了新時期。
3、遵循“一國兩制”的原則,但不承諾放棄武力。
【材料八】
讓統(tǒng)治階級在共產(chǎn)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無產(chǎn)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豆伯a(chǎn)黨宣言》
1、這部綱領是何時發(fā)表的?主要起草者是誰?
2、它在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地位如何?
3、它的發(fā)表有哪些重大意義?
答案:
1、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
2、是綱領性文件,起著指導作用。
3、它的問世,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從此,國際共產(chǎn)主義蓬勃發(fā)展起來。
【材料九】
以下是某新法內(nèi)容:①允許官民上書言事。②普遍設立中小學堂,京師設立大學堂③添置兵輪,擴建海軍。④„„
1、判斷這是中國近代哪次變法?領導這次變法的領袖人物是哪兩位?
2、中國為什么要進行這次變法?
3、這次變法中,有一個甘為變法流血犧牲的杰出人物是誰?誰鎮(zhèn)壓了這次變法?
4、試分析這次變法的歷史意義?
答案:
1、戊戌變法;康有為和梁啟超。
2、原因:①《馬關條約》使人民群情激憤。②民族資主階級要求參與政治。③進步人士認
識到民族危機,希望救亡圖存。④光緒帝不愿做“亡國之君”。
3、譚嗣同;慈禧太后。
4、戊戌變法既是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又是思想啟蒙運動。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
【材料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詩詞》
1、這首詩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長征的精神是一部永恒的史詩。我們應如何繼承和發(fā)揚?
2、這件事件結束于哪一年,三大主力在什么地方會師?
3、途中召開過什么重要會議?請你至少寫出紅軍長征中的兩個故事或戰(zhàn)役名稱。
4、中央紅軍為什么要舉行長征?
5、詩中提到中央紅軍長征主要經(jīng)歷了哪些重要地點?
6、從紅軍長征的歷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傳統(tǒng)教育?
答案:
1、長征或紅軍長征; 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勝利的精神;繼承革命傳統(tǒng),
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面對困難不低頭;團結互助等等。
2、1936年;會寧。
3、遵義會議;四渡赤水 飛奪瀘定橋 強渡大渡河等。
4、中共臨時黨中央推行王明的“左”傾錯誤主張,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被迫實行
戰(zhàn)略轉移,開始長征。
5、五嶺,烏蒙山區(qū),四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大雪山,陜北。
6、受到的教育:①革命英雄主義②集體主義③艱苦奮斗的精神。
【材料十一】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陰謀發(fā)動內(nèi)戰(zhàn),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對這種形勢,蔣介石的謀士陶希圣說:“利用談判拖一拖也好,共產(chǎn)黨拒絕談判,我們更有文章好做?!?945年8月,蔣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內(nèi),一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共同商討國家大計”。
1、上述材料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2、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共同商討國家大計”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3、對此,中共做出了什么決定?為什么?
4、毛澤東在什么背景下赴重慶談判的?他去的目的是什么?
5、為什么說重慶談判是成功的?請說說你的理由。
6、重慶談判取得了成功,但內(nèi)戰(zhàn)卻不可避免地爆發(fā)了,其根源是什么?
答案:
1、重慶談判
2、為了贏得準備內(nèi)戰(zhàn)的時間,欺騙人民。
3、同國民黨談判;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nèi)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4、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美蔣陰謀發(fā)動反共反人民內(nèi)戰(zhàn);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nèi)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陰謀。
5、這一次談判在政治上中共獲得了極大的主動,而使國民黨陷于被動。迫使國民黨在《雙十協(xié)定》上簽字,達到了爭取和平的目的
6、蔣介石發(fā)動內(nèi)戰(zhàn)的方針已定,美國積極支持蔣介石發(fā)動內(nèi)戰(zhàn)。
【材料十二】
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jīng)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文化方面提倡“文明開化”„„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內(nèi)容?從促進國家發(fā)展來看,它對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有何啟示?
2、這是一次什么性質(zhì)的改革?結果如何?
3、這次改革發(fā)生在哪一年?有什么作用和影響?
