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全真模擬試題及解析(第五套)

字號:

—、單項選擇題(本題型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
    1 在下列金融資產中,收益與發(fā)行人的財務狀況相關程度較高、持有人非常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的證券是(  )。
    A.變動收益證券
    B.固定收益證券
    C.權益證券
    D.衍生證券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于不存在變動收益證券,因此選項A不是答案。固定收益證券的收益與發(fā)行人的財務狀況相關程度低,除非發(fā)行人破產或違約,證券持有人將按規(guī)定數額取得收益,因此選項B不是答案。由于衍生品的價值依賴于其他證券,因此選項D不是答案。權益證券的收益與發(fā)行人的財務狀況相關程度高,其持有人非常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因此選項C是答案。
    2 下列各項中體現了信號傳遞原則的是(  )。
    A.機會成本概念的應用
    B.“零和博弈”現象
    C.聽其言觀其行
    D.免費跟莊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選項A體現的是自利行為原則;選項B體現的是雙方交易原則;選項C體現的是信號傳遞原則;選項D體現的是引導原則。
    3 下列關于證券組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對于兩種證券構成的組合而言,相關系數為0.2時的機會集曲線比相關系數為0.5時的機會集曲線彎曲,分散化效應也比相關系數為0.5時強
    B.多種證券組合的機會集和有效集均是一個平面
    C.相關系數等于1時,兩種證券組合的機會集是一條直線,此時不具有風險分散化效應
    D.不論是對于兩種證券構成的組合而言,還是對于多種證券構成的組合而言,有效集均是指從小方差組合點到高預期報酬率組合點的那段曲線
    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多種證券組合的有效集是一條曲線,是從小方差組合點到高預期報酬率組合點的那段曲線。
    4 假設市場上有甲乙兩種債券,甲債券目前距到期日還有3年,乙債券目前距到期日還有5年。兩種債券除到期日不同外,其他方面均無差異。如果市場利率出現了急劇上漲,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債券價值上漲得更多
    B.甲債券價值下跌得更多
    C.乙債券價值上漲得更多
    D.乙債券價值下跌得更多
    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于市場利率和債券價值之間存在反向變動關系,因此市場利率上漲時,債券價值應該下跌,選項A、C的說法錯誤。由于隨著到期時間的縮短,折現率變動對債券價值的影響越來越小,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選項D的說法正確。
    5下列關于成本中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常使用標準成本評價費用中心的成本控制業(yè)績
    B.責任成本的計算范圍是各責任中心的全部成本
    C.標準成本和目標成本主要強調事先的成本計算,而責任成本重點是事后的計算、評價和考核
    D.如果某管理人員不直接決定某項成本,則無需對該成本承擔責任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通常使用費用預算來評價費用中心的成本控制業(yè)績,由此可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責任成本是以具體的責任單位為對象,以其承擔的責任為范圍所歸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責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由此可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標準成本和目標成本主要強調事先的成本計算,而責任成本重點是事后的計算、評價和考核,是責任會計的重要內容之一,由此可知,選項C的說法正確;某管理人員雖然不直接決定某項成本,但是上級要求他參與有關事項,從而對該項成本的支出施加了重要影響,則他對該成本也要承擔責任,由此可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6關于股利支付過程中的重要日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在股權登記日這一天買進股票的投資者可以享有本期分紅
    B.除息日后,新購入股票的投資者不能分享近一期股利
    C.在除息日當天,新購入股票的投資者仍然可以分享近一期股利
    D.在除息日前,股利權依附于股票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除息日當日及以后買人的股票不再享有本次股利分配的權利,所以選項C錯誤。
    7 根據資金時間價值理論,在普通年金現值系數的基礎上,期數減1、系數加l的計算結果,應當等于( )。
    A.遞延年金現值系數
    B.后付年金現值系數
    C.即付年金現值系數
    D.永續(xù)年金現值系數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n期即付年金現值與n期普通年金現值的期間相同,但由于其付款時間不同,n期即付年金現值比n期普通年金現值少折現一期。因此“即付年金現值系數”是在普通年金現值系數的基礎上,期數減1,系數加1所得的結果。
    8 已知甲公司上年末的長期資本負債率為40%,股東權益為1500萬元,資產負債率為50%,流動比率為2,現金比率為1.2,交易性金融資產為100萬元,則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貨幣資金為600萬元
    B.營運資本為500萬元
    C.貨幣資金等于營運資本
    D.流動負債為500萬元
    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100%=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1500)×100%=40%,由此可知,非流動負債為1000萬元。資產負債率=負債÷(負債+股東權益)×100%=負債÷(負債+1500)×100%=50%,因此,負債為1500萬元,流動負債=1500一1000=500(萬元),流動資產=500×2=1000(萬元).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500×1.2=600(萬元),貨幣資金=600一100=500(萬元),營運資本=1000一500=500(萬元)。
    9下列關于業(yè)績的非財務計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非財務計量是針對財務計量容易誘使經理人員為追逐短期利潤而傷害公司長期的發(fā)展這一缺點提出的
    B.在業(yè)績評價中,比較重要的非財務計量指標有市場占有率、質量和服務、創(chuàng)新、生產力和雇員培訓
    C.非財務計量可以計量公司的長期業(yè)績
    D.非財務計量不能直接計量創(chuàng)造財富活動的業(yè)績
    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非財務計量與嚴格定量的財務計量指標相比,主要的優(yōu)勢有兩個:(1)非財務計量可以直接計量創(chuàng)造財富活動的業(yè)績;(2)非財務計量可以計量公司的長期業(yè)績。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10下列關于安全邊際和邊際貢獻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邊際貢獻的大小,與固定成本支出的多少無關
    B.邊際貢獻率反映產品給企業(yè)作出貢獻的能力
    C.提高安全邊際或提高邊際貢獻率,可以提高息稅前利潤
    D.降低安全邊際率或提高邊際貢獻率,可以提高銷售息稅前利潤率
    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銷售息稅前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由此可知,降低安全邊際率會降低銷售息稅前利潤率。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11 下列各項中,與公司資本成本的高低無關的是( )。
    A.項目風險
    B.財務風險溢價
    C.無風險報酬率
    D.經營風險溢價
    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選項A是影響項目資本成本的因素。公司資本成本的高低取決于三個因素:(1)無風險報酬率,是指無風險投資所要求的報酬率,例如國債利率;(2)經營風險溢價,是指由于公司未來的前景的不確定性導致的要求投資報酬率增加的部分;(3)財務風險溢價,是指高財務杠桿產生的風險。公司的負債率越高,普通股收益的變動性越大,股東要求的報酬率也就越高。
    12張某擬平價購買A公司的可轉換債券,該債券期限為10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為5%,每年付息,規(guī)定的轉換比率為20,預計10年后A公司的每股市價為60元,張某打算在第10年末將債券轉換為股票并立即出售,由此可知,他可獲得的年報酬率為()。
    A.6%
    B.5%
    C.6.5%
    D.20%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轉換比率指的是一張可轉換債券可以轉換的股數,因此,本題中一張可轉換債券可以轉換20股,轉換后的股票出售收入=20×60=1200(元),假設可獲得的年報酬率為k,則有:1000×5%×(P/A,k,10)+1200×(P/F,k,10)=1000,根據內插法,求出年報酬率=6.5%。
    13下列借款利息支付方式中,企業(yè)負擔的有效年利率高于報價利率大約一倍的是( )。
    A.收款法
    B.貼現法
    C.加息法
    D.補償性余額法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加息法下,由于貸款分期均衡償還,借款企業(yè)實際上只大約使用了貸款本金的半數,卻支付全額利息,所以,企業(yè)所負擔的有效年利率便大約是報價利率的2倍,即企業(yè)負擔的有效年利率高于報價利率大約一倍。
    14已知甲股票近支付的每股股利為2元,預計每股股利在未來兩年內每年固定增長5%,從第三年開始每年固定增長2%,投資人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為l2%,則該股票目前價值的表達式為(  )。