4、簡要舉出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四件主要歷史事件。
答案:
1、明治維新。啟示:①要實行改革開放 ②要向先進國家學習。③要重視教育。④要引進外
國先進技術等。
2、一次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取得成功。
3、1868年;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但改革不徹底,保
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明治維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4、①中日甲午戰(zhàn)爭②九一八事變③一二八事變④七七事變⑤參與八國聯(lián)軍侵華。
【材料十三】
“未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zhí)行;不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議會必須定期召開„„
1、上述內(nèi)容出自哪個國家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的文件?為何要制定這個法案?
2、該文件的名稱是什么?該文獻是哪一年頒布的?
3、同一年,中俄雙方簽訂了什么條約?
4、這一法案有何作用?
5、在這次革命中,哪一個就任過“護國主”?哪一個國王被送上斷頭臺?
答案:
1、英國。限制國王的權力。
2、《權利法案》。1689年
3、《中俄尼布楚條約》
4、確定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具有憲法性質(zhì),標志著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的確立。
5、克倫威爾;查理一世。
【材料十四】
“現(xiàn)在時機已經(jīng)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和九龍?!?BR> 1、這段話是誰說的?為了妥善解決香港問題,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構想?
2、1997年之前,香港被哪個殖民國家所占領?其分別是通過什么條約占領香港島、九龍司和新界的?
答案:
1、鄧小平;一國兩制。
2、1842年《南京條約》侵占香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侵占九龍司。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
【材料十五】
“我們以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利,謹莊嚴宣告,這些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的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它們解除對于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而他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聯(lián)系也應從此完全廢除?!?BR> 1、這段材料出自什么文件?這是在什么戰(zhàn)爭期間頒布的這一文件?
2、在這場戰(zhàn)爭中,誰是領導人,他指揮的什么戰(zhàn)役成為戰(zhàn)爭的轉折點?
3、該文件頒布有什么意義?
答案:
1、《獨立宣言》;美國獨立戰(zhàn)爭。
2、華盛頓;薩拉托加大捷。
3、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成為獨立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誕生。
【材料十六】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zhàn)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侵略。„„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奪行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1、材料中提到的中國領土何時被日本割占?材料中提到的會議召開于何時何地?
2、判斷材料出自二戰(zhàn)中的哪一個宣言?該文獻今天仍有什么意義?
3、簽訂這個宣言的會議還有何重要內(nèi)容?“三大盟國”的目的,后來是否達到?
4、材料中所稱“三大盟國”指的是哪三個國家?當時都加入了什么組織?
答案:
1、1895年;1943年11月,開羅。
2、《開羅宣言》;為戰(zhàn)后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jù),明確規(guī)定日本所竊取中國領土必須歸還,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張分裂國家,完全是違背中國人民的意愿的。
3、討論了三國在緬甸配合作戰(zhàn)的問題;制止侵略的目的達到了,但處罰不力。 4、中、美、英;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材料十七】
“1863年1月1日起,凡在當?shù)厝嗣裆性诜纯购媳妵娜魏我恢葜畠?nèi),為人占有而做奴隸的人們都應在那時及以后永遠獲得自由;合眾國政府行政部門,包括海陸軍*,將承認并保障這些人的自由。
1、上述引文中的“合眾國”是指哪個國家?
2、上述引文出自什么文件?這個文件是在什么時間、由誰公布的?
3、此文件有何作用?(如何評價)
答案:
1、美國。
2、《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年;林肯。
3、該文件解放了黑人奴隸,扭轉了屢敗的局面,成為北方獲勝的重要原因。
【材料十八】
„„人生來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財產(chǎn)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部重要文獻?何時發(fā)表?共主要觀點有哪些?
2、這部文獻的進步意義是什么?有何虛偽性?
3、該文件得以頒布的原因是什么?當時該國掌權的是哪個階級?
答案:
1、《人權宣言》;1789年;主要觀點:①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
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
2、進步性:體現(xiàn)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要求,具有進步意義。虛偽性:既聲稱
人生來平等,又強調(diào)私有財產(chǎn)不可侵犯,必然是以財產(chǎn)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
3、人民群眾的推動,革命的爆發(fā);大資產(chǎn)階級。
【材料十九】 A: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白銀2億兩;„„ B: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扭轉了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屢敗局面,洗刷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1、材料A反應的是哪一年簽訂的什么條約?