    A.2.1×(P/F,12%,1)+2.205×(P/ F,12%,2)+22.05×(1+2%)×(P/F.12%,2)
    B.2.1/(12%一5%)+22.05×(1+2%)×(P/F,12%,2)
    C.2.1×(P/F,12%,l)+2.205×(P/V.12%,2)+22.05×(1+2%)×(P/F.12%,3)
    D.2.1/(12%一5%)+22.05×(1+2%)×(P/F,12%,3)
    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未來第一年的每股股利=2×(1+5%)=2.1(元),未來第二年的每股股利=2.1 X(1+5%)=2.205(元),對于這兩年的股利現值,雖然股利增長率相同,但是由于并不是長期按照這個增長率固定增長,所以,不能按照股利固定增長模型計算,而只能分別按照復利折現,所以,選項B、D的說法不正確。未來第三年的每股股利=2.205×(1+2%),由于以后每股股利長期按照2%的增長率固定增長,因此,可以按照股利固定增長模型計算第三年以及以后年度的股利現值,表達式為2.205x(1+2%)/(12%一2%)=22.05×(1+2%),不過注意,這個表達式表示的是第三年初的現值,因此,還應該復利折現兩期,才能計算出在第一年年初的現值,即第三年以及以后年度的股利在第一年年初的現值=22.05×(1+2%)×(P/F,12%,2),所以,該股票目前的價值=2.1×(P/F,12%,1)+2.205×(P/F,12%,2)+22.05×(1+2%)×(P/F,12%,2)
    15甲股票每股股利的固定增長率為5%,預計一年后的股利為6元,目前國庫券的收益率為10%,市場平均股票必要收益率為15%。該股票的β系數為1.5,該股票的價值為(  )元。
    A.45
    B.48
    C.55
    D.60
    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該股票的必要報酬率=10%+1.5×(15%一10%)=17.5%,該股票的價值=6/(17.5%一5%)=48(元)。
    16 長期計劃的起點是(  )。
    A.戰(zhàn)略計劃
    B.財務預測
    C.銷售預測
    D.財務計劃
    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長期計劃是指一年以上的計劃,一般以戰(zhàn)略計劃為起點。
    17下列指標中,能夠使業(yè)績評價與企業(yè)目標協調一致,并引導投資中心部門經理采納高于公司資本成本的決策指標是()。
    A.投資報酬率
    B.部門可控邊際貢獻
    C.部門稅前經營利潤
    D.剩余收益
    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選項A屬于投資中心業(yè)績考核指標,但投資報酬率是相對數指標,容易導致投資中心的狹隘本位傾向;選項B、C不屬于投資中心業(yè)績考核指標,因其未考慮投資效果。所以本題的答案為選項D。
    18本月生產甲產品1000件,實際耗用A材料2000公斤,A材料實際價格為每公斤20元。該產品A材料的用量標準為2.5公斤,標準價格為每公斤18元,其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為()元。
    A.一9000
    B.一4000
    C.4000
    D.10000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一標準價格)×實際數量=(20-18)×2000=4000(元)。
    19產品邊際貢獻是指( )。
    A.銷售收入與產品變動成本之差
    B.銷售收入與銷售和管理變動成本之差
    C.銷售收入與制造邊際貢獻之差
    D.銷售收入與全部變動成本(包括產品變動成本和期間變動成本)之差
    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邊際貢獻分為制造邊際貢獻和產品邊際貢獻,其中,制造邊際貢獻=銷售收入一產品變動成本,產品邊際貢獻=制造邊際貢獻一銷售和管理變動成本。其中的“銷售和管理變動成本”又稱為“期間變動成本”。
    20 有一項年金,前2年無流人,后5年每年年初流入500萬元,假設年利率為10%,則其第7年年初(即第6年年末)的終值和遞延期分別為()。
    A.3052.55萬元和1年
    B.3357.81萬元和1年
    C.3693.59萬元和1年
    D.3052.55萬元和2年
    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F=500×(F/A,10%,5)=3052.55(萬元)。注意:本題中第現金流入發(fā)生在第3年年初(與第2年年末是同一時點),所以遞延期=2—1=1,或遞延期=3-2=1。遞延年金的終值與遞延期無關,與普通年金終值相同。
    21領用某種原材料550千克,單價10元,生產甲產品100件,乙產品200件。甲產品消耗定額1.5千克,乙產品消耗定額2.0千克。甲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為()元。
    A.1500
    B.183.33
    C.1200
    D.2000
    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配率=550×10/(100×1.5-f200×2.0)=10,甲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100×1.5×10=1500(元)
    22在基本生產車間均進行產品成本計算的情況下,不便于通過“生產成本”明細賬分別考察各基本生產車間存貨占用資金情況的成本計算方法是( )。
    A.品種法
    B.分批法
    C.逐步結轉分步法
    D.平行結轉分步法
    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平行結轉分步法下,在產品的費用在產品后完成以前,不隨實物轉出而轉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點登記,而按其發(fā)生的地點登記,所以不便于通過“生產成本”明細賬分別考察各基本生產車間存貨占用資金情況。
    23 甲公司設立于上年年末,預計今年年底投產。假定目前的證券市場屬于成熟市場,根據優(yōu)序融資理論的基本觀點,甲公司在確定今年的籌資順序時,應當優(yōu)先考慮的籌資方式是(  )。
    A.內部籌資
    B.發(fā)行可轉換債券
    C.增發(fā)股票
    D.發(fā)行普通債券
    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優(yōu)序融資理論的基本觀點,企業(yè)籌資時首選留存收益籌資,然后是債務籌資(先普通債券后可轉換債券),而將發(fā)行新股作為后的選擇。但本題甲公司今年年底才投產,因而在確定今年的籌資順序時不存在留存收益,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債務籌資并且是選擇發(fā)行普通債券籌資。
    24下列關于普通股發(fā)行定價的市盈率法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確定每股凈收益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完全攤薄法,二是加權平均法
    B.計算每股凈收益時,分子是發(fā)行當年預測屬于普通股的凈利潤
    C.計算每股凈收益時,分子是發(fā)行前一年的凈利潤
    D.可以根據二級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發(fā)行公司所處行業(yè)情況、經營狀況及成長性等擬定發(fā)行市盈率
    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計算每股凈收益時,分子是發(fā)行當年預測屬于普通股的凈利潤。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25 下列各項中,可以用來計算營運資本周轉率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資產
    B.超額現金
    C.短期借款
    D.經營負債
    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嚴格意義上。應僅有經營性資產和負債被用于計算營運資本周轉率,即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資產和超額現金等因不是經營活動必需的而應被排除在外。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型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每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2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短期預算的有()。
    A.資本支出預算
    B.直接材料預算
    C.現金預算
    D.財務預算
    參考答案: A,D
    答案解析:
    短期預算是指年度預算,或者時間更短的季度或月度預算,如直接材料預算、現金預算等。財務預算是關于資金籌措和使用的預算,包括短期的現金收支預算和信貸預算,以及長期的資本支出預算和長期資金籌措預算。所以選項A、D是答案。
    27 在內含增長的情況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A.不增加外部借款
    B.不增加負債
    C.不增加外部股權融資
    D.不增加股東權益
    參考答案: B,D
    答案解析:
    在內含增長的情況下,外部融資額為0,只靠內部積累支持銷售增長,因此,選項A、c的說法正確;在內含增長的情況下,經營負債可以增加,因此,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在內含增長的情況下,可以用增加的留存收益滿足資金需求,留存收益增加會增加股東權益,因此,詵項D的說法不正確。
    28 某企業(yè)只生產A產品,銷售單價為5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20元,年固定成本總額為45萬元,上年的銷售量為2萬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為1.5萬件
    B.銷售量為2萬件時的經營杠桿系數為4
    C.如果今年營業(yè)收入增長10%,則息稅前利潤增加2.5%
    D.上年的息稅前利潤為l5萬元