2、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結束多少周年?請你舉出甲午戰(zhàn)爭清軍中的將領。
3、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罪行鐵證如山。請舉出兩例。
答案:
1、1895年的《馬關條約》
2、61周年;鄧世昌。
3、“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等。
【材料二十】
„„日本有“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特征。在國弱時,他們謙卑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拿來先進才智,然后消化,乃至超越。„„古代,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向老師學習。但明治維新后不久,日本就對他的第一個老師發(fā)動戰(zhàn)爭,逼老師簽訂不平等條約,收錢占地。20世紀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個老師發(fā)動戰(zhàn)爭。„„軍事法庭認為在南京*中殺害了30多萬人。但是,日方認為當時南京那時只有20萬人,此事件疑點很多„„其爭論持續(xù)至今,因為戰(zhàn)爭中即使殺了一些人也不算*。
1、日本“第一個老師”是誰?日本向老師學習后進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請說出名稱及作用?
2、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對他的第一個老師發(fā)動戰(zhàn)爭”指什么戰(zhàn)爭?“逼老師簽訂不平等條約”指什么條約?
3、材料中歪曲了什么事件?請你針對這段文字發(fā)表自己的感想。
答案:
1、唐朝;大化改新;標志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2、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條約》
3、南京*;感想:①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②我們應該勿忘國恥,努力學習,為國家強大而奮斗。③我們要提防軍國主義復活,爭取世界和平。
【材料二十一】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1、你對林則徐禁煙斗爭中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么?如何評價林則徐的這件事?
2、虎門銷煙已成歷史,而毒品卻仍未絕跡。談談在我國當前的禁毒斗爭中,你該如何做? 答案:
1、虎門銷煙;是中國禁煙運動的重大勝利,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表明了中國
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
2、①珍愛生命,拒絕毒品。②自覺依法律己,決不吸食、注射毒品。③積極同制毒、販毒吸毒等行為作斗爭。④中學生不抽煙,不喝酒。等等。
【材料二十二】
“1885年至1919年間,從一種發(fā)明的誕生到它在工業(yè)上應用的‘成熟期’平均為30年,從生產(chǎn)上掌握它到投入市場,平均是7年;在1920年至1944年間,上述時間相應地縮短到16年和8年;到1945年至1964年間,又分別縮短為9年和5年?!?BR> 1、以上材料說明了人類技術發(fā)展過程中的什么特點?
2、這一特點對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有什么啟示?
答案:
1、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chǎn)力的速度越來越快。
2、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縮短科技變?yōu)橹苯由a(chǎn)力的時間,加速經(jīng)濟增長。
【材料二十三】
“„今不幸與美英兩國開啟釁端,洵非得已„。前以中華民國政府不解帝國之真意,妄自生事,擾亂東亞之和平,終使帝國操執(zhí)干戈„美英兩國支援殘存之政權,助長東亞之禍亂,假和平之美名,„„近來更愈加強經(jīng)濟上軍事上之威脅,欲使我屈從彼意„事既如此,帝國現(xiàn)為自存自衛(wèi)計,惟有蹶然躍起,沖破一切障礙„”—1941年天皇頒布的《宣戰(zhàn)詔書》
1、日本對中國“操執(zhí)干戈”是在哪一年?標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2、你同意日本“操執(zhí)干戈”的理由嗎?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3、針對美英兩國,日本是怎樣“自存自衛(wèi)”的?如此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1937年;盧溝橋事變
2、不同意;經(jīng)濟危機引起嚴重的政治危機,日本想通過對外侵略擴張而擺脫危機。
3、1941年12月7日偷襲美國珍珠港,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目的是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
【材料二十四】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原來勝利就是一場掠奪„„之后,他們雙雙又拉著手榮歸歐洲。
1、材料中的“兩個強盜”是指誰?“夏宮”指什么地方?