    參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45/(50-20)=1.5(萬件);銷售量為2萬件時的經營杠桿系數=2×(50-20)/[2×(50-20)—45]=4;如果今年營業(yè)收入增加10%,則息稅前利潤增加10%×4==40%;上年的息稅前利潤=2×(50-20)-45=15(萬元)。
    29下列關于通貨膨脹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如果名義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3%,則實際利率為6.80%
    B.只有在存在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才需要使用實際利率計算資本成本
    C.如果第三年的實際現金流量為l00萬元,年通貨膨脹率為5%,則第三年的名義現金流量為105萬元
    D.如果名義利率為l0%,通貨膨脹率為3%,則實際利率為7%
    參考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如果名義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3%,則實際利率=(1+10%)/(1+3%)一1=6.80%,因此,選項A的說法正確,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如果存在惡性通貨膨脹或預測周期特別長.則使用實際利率計算資本成本,因此,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如果第三年的實際現金流量為100萬元,年通貨膨脹率為5%,則第三年的名義現金流量為100×(1+5%)3,因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30 下列關于金融資產和經營資產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貨幣資金屬于經營資產
    B.短期權益性投資屬于經營資產
    C.應收利息屬于金融資產
    D.對于非金融企業(yè)而言,持有至到期投資屬于金融資產
    參考答案: A,B
    答案解析:
    貨幣資金的劃分有三種做法:_是將全部貨幣資金列為經營性資產;二是根據行業(yè)或公司歷史平均的貨幣資金/銷售收入百分比以及本期銷售收入,推算經營活動所需的貨幣資金數額,多余部分列為金融資產;三是將貨幣資金全部列為金融資產,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短期權益性投資不是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產,而是暫時利用多余現金的一種手段,因此是金融資產,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應收利息來源于債務投資即金融資產,它所產生的利息應當屬于金融損益,因此,“應收利息”也是金融資產,選項C的說法正確。對于非金融企業(yè)而言,債券和其他帶息的債權投資都是金霧融資產,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資屬于金融資產,選項D的說法正確。
    31 根據傳統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可知,提高權益凈利率的途徑包括(  )。
    A.加強銷售管理,提高銷售凈利率
    B.加強資產管理,提高總資產周轉次數
    C.加強籌資管理,降低資產負債率
    D.加強籌資管理,提高產權比率
    參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權益凈利率一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權益乘數一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1/(1一資產負債率),顯然選項A、B是答案,選項C不是答案;根據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可知提高產權比率會提高資產負債率,提高權益凈利率,因此選項D也是答案。
    32F公司20×1年流動資產周轉次數為2次,20×2年擬提高到3次,假定其他因素不變,1年按360天計算,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與上年相比,流動資產投資政策趨于保守
    B.與上年相比,流動資產投資政策趨于激進
    C.總資產周轉天數增加60天
    D.總資產周轉天數減少60天
    參考答案: B,D
    答案解析:
    流動資產投資政策保守與否可以用流動資產/收入比率來衡量,因為流動資產的周轉次數由2提高到3,則說明流動資產/收入比率降低,所以流動資產投資政策趨于激進,選項B的說法正確;流動資產周轉天數變化=360/3—360/2=—60(天),所以流動資產周轉天數減少60天,因為其他因素不變,所以總資產周轉天數也減少60天,選項D的說法正確。
    33 下列關于項目評價的“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它因項目的系統風險大小不同而異
    B.它因不同時期無風險報酬率高低不同而異
    C.它受企業(yè)負債比率和債務成本高低的影響
    D.當項目的預期報酬率超過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時,股東財富將會增加
    參考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稅后債務資本成本×債務比重+股權資本成本×權益比重。股權資本成本=無風險報酬率+p×(市場平均報酬率一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系統性風險的大小會影響貝塔系數,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不同時期的無風險報酬率不同,會影響股權資本成本,所以選項B的說法正確;負債比率和債務成本的變化會影響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當項目的預期收益率超過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時,意味著股東的收益超過了要求的收益,必然會吸引新的投資者購買該公司股票,其結果是股價上升,所以,股東財富將會增加,即選項D的說法正確。
    34 下列關于價值評估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A.價值評估可以用于投資分析、戰(zhàn)略分析及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
    B.如果一個企業(yè)'的持續(xù)經營價值已經低于其清算價值,則只能進行清算
    C.企業(yè)實體價值股權價值+金融負債價值
    D.價值評估的目的是幫助投資人和管理*改善決策
    參考答案: B,C
    答案解析:
    如果一個企業(yè)的持續(xù)經營價值已經低于其清算價值,本當進行清算。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控制企業(yè)的人拒絕清算,企業(yè)得以持續(xù)經營,故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企業(yè)實體價值=股權價值+凈債務價值=股權價值+金融負債價值一金融資產價值,故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35下列各項預算中,在編制利潤預算時需要考慮的有( )。
    A.銷售預算
    B.產品成本預算
    C.管理費用預算
    D.預計資產負債表
    參考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利潤等于收入減去成本費用,收人是從銷售預算中得到的,而成本費用包括產品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因此也需要考慮產品成本預算、銷售和管理費用預算、財務費用預算等,所以選項A、B、C是答案。
    三、計算分析題(本題型共5小題。其中第1小題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果使用中文解答,高得分為8分;如果使用英文解答,須全部使用英文,該小題高得分為13分。第2小題至第5小題須使用中文解答,每小題8分。本題高得分為45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百分數、概率和現值系數精確到萬分之一。)
    36甲公司上年度財務報表的主要資料如下:
    要求:
    (1)計算填列下表的該公司財務比率(時點指標用平均數,計算存貨周轉次數時用營業(yè)成本計算,天數計算結果取整,一年按照365天計算);
    (2)與行業(yè)平均權益凈利率比較,用因素分析法依次分析營業(yè)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和權益乘數的影響,并說明本公司權益凈利率低于行業(yè)平均數的主要原因;
    (3)與行業(yè)平均財務比率比較,說明該公司經營管理可能存在的問題。
    答案解析:
    (1)
    (2)行業(yè)平均的權益乘數
    =1/(1—62%)=2.63
    本公司的權益乘數=1/(1—63.80%)=2.76
    行業(yè)平均的權益凈利率
    =1.3%×2.6×2.63=8.89%
    用因素分析法分析:
    第替代:1.71%×2.6×2.63=11.69%
    營業(yè)凈利率變動的影響
    =11.69%一8.89%=2.80%
    第二次替代:1.71%×1.70×2.63=7.65%
    總資產周轉次數變動的影響
    =7.65%一11.69%=一4.04%
    第三次替代:1.71%×1.70×2.76=8.02%
    權益乘數變動的影響
    =8.02%一7.65%=0.37%
    本公司權益凈利率低于行業(yè)平均數的主要原因是總資產周轉次數低于行業(yè)平均數
    (3)該公司可能存在的問題有:①應收賬款管理不善;②固定資產投資偏大;③營業(yè)收入偏低。
    【思路點撥】本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71天,而行業(yè)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35天,說明本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過長,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催收 賬款不及時,表明該公司可能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固定資產周轉次數一營業(yè)收入÷平均固定資產,本公司的固定資產周轉次數明顯低于行業(yè)平均數,說明分母過大或 者分子過小,表明該公司可能存在固定資產投資偏大或營業(yè)收入偏低的問題。