2、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此事件發(fā)生于哪年?“搶劫”發(fā)生在何年? 答案:
1、英國和法國;圓明園
2、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年;1860年
【材料二十五】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1、這是哪個革命團體的綱領?這個團體的性質(zhì)是什么?
2、孫中山把這個革命綱領闡發(fā)為什么?有何作用?
3、后來誰把這個團體改組為國民黨?
4、這一綱領后來又有何變化?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1、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統(tǒng)一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
2、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
3、宋教仁
4、孫中山把它改為“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首次合作的基礎。
【材料二十六】
“外爭國權、內(nèi)懲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尺\動口號
1、在這次運動中,什么隊伍登上政治舞臺?這次運動的中心在哪里?
2、以上口號出自哪一次運動?這場運動的導火線是什么?
3、上文中的“國賊”指的是哪些人?
4、作為青年學生應該學習這場運動所體現(xiàn)的什么精神?
答案:
1、無產(chǎn)階級;先在北京,6月3日后轉移到上海。
2、五四運動;帝國主義強行將德國在山東的利益轉讓給日本。
3、是指那些親日派的代表,如曹汝霖,章宗祥等。
4、愛國主義精神(詳細的見考標P35):追求民主、探索科學的精神;無產(chǎn)階級不妥協(xié)的革命精神。等等
【材料二十七】
“大會通過中共第一個黨綱,黨綱確定的黨名稱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的奮斗目標是„
1、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哪一次代表大會?
2、這次大會在什么時間、地點召開?
3、這次大會有何歷史意義?
答案:
1、中共一大。
2、1921年;上海。
3、自從有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材料二十八】 2001年10月15日,張學良將軍在美國逝世,國家主席江澤民向其親屬發(fā)去唁電,高度評價了張學良的一生。請根據(jù)歷史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張學良將軍在二十世紀上半期為中國作過突出貢獻的兩件大事是什么?
2、這兩件大事在當時相對于中華民族的利益來說,各有何積極意義?
3、從這兩件大事中,我們應該學習張學良將軍的什么精神?
答案:
1、一是東北易幟;二是發(fā)動了西安事變。
2、東北易幟,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
線初步形成提供契機。
3、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材料二十九】
“對自己全部土地仍然保持所有權的地主,在農(nóng)民向他履行規(guī)定的義務的條件下,讓農(nóng)民長期使用他們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規(guī)定的義務,在這種制度下的農(nóng)民稱為暫時義務農(nóng)?!?#8222;„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BR> 1、上述材料是哪國歷哪一次改革的法令?這次改革的性質(zhì)怎樣?
2、這次改革有何作用(意義)?
3、這次改革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答案:
1、俄國;1861年廢除農(nóng)奴制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
2、從此,俄國在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的情況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
3、法令在保護貴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農(nóng)奴獲得人身自由,還規(guī)定農(nóng)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高價贖買。
【材料三十】
材料一:“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chǎn)主義的滲入?!薄鹏旈T的演講 材料二: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個國家接受美國130多億美元援助,90%是贈予,10%是貸款。因此,丘吉爾把美國的這個計劃稱為:人類歷最慷慨的舉動。
1、材料一中的“自由世界”是指什么?杜魯門的講話針對的主要“敵人”是誰?
2、材料二中的這個計劃是什么計劃?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以上材料反映的是美國的什么政策?美國的對手又是怎樣應對美國的挑釁?
答案:
1、資本主義國家;蘇聯(lián)。
2、馬歇爾計劃;它使西歐的經(jīng)濟得到恢復,將西歐納入到美國對蘇冷戰(zhàn)的軌道之中。
3、冷戰(zhàn)政策;成立了華約組織。
【材料三十一】
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在英國確立后,英國的資本主義手工工場迅速發(fā)展。由于國外市場不斷擴大,工場手工業(yè)的生產(chǎn)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要求。為了增加商品的生產(chǎn),必須改進生產(chǎn)技術。于是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發(fā)生了一場革命„„
1、這場革命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影響?
2、這次革命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舉出這次革命中的兩個大的成就。
3、這次革命首先發(fā)生在哪一個部門?革命在何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