    38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股價是每股60元,為了對當前股價是否偏離價值進行判斷,公司擬采用股權現金流量模型評估每股股權價值。有關資料如下:
    (1) 2012年年末每股凈經營資產30元,每股稅后經營凈利潤6元,預計未來保持不變;
    (2)當前資本結構(凈負債/凈經營資產)為60%,為降低財務風險,公司擬調整資本結構,并已作出公告,目標資本結構為50%,未來長期保持目標資本結構;
    (3)凈負債的稅前資本成本為6%,未來保持不變,利息費用以期初凈負債余額為基礎計算;
    (4)股權資本成本2013年為12%,2014年及其以后年度為10%;
    (5)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
    (1)計算2013年每股實體現金流量、每股債務現金流量、每股股權現金流量;
    (2)計算2014年每股實體現金流量、每股債務現金流量、每股股權現金流量;
    (3)計算2012年12月31日每股股權價值,判斷公司股價被髙估還是被低估。
    答案解析:
    (1)2013年每股實體現金流量=6(元)
    2012年年末每股凈負債=30×60%=18(元)
    目標資本結構下每股凈負債=30×50%=15(元)2013年每股凈負債減少額=18—15=3(元)2013年每股債務現金流量=18×6%×(1—25%)+3=3.81(元)
    2013年每股股權現金流量=6-3.81=2.19(元)
    【思路點撥】每股實體現金流量=每股稅后經營凈利潤一每股凈經營資產增加,本題中,每股凈經營資產未來保持不變,因此,每股凈經營資產增加=0,即每股實體現金流量=每股稅后經營凈利潤。
    (2) 2014年每股實體現金流量=6(元)
    每股債務現金流量=15×6%×(1-25%)
    =0.675(元)
    每股股權現金流量=6—0.675=5.325(元)
    【思路點撥】由于每股凈經營資產保持不變,從2014年開始資本結構也保持不變,所以,從2014年開始每股凈負債保持不變(一直為15元),凈負債增加=0,每股債務現金流量=每股稅后利息。
    (3)每股股權價值=2.19/ (1+12%)+(5.325/10%)/(1+12%)=49.5(元)
    每股市價60元大于每股股權價值49.5元,因此該公司股價被髙估了。
    【思路點撥】由于從2014年開始,每股實體現金流量不變,每股債務現金流量也不變,所以,每股股權現金流量不變,即2014年及以后年度的每股股權現金 流量在2014年初的現值= 5. 325/10%;進一步折現到2012年12月31曰時,需要注意:由于M13年的折現率為12%,所以,應該除以(1+12%)。
    39某工業(yè)企業(yè)生產甲產品,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投入,甲產品的工時定額50小時,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工時定額10小時,第二道工序的工時定額30小時,第三道工序的工時定額10小時。期初在產品數量為零,本期完工產品數量500件,期末在產品數量20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在產品100件,第二道工序在產品20件,第三道工序在產品80件。本期為生產甲產品發(fā)生原材料費用56000元,直接人工費用50320元,制造費用47360元。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分配采用約當產量法。
    要求:
    (1)計算分配直接人工費用和制造費用時,各工序在產品完工程度和在產品約當產量;
    (2)計算甲產品完工產品總成本和月末在產品總成本(先計算完工產品總成本)。
    答案解析:
    (1)計算分配直接人工費用和制造費用時,在產品完工程度和在產品約當產量:
    ①第一道工序在產品完工程度=(10×50%)/(10+30+10)×100%=10%
    ②第二道工序在產品完工程度=(10+30×50%)/(10+30+10)×l00%=b0%
    ③第三道工序在產品完工程度=(10+30+10×50%)/(10+30+10)×100%=90%
    ④在產品約當總產量=100×10%+20×50%+80×90%=92(件)
    (2)計算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在產品成本:
    ①完工產品總成本=56000/(500+200)×500+50320/(500+92)×500+47360/(500+92)×500=122500(元)
    ②在產品成本
    =56000+50320+47360-122500=31180(元)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分配的約當產量法。該題型需要先計算在產品完工程度,進而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再根據約當產量分配成本費用。涉及多個工序時,需要分別計算各個工序在產品完工程度,某工序在產品直接人工費用和制造費用的完工程度=(前面各工序的累計定額工時+本工序定額工時×本工序完工程度)/產品定額工時,在題目沒有交待完工程度的具體數據的情況下,某工序在產品在本工序的工時完工程度默認為50%。注意,在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投入的情況下,各工序在產品原材料完工程度都是100%,在產品原材料約當產量=各工序在產品數量之和。
    40A公司目前想對甲公司進行價值評估,甲公司2012年的有關資料如下:
    (1)銷售收入1000萬元,銷售成本率(不含折舊與攤銷)為60%,銷售和管理費用(不含折舊與攤銷)占銷售收入的15%,折舊與攤銷占銷售收人的5%,債權投資收益為20萬元,股權投資收益為10萬元(估計不具有可持續(xù)性)。資產減值損失為14萬元(金融活動),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2萬元(金融活動),營業(yè)外收支凈額為5萬元。
    (2)資產負債表中的年末數,經營現金為40萬元,其他經營流動資產為200萬元,經營流動負債為80萬元,經營長期資產為400萬元,經營長期負債為120萬元。
    (3)甲公司的平均所得稅稅率為20%,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10%,可以長期保持不變。
    要求:
    (1)預計2013年的稅后經營利潤比2012年增長10%,計算2013年的稅后經營利潤。
    (2)預計2013年的經營營運資本增長率為8%,計算2013年的經營營運資本增加數額;
    (3)預計2013年的凈經營長期資產增長率為5%,計算2013年的凈經營長期資產增加數額;
    (4)預計2013年的折舊與攤銷增長10%,計算2013年的營業(yè)現金毛流量、營業(yè)現金凈流量和實體現金流量;
    (5)假設從2014年開始,預計實體現金流量每年增長10%,從2016年開始,實體現金流量增長率穩(wěn)定在5%,不査資金價值系數表,計算甲公司在2013年初的實體價值。
    答案解析:
    (1)進行價值評估,預計經營利潤時,不考慮不具有可持續(xù)性的項目,也不考慮債權投資收益,所以,2013年的稅后經營利潤=1000×(1—60%—15%—5%)×(1-20%)×(1+10%)=176(萬元)。
    (2)2013年的經營營運資本增加數額=(40+200—80)×8%=12.8(萬元)
    (3)2013年的凈經營長期資產增加數額=(400-120)×5%=14(萬元)
    (4)2013年的折舊與攤銷=1000×5%×(1+10%)=55(萬元)
    2013年的營業(yè)現金毛流量=176+55=231(萬元)
    2013年的營業(yè)現金凈流量=231—12.8=218.2(萬元)
    2013年的資本支出=14+55=69(萬元)
    2013年的實體現金流量=218.2—69=149.2(萬元)
    (5)甲公司在 2013年初的實體價值
    =149.2×(P/F,10%,1)+149.2×(1+10%)×(P/F,10%,2)+149.2×(1+10%)×(1+10%)×(P/F,10%,3)+149.2×(1+10%)×(1+10%)×(1+5%)/ ×(P/F,10%,3)
    =149.2×(P/F,10%,1)+149.2×(P/F,10%,1)+149.2×(P/F,10%,1)+149.2×(1+5%)/ ×(P/F,10%,1)
    =149.2×(P/F,10%,1)×24=149.2/(1+10%)×24=3255.27(萬元)
    四、綜合題(本題型共1小題,滿分15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百分數、概率和現值系數精確到萬分之一。)
    41某工廠生產的甲產品需要經過第一、第二和第三個基本生產車間依次加工,第一車間完工產品為A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第二車間繼續(xù)加工;第二車間完工產品為B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第三車間繼續(xù)加工;第三車間完工產品為甲產品產成品。甲產品原材料在第一車間生產開始時投入,各車間的工資和費用發(fā)生比較均衡,月末在產品完工程度均為50%。本月有關成本計算資料如下:
    (1)
    要求:
    (1)根據以上資料采用逐步結轉分步法(綜合結轉方式)計算甲產品及其A半成品、B半成品成本(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按約當產量法分配計算),登記產品成本明細賬(填寫以下各表)。
    (2)對本月甲產成品總成本進行成本還原,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甲產成品總成本。
    答案解析:
    (1)
    (2)第一步:對耗用的B半成品進行還原:還原分配率=181500/165000=1.1耗用的A半成品成本=95000×1.1=104500(元)耗用第二車間直接人工成本=40000×1.1
    =44000(元)
    耗用第二車間制造費用=30000×1.1=33000(元)第二步:對耗用的A半成品進行還原:
    還原分配率=104500/95000=1.1
    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50000×I.1=55000(元)
    耗用的第一車間直接人工成本=25000×1.1=27500(元)
    耗用的第一車間制造費用=20000×1.1=22000(元)第三步:還原后產成品總成本的構成:
    直接材料成本=55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27500+44000+44000=115500(元)
    制造費用=22000+33000+33000=88000(元)產成品總成本=55000+115500+88000=258500(元)